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DP需要再定位

2013-08-15中国农资评论员赵光辉

中国农资 2013年36期
关键词:生产总值指标经济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习李新政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许多新风。在社会生活方面“反四风”无疑深得民心。在经济领域,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促进无疑是重中之重,其表现之一就是人们对GDP的再认识。人们对过去唯GDP是瞻的做法深入反思,提出了许多新的经济发展衡量标准。在人们批判甚至抛弃“GDP主义”的时候,我觉得有必要认清问题实质,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看待它,会更有利于我们经济的稳定、发展。

事实上,我们对GDP的反思由来已久。首先是近些年经过连续数十年高速经济发展之后,我们积累的环境问题、资源压力已经接近临界点,越来越密集出现的环保公共事件就是标志。这自然会引起决策者警思和社会公众的担忧。其次,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包括经济结构、产业构成、收入分配等失衡越来越明显,人们明显感受到收入的增速跑不赢GDP的脚步,自然会把压力、失望等情绪投向一个发泄物,不幸GDP成为此刻的众矢之的。有网民留言说“鸡的屁”与我何干!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民众的心理感受。我们对GDP的反思、批判,是对过去一直延续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集中评判。

但我们该不该彻底抛弃GDP呢?实事求是讲,我们做不到。GDP是英文“国内生产总值”的缩写,是一国(或地区)一年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就像现在我们要通过“血压”、“血脂”、“骨密度”等指标把握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一样,我们对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把握也必须通过一系列指标。我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GDP量化指标系统的,明眼人很容易看出这正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同步,这些指标背后隐藏着的就是邓小平讲的“发展是硬道理”。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连续的年均8%以上的增长,放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是堪称奇迹的自豪之举!这是我们过去“吃饱”的家底,也是今后“吃好”的基础,没有发展,一切都是空话。

新一届政府在经济发展目标上没有用过去的“争七保八”之类来表述,而是说2010年到2020年,中国经济要实现GDP翻番。经济学家算过,减去2011-2012年平均增速9%以上,未来八年中国GDP增长速度只要在7%即可实现经济翻番。从另一方面,“只要”我们也可以解读为“必须”,即不能低于7%。经济学家厉以宁曾形象地说:中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速度,就像骑自行车一样,速度过慢就容易倒地;专家李稻葵则解释说如果低于7%,社会就业就会出问题,影响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

所以,我们今天要做的是坚持发展不动摇,坚持做到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经济与民生的协调发展。要对GDP进行重新的定位,从单纯的国内生产总值,丰富发展到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幸福指数的新系统。中国这样的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国民的幸福感,确实是可以获诺贝尔奖的课题。今天,我们已经开启了新的理念。上月,国家信息中心专家撰文,提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亟待与国际接轨。说明国家层面新的GDP指标体系应该已经在路上了,我们期待着!

猜你喜欢

生产总值指标经济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2020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2019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什么将取代国内生产总值?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本地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