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2013-08-15马金玉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净化人格心灵

◆马金玉

(黑龙江省伊春职业学院)

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重要作用,不仅直接从事学前儿童教育活动的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认真落实,而且学前儿童教育专业的教师,作为老师的老师,更要牢牢把握,并认真全面地传授给学前儿童教育专业的学生。

然而,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本身即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也同样是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其中最主要最重要的作用,有以下四项,我们分别进行研究探讨。

一、陶冶情操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的第一项重要作用,是陶冶情操的作用。

所谓“情操”,是“对客观事物的持续稳定的情感倾向和坚定而持久的行为方式的综合。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与人的世界观和文化修养关系密切。比一般的情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概括性和倾向性。在汉语日常用语中,情操指情绪与坚定的行为方式的结合。”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抒情性是基本体的审美特征之一。我国西汉时的《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也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匈牙利作曲家兼钢琴家李斯特同样认为:“……音乐是不假任务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

对学前儿童进行音乐教育,可以使孩子们在自娱自乐中感悟到音乐的情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收到“以情动情”的审美效果和教育效果。例如,教唱歌曲《妈妈教我一支歌》,会使孩子们热爱中国共产党;教唱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会使孩子们孕育起革命的纯情。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二、净化心灵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的第二项重要作用,是净化心灵的作用。

学前儿童的心灵天真无邪,如同一张白纸,不能受到污染。而音乐教育正好净化孩子们心灵的最为有效的路径。通过音乐教育,使孩子们感受到人性美、人情美、艺术美、生活美、道德美,可以净化并塑造美好的心灵。例如,教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可以增强对母亲的亲情;教唱歌曲《新疆好》,可以增强对母亲的亲情;教唱歌曲《新疆好》,可以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可以增强做好人好事的热情;教唱《歌唱祖国》,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西方当代心理学的许多流派,都十分注重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艺术的净化心灵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艺术可以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受到的压抑或无法实现的情绪、愿望、理想、期待,等等,通过艺术欣赏都可以得到完成和满足。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一种“高峰体验”,在这种时刻里,人会感到强烈的幸福、狂喜、顿悟、完美,他列举了听一首感人至深的音乐乐曲时产生的这种“高峰体验”的例证,认为“高峰体验”就是人处于最佳精神状态时并感到最大快乐得到实现之时,也是通过自我证实而达到的审美最高境界。

学前儿童的音乐教育,可以使儿童们的注意力、感知力被吸引到音乐艺术之中,在享受音乐艺术的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

而在这种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又可以使儿童们互相友爱、加强团结,增强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三、美化人格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的第三项重要作用,是美化人格的作用。

所谓“人格”,在心理学上又称“个性”,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具体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格倾向性,指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另一个是人格心理特征,指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倾向性决定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选择;人格心理特征决定人的行为方式的个人特征。人格倾向性与人格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使人的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各不相同,便形成了不同的人格。这种不同的人格不仅表现在人们是否具有某种特点上,而且表现在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格不是超历史、超现实的现象,而是本质上人的一种社会物质。”因此,对完美人格的塑造,要从娃娃抓起。

而学前音乐教育,正好是美好人格的有效路径。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使儿童们培养起良好的兴趣、信念,也可以培养起优秀的音乐能力、艺术气质、美好的性格,从而使儿童的人格更加美好。

四、培养智力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的第四项重要作用,是培养智力的作用。

无论是音乐表演(演唱、演奏),还是音乐欣赏,都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创作过程,也是一个培养智力、开发、创造力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兴起了一股“音乐胎教”风,认为人的兴趣、智力等,可以从胎儿时期就进行音乐教育,并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这种“音乐胎教”,涉及到艺术教育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医学等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依照西方现代的格式域心理学美学理论来分析,包括音乐艺术在内的一切艺术,都是物理力、生理力、心理力的“三力合一”。

的确如此,通过学前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儿童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更加睿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世界上许多革命家、科学家、艺术学,都从学前时开始,接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革命导师列宁,4岁时就学会弹钢琴;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从学前时就学会拉小提琴和弹钢琴,他特别喜欢贝多芬创作的音乐作用。在他当选美国科学院院长时,为了庆贺,他曾举办了一个家庭个人音乐会,他在会上大展其音乐之才。他曾公开讲过:在音乐领域内他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人生道路,也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像力、创造力,因此才在科学领域内取得了许多成果。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四项——陶冶情操的作用、净化心灵的作用、美化人格的作用、培养智力的作用。这四大作用构成“四轮定位”的格局,共同支撑起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广阔前景。

[1]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198.

[2]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130.

[3]汪流.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239.264.

[4]吕利著.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实用教学新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4.

猜你喜欢

净化人格心灵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唤醒心灵
多功能净化机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