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诗词中运用——《长相思》课堂教学的思考
2013-08-15杨文静
杨文静
《长相思》是高中选修课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中推荐作品,所以重点放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我采用音乐式教学。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旋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其实,诗歌教学中学生要学的是情感浸润下的诗歌语言,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去感受诗歌语言丰沛的美,让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音乐是一种声音,激发起心灵最底层的灵动;诗歌是一种文字,感染了现实与梦的际遇。音乐与诗歌,声音与文字,承载着最古老与最现代的意义。这种结合音乐进行语文教学的方式还可以在其它的体裁中应用。语文学习就是要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自我体验的兴趣为主,创设语文学习新环境。在教学中的运用: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以“趣”导入
以歌曲《虞美人》及词人李煜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引出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继李煜词风,所写之词的凄婉、缠绵的词风。今天让我们走进他的《长相思》去感受他的风格。
(二)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
(三)感受:思乡之意
(1)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提问:此词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去读?并说明理由。
(2)学生根据自身体会齐读课文。
(3)帮助学生理解,出示历史背景。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巡山海关。《长相思》作于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销,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于是不由得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
(四)品味:意境之美
(1)由学生自己找出词中写景词句反复评析。所选之景,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问:请学生找出感悟最深写景的词句品析,说出自己的感受。
(2)教师范读(琵琶行配乐),将学生融入其景,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注意节奏、停顿和感情)
(五)赏析:对比鉴赏学生小组讨论
与李煜《长相思》对比,教师引导从景物选择上入手。
提问:两首词写景寄情有何不同?
(六)拓展:古诗词中情景关系
(七)欣赏音乐
以《长相思》翻唱的歌曲《山一程 水一程》结束。
教学反思
我认为诗词教学应该有三个层面的活动:一是整体判读,二是经验对接,三是归纳共性指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过朗读、泛读,体验词人的情感,从而把握感情基调。采用“引景入情,由情生境”的方法引导学生。
别林斯基就曾说过:“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教师配乐泛读和个别学生诵读,让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公开课上,我既让学生读进去,即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让学生读出来,根据自己感受,即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在教师的范读中启动情感,在朗读和想象中整体感悟。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情感、深化情感。所以在这一环节感受;思乡之意中用创设情境、读出感情、由情生境相互融合来教学。
一是整体判读,即运用语言直觉感受能力和逻辑识别能力辨别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诗歌结构并不复杂,想从诗歌学修辞技巧、诗词格律甚至分析,都是抓小弃大。有人说: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所以整体感悟很重要。指《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无限情思,有感情地朗读词,读出词的韵味,让学生走进词境,进入词心。在教学中我挥动着情感的挥棒,指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过朗读、泛读,体验词人的情感,从而把握感情基调。采用“引景入情,由情生境”的方法引导学生。
二是经验对接,即将自己生活感受、在阅读中积累的情感经验与诗歌中的情感体验结合,从而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抓住词中的景物(意向)山、水、风雪等,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受,我采用引导学生“读出了什么”,“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与作者进行感情对接,从而引导学生对外的一种感情抒发。化抽象为形象的话语教学,让学生说出感受与老师交流。主要以对话试教学,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来共同学习,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没有生硬的技巧灌输,也没有教师呆板的“口型”传授,而是在深入介绍诗人基础上引导学生。
三是归纳共性。即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研究,归纳出诗歌阅读鉴赏乃至诗歌创作的基本规律,用以指导学习。在这一环节,我引入李煜的《长相思》,从本单元教学重点缘景明情的方法指导学生迁移运用,让学生明白景和情的关系。我没有过多讲解,此词内容简单,所以我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教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所以我侧重让学生形成一种能力,让学生小组讨论,获得一种方法,让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理解词人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
我的教学设计原则是,多一些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冶情操,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一些自我感受体会,少一些框架。目的是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评价尺度。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采用情景陶冶式教学法和比较式教学法。尝试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受和体验。比如,以李煜的《虞美人》歌曲导入,创设情境,营造凄婉、缠绵的氛围,教师范读配乐《琵琶行》,让学生体验情感、深化情感,逐步由“感悟”到“感动”,感悟词人的思想。结尾用《山一程水一程》渲染气氛。体会词中所蕴含的思乡之情,并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升华为一种审美体验时,才会领悟到诗歌难以言传的意义。
音乐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引起我很多思考。音乐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和对话教学的尝试,让我对诗词教学有了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