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路径:举办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之思考
2013-08-15□张弛张磊徐莉
□张 弛 张 磊 徐 莉
随着职业教育向纵向高层级发展,举办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具备社会发展和国家政策等多元发展契机,并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观念认识禁锢、学位制度性障碍和实施困境,笔者对于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专业学位的种类、层次和授予资格认定做出设计,并就此教育形式的承担主体提出多元选择。
一、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契机分析
(一)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驱动
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驱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需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为中心,并将终身教育理念融入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之中。这必将促使职业教育层次发生上移,以满足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产业发展态势的协调并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1 年5 月的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上,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之议题,提出了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高职教育及其人才培养路径的设想,并且将高端技能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制度建设作为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和对接产业需求的积极应对策略。
(二)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实然诉求
首先,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诉求于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呼唤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发展动力之源,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为本科层次高职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变革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需求。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更需要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劳动者。但是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于专科层次,高职院校以三年制的专科人才培养体制为主,其毕业生的技能性特征指标以及职业能力水平尚不能满足社会对于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高水平要求[1]。所以,举办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紧迫诉求, 即积极试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并稳步发展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试点[2]。
其次,受教育者对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不可小觑。以高职学生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受教育群体,希望高职教育能够提升其职业在社会中的层次, 进而实现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愿望。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层次、结构、质量提出系统化要求,高等教育大众化冲击着受教者的教育理念,而且高职教育专科层次毕业生生存压力日益增大,受教育者们希望高职教育能够实现其职业的发展,对高层次职业教育机会的需求愈加强烈[3]。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为实现学业上的学历与学位延续追求,亟需高层次教育机会,必然诉求于本科层次以及研究生层次高职教育,以实现其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可能性[4]。
(三)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然取向
举办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取向。我国正值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工业化进程的强势推进伴生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 值此历史性变革时期,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应然发展取向。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含学制体系、资格体系、课程体系、管理体系等诸多子系统,具有教育制度的灵活性、教育对象的包容性、教育机会的开放性和实现途径的多样性等特征[5]。
天津大学刘春生教授在2002 年对于高职设置本科层次与完善高职的层次结构发出积极倡议[6]。华东师范大学石伟平、徐国庆两位学者在2003 年,从经济社会发展之必要性和技术体系之独立性的二元视角提出了我国发展技术本科的紧迫性,并指出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实践发展路径[7]。 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在2005 年,著文提出建构完整的、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想,建议设置本科以及上层次职业教育[8];他在2011 年再次强调发展高职本科的客观必要性[9]。
二、举办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观念认识的误区、学位制度性障碍和实践性困境。
(一)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认识禁锢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困境根源在于人们思想观念层面的禁锢。 一方面,“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定势积重难返,鄙夷技能性劳动的认识误区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另一方面,我国长期将高职教育定位于专科层次,强化了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认识误区,致使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一种低水平的、低成本的、仅仅是低层次的教育”( 时任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教授2000 年12 月在全国本科院校高职教育协会的学术年会上讲话)。 在功利化取向和传统观念的禁锢中,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尽如人意,导致社会、家庭和学生误认为高职教育的地位低于普通高等教育,致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缺乏,生源质量难以保证。 在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功利化、工具化与实用化倾向,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步履维艰。
(二)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制度性障碍
专业学位体系断层成为阻碍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制度障碍。 学位是“授予个人的一种终身称号,表明称号获得者曾受教育的水平或已达到的学力水平”[10]。 我国现行的专业学位体系未设置与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相对应的专业学士学位。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是专业学位的断层却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阻碍着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 由于学位制度的阙如,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断头教育”,本科层次的高职毕业生遭遇专业硕士入学招考门槛的拒绝,受到工作单位的歧视。 这些现实性困境,致使职业教育悖于社会发展的公平原则。
(三)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困境
现今河北省已经有四所高职院校举办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试点专业,由于实施体制实为专业“挂靠”于联办本科院校。承办本科高职专业试点的高职院校在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等还存在诸多方面的实施困难。
其一,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培养目标不明确,未明晰其职业教育专业属性。 由于“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概念混淆,教育实践者企图模糊普通应用型本科与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界线;未厘清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异质性,即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与专科层次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度。 其二,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未能体现区域经济特色。本科层次专业的主办院校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在专业设置上因循守旧,未能够跟随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征求企业行业的主导意见进行专业论证以及具体设置。 其三,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固守学科体系结构。为提升专业的理论性高度,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推崇普通本科教育三段式课程结构,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模式编排专业课程体系,过于强调理论知识教育,致使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欠缺并脱离岗位实际,影响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进而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养成。其四,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陈旧等问题。教学设备的投入与维护是高等职业教育保障机制中的重点建设内容,更是影响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试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专业的院校,其教学设备条件难以担负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重任,致使实践性课程及其课程实训的实施效果欠佳, 迫使教学依然陷在“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的模式中,陷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形式之中。 其五,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建设机制尚未形成,专业教师的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未能真正达到相关要求[11]。 其六,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评价体系亟待完善。 其七,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未能深入开展。 由于上述问题与困境的存在,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难免在实践操作层面走入误区,陷入普通本科教育或高职专科层次教育两个方向的巢臼。
此外,由于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快速扩大,承办院校的实验实训设备、师资队伍建设等基本的办学条件及保障系统不能及时满足需求。而且,生源质量也是令人堪忧的重要问题,并有可能造成院校的持续性办学困境。
三、举办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路径探析
面对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与困境,其初步的实施路径应发力于学位制度的完善以及教育承担主体选择两个方面,笔者于此作初步构想。
(一)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学位制度建设的基本构想
我国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学位制度建设,亟待探索专业学士学位制度,更有待与专业硕士学位、专业博士学位的贯通,这既是学生发展的诉求,更是经济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全球性高等学校生源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举措[12]。 笔者对于本科高职教育专业学位的种类、层次和授予资格认定做出基本勾勒。
首先,建构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完备类型与层次的学位体系。专业学位的种类界定与层次划分是学位授予制度的基础,而学位制度建设受到社会多元因素制约。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人才的类型和层级需求,同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也在不断冲击和催生高技能人才的学位教育体制,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尚未形成完备的学位建制,难以回应社会多元需求。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功能及特点,本科及以上层次高职专业学士学位应界定为“职业学位”、“技术学位”、“应用学位”等类型,指向职业技能和应用学术水平。应用学术水平是指知识以及科研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表征。 在学位自身的连续性和周延性方面[13],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层次设置应结合经济社会需求,暂时划分为副学士(学制三年)、学士(学制四年)、硕士和博士层次。同时职业教育的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相互衔接,贯通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其次,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本科高职专业学位授予资格主体的路径探索。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专业学位授予资格的认定是学位授予质量的保证和前提,教育机构必须通过资格的鉴定和审查取得学位授予资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应进行高等职业院校授予主体的尝试与探索。在符合我国现行学位管理体系要求的基础上,遵循“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原则,经过对学位授予院校(或单位)整体条件的严格审核和对学位授予专业的遴选审核,给予部分高职院校高职学位授予资格,积极探索学位授予资格主体认定路径的职业教育特色。 根据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参照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结果,国家学位委员会可授权各省级学位委员会选择办学条件较好、办学水平较高的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委托教育评估机构开展职业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认定,通过对高职院校管理制度、师资水平、课程设计和学术活动的评审,对符合标准的学校或专业颁发职业学士学位授予资格。遴选条件优越的高职院校按照上述认定程序,开展学士和副学士学位的资格认定,对符合标准的学校颁发相应授予资格[14]。
(二)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承担主体的多元选择
其一,重点本科院校的高职学院成为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实质上是高等专业技术教育, 应该包括大专、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15]。 重点本科院校的高职学院成为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正是立足我国现有本科高等教育资源优势,是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首选。重点本科院校的高职学院试办学制四年的本科高职教育,有助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整体实力, 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广泛的选择机会。 从专业学位的定义及特点、培养目标及方式、招生对象及学位授予标准等来看,本科院校高职学院专业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和职业性特点[16],具备设置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基本条件。其实施层面的建设路径应注意强化学生的实践性技术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本科生和研究生。
其二,地方应用本科院校改制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生力军,是举办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 随着我国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专业学位教育) 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格局应重新定位,将1999 年高等教育扩招后的新建本科院校以及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改制为本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是应对高等教育市场严峻竞争和院校生存危机的良好选择。通过政策引导、评估甄别,按照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岗位要求调整其培养目标规格、专业类型结构及其教学模式,准确定位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这种路径选择有利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轨变型和办出特色,有利于提升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有利于高效率利用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地方应用本科院校承办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应重点建设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7]。 第一,本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定位。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是此类教育的生命重心,办学特色定位折射出院校办学的理念与骨干专业的秉性与内涵。地方应用本科院校作为本科层次高职的办学主体,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本科教育层次的专业积淀,更能够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和地方产业优势,准确定位办学特色以及专业建设方向。这两方面优势应得到发掘与重视,进而准确规划院校的宏观发展战略与微观内涵建构,推进特色办学理念。第二,本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学校办学特色的定位体现于专业建设之中,专业建设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应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求,建设技术应用型专业,注重学生专业实践性能力的培养,注重校企合作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本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本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应制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的激励政策,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培养教师的理论知识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其三,条件成熟的高职院校成为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承担主体。遴选并升格少量优秀高职院校为本科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实践中呼声较高的一种路径选择。 目前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院校, 均在积极承办或是筹办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这也成为高职院校综合实力提升的表征。 我国的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应鼓励有条件的发达地区以及部分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院校试办本科高职教育的专业,进而遴选出少数具有较强办学实力的高等职业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高职院校[18],这些院校应具备办学历史悠久、条件优越、定位准确、成效突出、行业背景厚重、辐射能力较强、社会影响较大等多方面优势。此种发展路径对于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传承创新、办出特色极具益处。此外,在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基础上形成 的“双主体式”发展本科层次高等教育,也是当今理论界的热议路径之一,并具有实践可行性。 高职院校要联合新的阵营, 要同传统的普通高校建立联系,借助他们丰富的教育资源,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节约培养费用,高效实施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技术教育。 在当今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亟待完善与成熟之际,“双主体式”发展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合作模式能够达到两类院校共赢式发展,不失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上移的理想路径。
综上所述,面对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与困境,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筹划和探索,需从学位制度完善和承担主体选择两个方面着力,借力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完善,积极改革并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式发展。
[1]张弛.关注人的生存、生长与生成:现代职业教育目的解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
[2]钟云华.对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探讨[J]. 职教论坛,2011(15).
[3]张弛,张磊.我国高职教育层次高移的必要性分析[J]. 职教论坛,2012(19).
[4]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问题[J]. 教育发展研究,2003(01).
[5]韩民.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从何处发力——有机衔接是体系构建的核心[N]. 中国教育报, 2012-03-21.
[6]刘春生,严雪怡,岳川弘.高等职业教育要有怎么样的本科生[J].职教论坛,2002(09).
[7]石伟平,徐国庆.试论我国技术本科的发展[J]. 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3(31).
[8]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刍议[J].教育研究,2005(05).
[9]朱振国.高职该不该升本[N].光明日报,2011-01-25(07).
[10]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3.
[11]张弛,张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概念辨析与建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3(09).
[12]马树超,范唯,郭扬.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1).
[13]雷彦兴,王德林.美国当代学位制度的特征[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09):38-41.
[14]曹必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22).
[15]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39,337.
[16]李红卫.我国高职专升本政策回顾与展望——兼论我国发展高职本科的路径[J]. 职教论坛,2010(07).
[17]梁艳清,杨朝晖,侯维芝.关于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6)
[18]顾坤华.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是理性选择[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