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2013-08-15胡永盛唐春根
◆胡永盛 唐春根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大组成部分,根据2011年的统计,全国高职院校数为1280所,普通本科院校数为1129所,显然高职院校在数量上已经超过普通本科。高职院校所肩负的任务是培养更多专业化、市场化的应用性人才,面向生产、经贸、管理、工业等第一线领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趋于稳步前进,在金融危机已过、全球经济复苏和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高等职业经济贸易类专业的人才需求出现新景象。高职院校在其经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和设置上需要与时俱进,紧跟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紧贴特定行业的市场需求,通过更专业化的培训和教育来使得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进入社会,发挥其重要作用,从而得到社会认可。那么,在进行培养之前,必须搞清楚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需求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何种素质的人才会被社会所吸纳。然后,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制定职业化教育方案,力求培养出更加适应当今经济发展形势的高素质人才。
一、经贸类人才的需求与供给现状
就目前新形势下,我国人才市场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机遇是全球经济复苏下,各国逐步放宽对外贸易政策,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口号的提出,使得市场人才需求更转变到经济、贸易、管理等第三产业领域。挑战是即便世界经济回暖,我国的经济增速在逐步放缓,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这给高等教育新毕业生就业带来较大压力,加上外贸行业、房地产行业再也不如2008年时的火热,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变得更高。
从需求层面上看,社会对高职院校经贸类人才越来越认可。在过去一段时期,非专业复合性人才往往受到企业家的青睐,根据学者调查,79%的中小企业认为,非外语专业的人应当具备基本的外语读、说、写的技能;71%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管理知识。我国市场经济逐步靠向法制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能够懂法知法,遵循国内外相关法规,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端发生(金通,杨屹雄;2003)。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市场更偏好于专业化、高技术人才。随着市场分工的逐步加深,金融、外贸方向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支撑,那么就很难让企业赏识。虽然没有数据验证,根据舆论导向,民办高校的经贸类专业毕业生找工作比专科学校经贸类专业毕业生找工作更难些,当然一方面有可能是因为本科毕业生要求更高些,但另一方面则表现了专业化教育更符合市场人才需求。
从供给层面上看,近几年高等教育经贸类专业招生一直很热,高考分数居高不下,往往排在各专业之首,高职院校也是如此。这就可以想到,经贸类专业人才的供给量较大。从2002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已经持续11年,到2010年为止,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6.5%。浙江省2011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45%,基本解决数量与规模的问题。这一系列的扩张政策,使得我们现在的高等受教育人才供给过多。重量而不重质的情况下,一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一些问题,一些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就不高。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的情况恰恰相反。它正呈现出增长势头,其一,高职院校经贸类人才的就业要求不高。大部分毕业生都会从实际出发,考虑与自身相称的岗位,而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却似乎“好高骛远”。其二,高职院校经贸类人才的专业知识更为扎实。进过2年的课程教育和1年的实习经历,高职院校经贸类毕业生比普通本科毕业生专业功底更厚,工作经验更多。其三,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大,本身的供给量也相对不高。由于是高职,所以办学规模一般不如本科院校,当然在人员规模、专业人数上也不如本科,那么高等教育提供的经贸类专业性人才数量上高职院校不占优势,但质量上却更好,所以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影响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因素
(一)市场需求导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不光在产品市场上,商品的选择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自由博弈的过程,要素市场也是如此,特别是人才要求市场上,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需求主要是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经济学上称之为“引致需求”。
现在不像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高校毕业生有工作分配,绝大部分毕业生都需要自己找工作单位,那么就会使得教育目标和方向逐步向市场化转变,企业需要怎么样人才,高校就会努力培养怎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一直是市场化导向的人才输出中心,在培养计划和方案上,针对不同市场需求设置不一样的学习实习任务。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受到市场影响更为明显。2008年之前,经济增长速度很快,金融、外贸、房地产行业很热,于是经济、金融、贸易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特别是具有工作或实习经历的毕业生更是各个企业争夺的目标。据统计,2008年,浙江省各文科类(财经、师范)高校的一次就业率高达73.6%,其中,高职院校就业率为九成左右,超过普通本科院校平均一次就业率。经济危机之后,原本“三大马车”中的“外贸发动机”熄火,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国际金融方面的毕业生的就业面临巨大挑战,各行各业对经贸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都锐减。而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受到一定冲击,但相对较弱,可能的理由是毕业生本身的择业要求就不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实习工作经验。
(二)宏观公共政策影响
一定情况下,市场会出现失灵的问题。市场需求会引致人才要求需求,但是它无法控制“度”,在原本供不应求的人才市场中,突然市场导向逆转,很有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宏观政策有时也会影响高职院校经贸类人才的需求和供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置。”公共政策直接把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放到了促进就业,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职业教育重点发展方向可能是面向农村,从中长期来看,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在农村发挥的余地可能更大,可以较大地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是定格了高职院校经贸类人才的培养方向,而公共政策则是引导该类人才最终去向。既然政府出台了这些政策,那么高职院校经贸专业人才最终服务方向可能会更偏向于农村。在一般大中型城市中,对经贸类人才的需求必然是本科院校占优势,而对于农村,本科毕业生未必会愿意为其服务,这刚好是一个空缺,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毕业生今后可以更向农村方向发展,农村对该类人才需求必然会逐渐扩大。
三、高职院校培养经贸类专业人才的若干建议
综上所述,市场和公共政策都对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都具有一定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相关因素,提高学生个体素质,提供可以推进社会进步新型人才。
(一)在专业化教育的同时,加强其他交融性学科的知识灌输
从当前的经济形势发展趋势来看,对经贸类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局限于本专业领域知识了解的深度,而且还要求知道一些其他交融相关性学科的基本知识。比方说,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必然是对国际贸易实务及操作流程较为熟知,但他们也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相对而言企业必然更希望会讲英语的人才入职,懂得相关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也对从事国际贸易行业具有帮助。所谓交融性学科,针对经贸类专业主要可以分为:
(1)与法学知识的融合。经贸类专业人才大多数将会从事贸易、金融、经济相关职业。从事贸易、金融、经济需要懂得经济法。并且在后经济危机时期,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受到外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侵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更注重国际贸易法律的传授,我国企业的对外贸易行为受到国际法律的严格要求,以前那种光会卖东西,不知规避风险的单一销售人员已经不适应国际要求。
(2)与会计知识的融合。现在较多财经类院校,不论是本科还是专科,都把会计学划归为基础性学科,所以就读于经济学、管理学的学生都必须修这门课程。这体现了基础会计知识的重要性。当然,特别是高职院校的经贸类专业学生,更要了解会计方面知识。既有贸易操作的实干经验,又有一定的会计素养的经贸类专业人才可能成为今后市场需求的重点对象。
(二)加强实践学习
相对于本科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的培训方式和教育质量来说,高职院校本身就处于弱势,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以及学生努力程度上都存在一定差距,这是首先必需承认的。利用“田忌赛马”的典故,高职院校更应该把培育重心放在自己的优势和强势上。那么,什么才是高职院校培育经贸类专业学生的优势和强势呢?实践性才是高职院校培育人才的优势。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企业较为看重工作经历和实习经历,有才而无实干经验的人往往被经贸型企业拒之门外。而大部分本科院校要求学生实习的时间在1~3个月,这些时间往往无法真正进入工作状态,完全是打杂也是极有可能的,对从业没有帮助或帮助很小。本科还是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学术能力的培养。针对于这个特征,高职院校应该延长经贸类学生在外实习实践和工作的时间,从一年的实习时间延长到一年半。高职院校完全可以不要求经贸类专业学生的学术写作,因为它与今后的就业关系不大,把重点放到实践上才是提高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出路。
(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我国经济贸易发展速度较快,贸易技巧、操作也转变较快,高职院校不能死守陈旧的基础知识,更要传授与经济贸易有关的实务性手段和技巧,课程内容必须与时俱进,这样学生才可以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
[1]金通,杨屹雄.中小企业高校人才需求的五大特征——关于杭州市中小企业高校人才需求现状的一次调查[J].浙江统计,2003,(7):30-31.
[2]郑承志.大力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营销主力军——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统计教育,2004,(5):60-63.
[3]窦建华.国际经贸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4):78 -81.
[4]戴小红,邵月花.高职经贸管理类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5):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