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刍议
2013-08-15◆周鹏
◆周 鹏
(电子科技大学)
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高校要建立一支符合《规定》要求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而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是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样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演变,学生工作的对象——大学生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大学生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时代感增强,责任意识弱;认同感强,实践能力弱;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等等,使得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的他们更需要科学的引导和教育,规范化的管理以及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再加上学习、生活、就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学生工作也就从传统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
心理健康、日常事务管理等多个领域快速扩展,并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传统的以管理学生日常生活为主的“保姆型”或重管理、轻教育的“管理员型”的工作理念、思路和方法已经不能符合新的需求,辅导员不仅仅是管理者,更应该是教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导师。要真正地成为导师,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应该从日常机械、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脱离出来,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和素质提升。要实现这样的目的,一般性的学习、培训难以实现,除了通过实施班主任、班导生制度以及学生管理网络化、制度化的推进,使辅导员摆脱日常事务性工作之外,还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专业化建设。
其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促进辅导员队伍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目前,辅导员队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定位不明确。既不属于专业教师,也不属于管理人员,给大家造成地位低、待遇差、前途渺茫的感觉,这极大地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质量和发展,尽管在招聘时有众多的人员投简历应聘,但真正把辅导员当成事业来做的人很少。当前通过一系列制度把辅导员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于教师和管理队伍之外的新群体,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提高辅导员的地位,反而让辅导员更加边缘化、特殊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为辅导员队伍提供合适的发展方向,只能创设条件让辅导员队伍真正成为教师队伍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让辅导员队伍真正成为有名有实的教师,就必须让辅导员真正成为“能研究、能教学、能思考、能创新、能实践”的“专业化人才”,因此,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关键
浏览各高校辅导员招聘要求,各高校都希望招到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人才,强调基本素质和能力,但很少明确规定专业要求,有专业要求也一般集中在大类上如工科、理科等。于是,就出现了部分学生政治辅导员还能坚持在原专业上发展,部分辅导员选择了偏离原专业的新的研究方向,大部分辅导员彻底脱离学术研究,成为从事单纯日常管理的行政人员。这对学生工作以及辅导员自身发展都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心理学、管理学相关学科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没有辅导员的参与,甚至很少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直接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工作失去了理论支撑。两方面的原因使得我们所提倡的“创新型”“研究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形成这种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辅导员队伍没有找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关键——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方向、基地和队伍,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同样要与这三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要把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学科的研究方向紧密结合起来,明确、丰富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教育部目前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尤其是在拓展与之相关的学科领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教育部设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以及围绕该项目展开的系列课题,都对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相关的学科领域拓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认真分析《规定》中的相关阐述以及辅导员具体工作实际,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等四个方面,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可以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行政管理等几个方向。在目前没有明确研究方向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辅导员队伍工作的需要和特点,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通过在学科上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方向的建设力度,明确提出相关学科研究方向,构建出符合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新的学科方向;高校可以针对工作实际,凝练更多新的方向,并根据自身学科建设实际,进行适当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研究领域,并通过招收该方向、领域的研究生,以保障辅导员队伍的来源。
其次,要把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融入到学科基地建设中。基地是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平台,它可以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和条件。目前,思想政治等相关学科基地的研究与大学生成长没有太多关系,这是一种缺陷,要弥补这种缺陷就必须把辅导员队伍建设融入到学科基地建设中,才能使之真正找到实实在在的平台,从而得到实质性的推进。在明确的学科方向之后,我们希望教育部层面能够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进行学科基地建设的宏观布局,尝试基础、重大基地的建设,选择有相当学科实力的高校进行试点,从而带动全国的学科基地建设,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真正融入到学科基地的建设中。在高校层面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模式进行尝试:根据学校发展实际,依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管理类学科,建立若干个学生工作相关的“研究中心”;(2)拓展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管理类学科的研究方向,组建若干与学生工作内容相关的“学术团队”。将辅导员按照专业、兴趣、特长划分到各个“研究中心”和“学术团队”中去,将“研究中心”和“学术团队”作为全校辅导员开展学术研究、交流和实验的大平台,建立健全相应组织、制度、计划考核等管理机制,使辅导员们将研究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使辅导员成长为专业化的人才。在队伍的组成上,不仅要有辅导员,还要有相关学科的专职研究人员、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以及部分学生;不仅需要思想政治学科的研究人员,还应该根据发展需要,引进哲学、管理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其他专业的人员,这样可以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交叉、融合,产生新的研究方向,促进新的学科方向的形成和发展。在融入机制上,我们可以通过在学科点申报、项目参与、成果验收等方面对辅导员参与的人数和发挥的作用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规定,来保证辅导员能够实实在在的参与其中,并与专职研究队伍紧密结合,形成更大的合力。
三、构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制度体系
明确的方向、高水平的基地和高素质的队伍,为新的思想政治学科发展壮大提供了保障。有了学科的支撑,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就有了主线。我们可以围绕学科建设,构建出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培养、评价机制。
在辅导员的选聘上,我们除了要考虑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道德品质等因素外,还应从学生工作的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其学科背景、专业素养以及研究能力,重点从研究生和优秀本科毕业生中遴选出优秀人才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在选聘机构成员的组成上,不仅要有具体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学校选聘小组工作人员,还应邀请各学科的专家以及学术机构的负责人参加。在选聘模式上,坚持合理流动与相对稳定相结合,尤其是保证专职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在辅导员的培养上,建议采取辅导员业务培训与学术培养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培训模式,首先,要建立系统化的辅导员培训体系,将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培训内容涵盖辅导员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次,应建立各级辅导员培训体系,辅导员既要参加校级培训,结合专业特点又可参加特点更鲜明的院级培训;再次,高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包括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参与项目研究,教授相应的课程,参加学术实践的制度;最后,培训项目应由高校提供菜单式的培训选择,既有必修科目又有选修科目,使辅导员能自主根据个人的工作需要、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从而更积极主动的完成好培训。
在辅导员的考核与激励上,我们要根据辅导员岗位的特点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以学科建设为依托的辅导员队伍的考核应该包括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两方面,并坚持定量与定性结合,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过分量化和细化会损害辅导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我们还应该建立辅导员奖励制度,并纳入学校整体奖励分配体系之中,强调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1]刘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2.
[2]王亚菲.以学科建设的视野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
[3]乔学斌,张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我省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