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
2013-08-15中国农资评论员赵光辉
□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在粮食安全问题上,自全球一体化时代以来,国内一直都有地方将这个问题的解决思路放在国际贸易上。然而现实不容我们将自己的嘴巴拴在别人的收割机上。
目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第一,据专家介绍,整体上,全球粮食生产发展缓慢、产量徘徊。20世纪90代以来,全球粮食总产在20-21亿吨,2003年仅18.74亿吨,低于上世纪80年代末水平。2007、2008虽出现恢复增长态势,但产需矛盾依然严峻。第二,世界粮食供求趋紧,库存量显著下降。21世纪以来因人口快速增长使粮食消费大于产量增速,全球粮食库存率急剧下降至30年来最低点,粮食库存量仅占粮食总产量的15%,明显低于17%-18%的粮食安全线。第三,世界粮食贸易竞争加剧,发达国家占居主导。近年世界粮食年贸易量2.5亿吨左右。美国玉米出口占60%以上,小麦占25%以上,法、澳、加、美4个国家小麦出口量占全球70%左右。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粮食贸易主动权。第四,在这个大背景下,国际粮食价格不断飚升,低粮价时代宣告结束。随着全球资源日益短缺和粮价不断上涨,解决“吃饭问题”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粮食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全球地缘政治的重要因素。总体上看,全球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减少、淡水资源匮乏、土壤肥力下降、全球变暖、荒漠化扩大、旱涝多发及社会动荡、生物能源加速粮食大量消耗等综合因素制约粮食生产发展。国际粮食供应紧张已经成为与石油价格上涨、金融危机并存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三大问题之一。世界银行2008年报告指出:世界粮食短缺与食品价格飙升,已成为比次贷危机更为严重的威胁。
在分析了世界粮食生产、贸易的现状后,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一是世界粮食供给仍然偏紧。据FAO预测,2010/2011年度,世界谷物产量约为22.16亿吨,消费量将达22.54亿吨,产不足需。目前全球有9亿多人口处于饥饿之中。二是国际市场调节空间有限。全球粮食年贸易量5000亿斤左右,不到我国粮食总产一半,且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和风险。三是我国的大国效应明显。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即使一个很小比例,都对国际市场产生巨大的效应。因此,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且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方针。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问题始终与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粮食安全”已成为一个拆不开的词汇。有位中国小麦专家说:在中国,粮食生产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中国粮食自给率如果低于90%,社会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低于70%,整个社会就会完全乱掉。因此,粮食问题怎样重视都不为过。“粮食十连增”让人振奋,但我们还没有彻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农资行业肩负的责任之重、意义之大足以让我们朝乾夕惕;尤其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行业疲弱的特殊时期,更需负重前行,不容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