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模式研究
2013-08-15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赵红梅
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赵红梅
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普遍不大,产业链比较单一,只有在特定地区才有固定的市场份额,有着很强的地域性;从分布地区来看,中小企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则分布比较分散,且数量不多;从企业规模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员工数量较少,基础设施简单,企业的经济基础薄弱,而且利润空间比较小,资金补充能力不够,这就导致生产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企业扩大再生产阻力重重。除此之外,我国中小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比较弱,虽然企业基数大,但是这些企业的生命周期比较短,常常因为资金来源不足而导致企业关门或者倒闭。
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制约最大的莫过于资金支持,因为对于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其他制约因素来说,资金可以对其进行弥补,因此,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直接关系到其生存。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有三大表现:首先,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有很大难度。我国中小企业分布格局比较分散,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这就给我国各级金融机构的服务造成了一定困难,而且每当国家实行紧缩的金融政策时,中小企业的贷款基本无法实现。虽然近几年各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和强度在增加,但是可以顺利贷款的中小企业还是少之又少。其次,我国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仍然比较大。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困难的情况下,它们不得不向民间一些融资机构贷款,虽然能获得一定的资金来源,但是民间融资机构的利率往往比较高,这对利润空间本来就很小的中小企业来说,无异于更加压缩其利润空间。另外,民间融资机构也有一定的风险,没有合法的法律保障。第三点则表现在,有价值的中小企业很难被发现。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在金融市场中实现其价值,有少数中小企业有着独到的市场眼光和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也拥有相当的技术实力,有着非常大发展潜力,但是由于融资等各种原因,这些中小企业很难被发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渐渐埋没了自身。
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发展历史了,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快的时期,主要是因为当时是我国城市经济改革发展的初期,各种物资产品比较缺乏,中小企业的发展适应了当时的需要。随着我国沿海地区逐步开放和改革,资金、劳动力、市场需求都不同程度地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这就形成了我国中小企业大量集中在沿海的格局。可以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格局在90年代中期就已经奠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中小企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来说,中小企业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总的来说,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进入21世纪后,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说,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同时,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日益增加,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浪潮下不断升值,原来一些适应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已经不复存在,无论是内需还是外贸,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
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不少中小企业发展出现了停滞现象,还有大批以外需为导向的企业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和倒闭现象。虽然政府在金融危机之后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加快我国中小企业转型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想要恢复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还需时日。
我国中小企业在近几年发展存在很大压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创新。上文已经谈到过我国中小企业普遍规模比较小,利润空间不大,这些企业在经营管理和经验等方面还不够成熟,由于发展比较灵活,许多企业发展逐利性很强,受市场影响很大,发展比较盲目,没有精力集中在自己的行业深入发展,造成的结果就是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由于启动资金不大,容易开工,实力小,所以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愿意花大成本去进行创新,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和目标,比如在浙江义乌许多中小企业仅仅只做一些低层次的生产,产业链处于低端,缺乏深加工和创新意识。
(2)管理混乱,人才短缺。我国中小企业有许多都是一些小作坊式的,虽然具备了企业的结构框架,但是在日常管理中经常存在随意性,缺乏民主,管理粗放;很明显,这样一些企业是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因为它无法为企业人才提供一些户口和子女就学等后备问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这点急需改变。
(3)外在因素的影响。外在因素除了体现在近些年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上涨,人民币的升值问题,内需和外需都出现不小的阻力外,在政策制度方面,我国中小企业也面临着“先天”的不足。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小企业的赋税负担比较重,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针对中小企业的减税政策,但到2011年底,我国中小企业仍然有各种隐性的税费名目,这对资金实力本来就不雄厚的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而且中小企业融资很难,国家各大金融机构和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等也是限制重重,这些“先天”不足也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3 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双赢模式
3.1 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策略
商业银行之所以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采取消极态度,主要是考虑到风险因素,因此要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首先应当从优化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策略入手,减少银行的可预见损失。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除了最常被关注的信用风险之外,还有两种需要引起注意:一种是市场经济波动对利率造成的影响,使得银行的利率风险加剧;另一种是由于银行的管理不完善、账目混乱、业务工作流程不顺畅、不能严格执行工作制度、机制不健全等银行自身的工作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对银行的正常经营影响很大。因此,必须在银行内部建立健全风险的防范机制,对银行风险进行合理预测和评估,对工作流程进行全面分析,建立科学的防线测算模型,区分不同程度的风险点采取不同的防范策略。积极制定符合银行发展规划的风险管理制度,对风险实行动态管理,对银行的信贷业务进行流程优化,使工作流程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增强安全系数,并实施开展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康的银行信贷体系。
3.2 探索建立市场性的银行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少,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因此探索建立市场性的主办银行制度,能够在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建立起比较符合双方发展状况的联系渠道,充分利用我国当前融资体系的特点,解决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难题。如果实施市场性银行制度:首先是有利于商业银行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发展规划进行详细了解,增加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度;其次是中小企业能够获得银行在内部管理方面的金融服务,得到更多的市场信息,同时也能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3.3 建立符合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信用评价体系
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体制呈现多元化,大量的恶性竞争、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对市场的信用体系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自身规模和发展状况的闲置,更容易产生信用危机,降低其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的机会。因此应当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制度进行完善,中小企业自身必须完善财务制度,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应当对财务制度进行完善,确保财务、会计、审计等岗位人员能够各司其职,保证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要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其合法性,要对企业财政信息进行备案,确保不出现虚假信息,积极与银行进行沟通和交流,提高企业信用度,使企业能够在申请贷款时占据有利形势。同时要进一步提高信用等级,塑造诚信的企业的形象,中小企业就必须摆脱拖欠借款、逃避银行借贷、生产劣质产品、恶意拖欠工人工资等的不良的字眼,从规范自身的市场行为做起,正当经营,诚实守信,及时清理偿还所欠债务,优化财务状况,建立良好的市场的信誉,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切实地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
3.4 积极研发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
银行研发和推行金融产品的出发点在于其是否能够对银行工作效率和既得利益有所帮助,能够提高银行的实际工作效能,因此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的制定应当符合以下要求:要切实考虑到中小企业实际需求,例如可采取无形资产质押、买方担保、仓单抵押等多种形式;在理财类的业务方面,可以提供应收账款质押、短期融资证券等业务;还可根据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提供资产业务规划、经济信息服务、理财顾问等综合类的业务形式。
3.5 积极发展多元化的银行投资业务
当前国家对商业银行的投资行为从法律角度进行了放宽,允许商业银行在合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投资行为,这也就意味着商业银行能够对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对中小企业大力提供市场经济信息和金融信息的管理和咨询服务,以帮助企业的信用体系完善为目的,优化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同时也培植银行潜在的客户群体,实现银行融资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还可对中小企业进行风险投资业务,通过对中小企业的科技含量、风险因素、发展状况等进行分析,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投入权益性资本,增强商业银行在企业的管理权,协助企业经营,在企业实现发展的同时获取相应收益,达到双赢局面。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石,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要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既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积极帮助。作为企业自身而言,更要从减少财务风险,提供企业信用度等措施入手,进一步提高自身发展潜力,多管齐下,才能使中小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的整体进步。
[1]谈红.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问题探讨[J].改革与开放,2009(8).
[2]纪建悦,郅岳.我国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金融创新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2(3).
[3]王震,张贺.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信贷风险防控[J].现代商业,2013(30).
[4]曾庆乐.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探析[J].经济视角,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