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理师生冲突的六种有效策略

2013-08-15◆王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15期
关键词:冲突利益师生

◆王 全

(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师生冲突指在现实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由于价值观、目标、地位、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师生之间为了维护各自利益,采取公开或隐蔽的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的一种互动。师生冲突的行为,在学校中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冲突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身体攻击行为、言语冲突、公然离开或罢课、拒不执行教师指令或错误执行、情绪对抗,等等,其中,最严重的是身体攻击行为。对于师生冲突的原因,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已经有许多成熟的解释,在此不作为重点讨论。冲突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并非一定会发生,但认识和了解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对促进学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处理师生冲突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至少有六种有效策略可以考虑。

一、回避策略

回避策略,指既不武断又不合作的应对冲突的方法。人们将自己置身于冲突之外,以忽视、沉默、拖延等办法回避冲突的存在。回避策略可以避免问题的扩大化,有利于暂时缓和矛盾,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长期使用效果不佳,反而可能进一步加深冲突。教师面对师生冲突时,下列情况可以使用回避策略:引发冲突的问题微不足道,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教师达到自己的愿望的机会微乎其微;先使双方冷静下来,需要重新分析问题;掌握的资料、信息不全面,有待进一步了解;冲突以外的其他人有更有效的办法;处理这个冲突会引发更大的问题,等等。

二、强制策略

强制策略指高度武断且不合作的应对冲突的方法。强制策略往往带来的结果是赢—输,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对方的利益。强制策略的达成需要一方具有绝对优势的权力和地位,而另一方没有权力而且地位较低,失败的结局具有必然性。强制策略只考虑自己,忽视对方的需要,对对方伤害比较大。教师面对师生冲突时,以下情况适合使用强制策略:面对紧急事件,必须采取快速的、决定性的行动;教师确信自己是正确的,考虑到多数学生的利益;面对无理取闹、故意挑衅的学生;冲突的影响很大,为减少损失、降低成本。

三、克制策略

克制策略代表一种具有合作精神且武断程度很低的应对方法。这是一种无私的选择,因为当事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满足对方的利益。通常克制策略为考虑长远利益而换取对方的合作,有时甚至要屈服于对方。克制策略最受对方欢迎,但自己给对方的感觉是软弱、屈服。教师面对师生冲突时,下列情况适合使用克制策略:教师发现自己有错误,愿意接受学生的批评和监督;和谐与安定对双方、对班级更重要;考虑长远工作,暂时放弃眼前输赢;冲突的议题对学生个人、对学生集体都很重要,值得讨论和思考;将损失降到最小。

四、合作策略

合作策略是在高度的合作精神而又坚持自己立场的情况下采取的应对方法。尽可能满足双方的利益,达到“双赢”的结果。冲突双方需要有下列共识合作方可实现:相信冲突是一种客观、有益的现象,有建设性功能;相信对手;坚持平等,相信每个人的观点都有合理性;不愿牺牲任何一方的利益。合作策略是一种最优策略,是最为理想的解决冲突的方案。师生冲突的解决有可能采用合作策略,需要具备下列条件:师生双方都有解决问题的态度,对事不对人;尊重差异,愿意分享对方的思考与观点;双方的利益都重要,努力寻求整合的结果;将冲突作为发展的机遇;师生双方能够坐下来沟通、对话。

五、妥协策略

合作性和武断性均处于中间状态时采取的应对方法,它的观念基础是“有所得必有所失”。妥协策略只求部分满足各自的利益,但是一种最实际、最容易达成的解决方案,因为双方的基本立场仍然是合作,有利于维持双方关系的良性循环。教师面对师生冲突时,下列情况可以运用妥协策略:当师生双方各有道理而目标相互排斥时;学生的要求有充分的理由,且符合社会发展方向;过分坚持有可能造成更大损失时;当时间成为强大压力时;专制与合作都不能有效解决问题;问题比较复杂,无法满足任何一方的要求;维护并发展师生之间的良性循环;保护学生的民主意识。

六、效能最大化策略

这个策略是针对学校领导及主要职能部门对师生严重冲突的管理而提出来的。学校职能部门在师生严重冲突不同阶段都要遵循沟通原则。严重冲突发生前,学校要注重在平时建立联系的网络,为应急状态做准备;危机处理中,控制事态、开诚布公、勇于承担责任、积极行动;危机后期,关注安慰受害人(教师与学生)及其家属、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增强预防就是一切的管理意识、重建与公众联系的渠道、重建学校与教师信誉。

在师生冲突发生后,学校职能部门要做好事件报告:①发生了什么事;②什么时候发生的;③在什么地方发生;④原因是什么;⑤怎么处理的。在危机管理的后期,学校职能部门及学校主要领导要对师生冲突的危机管理进行整合、反思与评价。依照如下标准对师生冲突管理进行评价:①师生受到的不良影响是否降到最低;②给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造成的损害是不是最少;③学校是不是以最小的代价保住了经济与形象维护方面的最大利益;④学校及教师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受到的损害是不是最小,或者是否已经以最大的努力在公众中建立起学校及教师的新形象,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学校的美誉度和公众的信任感。

总之,师生冲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教师作为师生冲突的一方,角色和身份并不总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教师面对师生冲突时要保持一份开放、灵活的心态,针对不同的情形,表演不同的角色;针对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身份。灵活多样,开放具体地应对师生冲突,这是当代教育赋予当代教师的教育精神。

[1]田国秀.接纳冲突:当代教师面对师生冲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

[2]何海燕,张晓更.危机管理概论[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3]丁静.关于师生冲突中教师行为的案例研究[J].教育研究,2004,(5).

猜你喜欢

冲突利益师生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利益与西瓜
麻辣师生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利益链与新垄断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