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处见大智 鼓瑟学问深
2013-08-15何斯婕
何斯婕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一文选自《论语·先进》篇,人民教育出版社将其收录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六单元的自主赏析部分。学生通过阅读《侍坐》篇文言注释、查阅工具书,基本能做到疏通文意,那么,语文教师如何通过教授此篇课文来发展学生个性,打开他们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呢?
笔者在研读此文时发现,曾皙在“言志”之前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①,他在三子言志时并没有一心一意地聆听,而是“三心二意”地“鼓瑟”,且通篇并没有看见孔子对这个“不遵守课堂纪律”行为的制止,最后“居然”表示最赞同曾皙之志。不少教师、学者对这一现象也提出过质疑,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围绕“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这句话带领学生探讨曾皙为何在侍坐中鼓瑟,以及这样一串动作描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这些问题,以小见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笔者综合查阅相关资料,对曾皙鼓瑟的学问大致有以下几点思考,仅供各位参考。
一、重视礼乐教育,契合孔子思想
孔子虽然处于“礼坏乐崩”的时代,但他仍旧十分重视“礼”和“乐”的教育,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季氏》),“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十分推崇符合地主阶级的封建之礼,认为各种规章制度、生活礼节和礼仪等都必须符合礼的要求。同时,他还高度重视乐教,孔子认为可以用乐来教化人民,以达到“君臣有序,父子有亲”的目的,并且,乐是作为达到仁的最高境界的必由之途径②。
在《侍坐》中,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发现,曾皙鼓瑟的行为其实与“礼乐”有莫大的关系。
(一)重礼委婉言志
孔子询问四子之志后,“子路率尔而对”,夫子听完他的回答,只是微微笑了一下(“哂”),在随后的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笑子路的原因无非是他不懂得谦虚有礼,而只顾轻率地表态,这说明孔子不仅关注四子志向的内容,还十分看重他们表达志向的方式是否合乎礼。曾皙与其他三子的志向不同,但是他并没有匆忙、粗暴地打断三子的话,说自己与他们三人的志向不同,而是在一旁默默地“鼓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与三子之志的不同,这是化言语于瑟声,以乐声胜人语的表现。如此含蓄、委婉表情达意的方式,既不伤害三子言志的热情,又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也是“仁”的精神。同时,曾皙在随后的言志中也表明自己是主张以礼治国的,暮春风咏图从侧面告诉我们,这个大同社会是礼治的结果,从曾皙以礼待三子中我们可以窥探,其志向的实现必然需要以礼待天下来实现,这也非常符合孔子“仁政”“礼治”的政治主张。鼓瑟并非捣乱,也可能是一种曲线的表达方式,孔子之所以没有批评他,恐怕与他重礼委婉言志有很大关系。
(二)以乐传情言志
孔子懂得赏乐,自己会演奏乐,也喜欢评论乐。他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帮助完成人格塑造,达到“教民”“爱民”“富民”“使民也义”和“为政以德”的目的。在《侍坐》篇中,笔者推测曾皙鼓瑟的水平应属偏上等,乐声较优美,声音也极轻柔,孔子从瑟声中读懂其志。理由有二:
一是孔子深谙音律,对于自己弟子在声乐方面的素养要求也极高,《孔子家语》说,子路鼓瑟有“杀伐之声”,孔子不满意,认为有悖于乐道,所以孔子曾说:“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曾皙鼓瑟,孔子在一旁边听瑟声,边与弟子交谈,整篇未见他点评曾皙鼓瑟水平,只是在听完曾皙言志后说他赞同其志向,由此可推测曾皙鼓瑟水平较好。且孔子应该听懂其乐声中传达的志向感情,按常理,孔子在子路回答问题后会按照长幼顺序点学生回答问题,但在《侍坐》中他却跳过曾皙,在子路回答后直接询问冉有、公西华,最后才问曾皙,可见他根据自己多年对音乐的领悟力,已经读懂曾皙以乐传志的内涵,故特意最后一个询问曾皙。
二是钱穆在《论语新解》中为“鼓瑟希,铿尔”注释时写道“希:瑟声希落。盖是间歇鼓之,故孔子与二子语,瑟声不为喧扰,而三子之语亦一一入耳;圣容微哂,亦明见无遗”③。由此可见,钱穆认为曾皙的瑟声非常的轻柔,并没有打扰到孔子与弟子的谈话。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在配乐朗诵或电视谈话节目中喜欢加一点轻柔的背景音乐,不仅不会打扰谈话者交流,而且与话语内容相配的音乐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曾皙的瑟声轻柔传情,极好的契合了后面他所言志的内容,试想将他言志的内容用其瑟声配乐朗诵出来,一定能达到音乐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由此可见,音乐并非一种孤立的行为,也并非仅限于娱乐,在《侍坐》中,曾皙用他优美轻柔的瑟声完美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二、表现人物性格,营造轻松氛围
《侍坐》篇涉及五位人物,子路、冉有、公西华均只说了一句话,曾皙较之多三句话,唯有孔子说了八句话,这些语言描写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同时,细微的动作描写同样也能帮助我们识别鲜明、生动的人物。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其中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让我们眼前呈现出一位从容不迫、潇洒淡定的曾皙。别的同学都围着老师在讨论志向,只有他稳坐如泰山,心静如湖水,一副羽化登仙的超凡脱俗仙人样儿在那里鼓瑟,等到老师问他时,他才慢慢地降低瑟声,还不忘记来一个漂亮的收尾,最后才从容地放下瑟恭敬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与我们现在被老师点名起身回答问题却慌慌张张、急得面红耳赤的学生的表现相距甚远,联想此番,不难总结出曾皙的性格特点。
虽然鼓瑟的是曾皙,但是从这个动作描写中,我们稍加思考便能分析出孔子的性格特点。“侍坐”指“陪长者闲坐”,由此可见这次交流较上课讨论的话题更轻松,生活气息较浓厚,学生也比较随意,加上曾皙还一直在孔子与弟子对话的过程中“鼓瑟”,更能看出侍坐的气氛十分轻松、和谐、宽松,试想如果没有孔子的应允,学生敢这样随意吗?由此可知,孔子十分的尊重学生,显得非常平易近人。
三、巧妙叙事安排,情节一波三折
“文似看山不喜平”,读者看记叙文时一般都不喜欢一眼看到结局的文章,审观文章题材的构思、安排,我们能看出作者行文水平的高低。《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虽然是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但从《侍坐》文段中我们可以发现撰写者不仅忠实地记录了孔子与弟子的言行,还在记录文段中运用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给《论语》这件古衣增添了不少时尚元素。
以“鼓瑟希,铿尔,舍瑟而坐”一句为例,读者在看前文时思维只是跟着孔子的询问舒缓前行,惯性思维以为这只是一次日常的交流,并没有意识到侍坐时曾皙一直在鼓瑟,作者将这个音乐背景介绍一直隐匿到孔子最后一个问曾皙“点,尔何如?”时才点破,读至此处,读者的阅读兴趣被激发,一连串的疑问随之而来:为什么孔子允许曾皙在侍坐时鼓瑟?曾皙鼓瑟影响到孔子和其他弟子谈话吗?为什么只有曾皙一个人鼓瑟?曾皙鼓瑟开小差,会不会影响他后面回答问题?……以至于有些读者会边读边在头脑中勾画出曾皙当时的动作,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有了这一连串异常动作的叙述,读者已经感受到曾皙之志与前三者肯定大有不同,大家都被这串动作描写不知不觉地带入了文章的高潮部分,不禁凝神屏气地想一探究竟曾皙之志到底是什么。可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告知其志向,而是让曾皙又委婉地推辞了一下:“异乎三子者之撰。”这句话再一次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文章一波三折,孔子再次鼓励询问,曾皙最后才将其志向娓娓道来。
当然,关于这句话的理解还有很多,比如,有人认为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因为孔子在侍坐中允许曾皙鼓瑟,没有刻板要求其必须遵守课堂纪律,而是让其发挥特长,以乐言志。有人也对曾皙鼓瑟提出反对意见,《礼记·曲云》:侍坐弗使,不执琴瑟,据此认为曾皙鼓瑟是不礼貌的表现。④相信只要围绕孔子的思想主张,紧密结合上下文进行有理有据地分析解读,师生都能从中收获不一样的果实。
注释
①程树德:《论语集解》,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②吕涛编著:《大教育家孔子》,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版69页。
③钱穆:《论语新解》,九州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339页。
④黄国庆:《试析〈侍坐〉章中的曾皙》,《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