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艺术基础理论创新与发展

2013-08-15文丨王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8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理论体系论据

文丨王 冰 杨 琼

(昭通电视台,云南昭通657000;昭阳区新闻中心,云南昭通657000)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但是,在取得如此可喜的成绩的同时,面对电视艺术的快速发展,电视艺术基础理论的发展则显得有些落后。

通常来讲,电视艺术整个学科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电视艺术基础理论、电视艺术应用理论、电视艺术史学理论以及电视艺术决策理论四个部分。其中,电视艺术基础理论明显滞后,无论是理论结构还是论据选择都明显的存在滞后性。为了实现基础理论与创作实践相协调,必须对电视艺术基础理论进行创新和发展,力图理论体系能够与时俱进。

1 电视艺术基础理论现状

在创新和发展电视艺术基础理论之前,对电视艺术领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议题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是必要的环节。这是因为,资料搜集和整理的过程有助于研究者进一步理解研究的意义和方向,也会从中发现更多的值得借鉴的理论依据。笔者对我国现存的电视艺术基础理论相关学术研究进行分析整理后,对我国电视艺术基础理论的现状有了初步认识。

1.1 理论体系稍显稚嫩

一个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是否扎实对该学科的应用、历史及未来研究方向等研究的影响十分巨大,而且会延续到日后的实践领域。因此,我国电视艺术的健康、科学的发展需要相关的基础理论体系的扶持和帮助。然而,纵观现有文献,电视艺术理论体系按照电视节目形态、学科内在关系及将电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三个主线索分别形成了三种体系。《电视艺术通论》(蓝凡著,2005年学林出版社)是传统的理论体系的典型代表,作者将电视艺术按照“电视剧、综艺节目、专题节目、纪录片”等节目形态进行划分;《电视艺术基础》(高鑫著,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是重点论述电视艺术的艺术风格、审美方式、思维特点、发展历程等电视艺术学科内在关系的代表作品;而第三种体系中,则是将电视艺术与哲学等其他学科融合到一起论证。以三种体系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电视艺术是呈螺旋上升的趋势,但是并没有突出强调电视艺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本质,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电视艺术的基础理论体系稍显稚嫩。

1.2 研究内容缺乏活力

如果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固守历史、缺乏创新,它不但无法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更可能导致该学科被时代和历史所淘汰。电视艺术想要保持生命力,就应该不断吸收新鲜的观点和论据,力图与时俱进,而我国现有的电视艺术理论文献的研究内容、观点和参考资料多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产物,选取的电视节目案例也是早年间的作品,面对我国电视艺术领域的飞速发展,学术界将研究内容只停留在浅显的表面上而非深入的本质,不得不说这是我国电视艺术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所在。

2 电视艺术基础理论创新的途径

想要对电视艺术基础理论进行学术创新,必须重塑涉及其本源问题的认知,重新规划理论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创新。

2.1 重塑本体认知

长久以来,许多业界的学者会将电视文艺学、电视美学、电视文化学等学科与电视艺术学相提并论甚至混为一谈,导致本质理论模糊,界限不明。电视理论中存在许多具有交集的子学科,但是它们在本质上都存在差异,因此不可同日而语。电视艺术学是以艺术的角度审视电视,其本体可视为通过电子技术以生化结合的传播方式表现艺术审美和客观世界。

2.2 明确研究对象

美国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学家艾布拉姆斯曾提出,每一件艺术品需要设计的四个要素:作品,也就是艺术品本身;生产者,创作艺术的艺术家;主题,每个作品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反映艺术家亲历的客观世界中涉及的感受、领悟等;受众,艺术品必须引起受众的关注才会实现其价值。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电视艺术领域之中,因此,电视艺术的研究对象可以加入电视艺术作品、电视艺术生产者、电视艺术主题、电视艺术受众,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形成电视艺术基础理论体系。

2.3 吸收外来理论

目前,我国电视艺术基础理论的学科性较弱、总体水平较低,缓解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借鉴其他电视理论相关学科的经验。电视艺术理论需要被凸显其独立性,但并不是说与其他学科划清界限,而是需要借鉴吸收外来理论和经验并形成自己独有的理论体系、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内在机制。多维的研究方式同样有助于电视艺术理论提高自身理论体系和自我认知。

2.4 重构理论体系

电视艺术基础理论可以创新研究模式,设立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发展论、鉴赏论等几个模块,这样的框架对基础理论体系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这么学科的创新需要在保持原有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重构理论体系,以此弥补传统的以节目形态分析电视艺术基础理论或是以单一学科理解该理论等问题。通过创新,电视艺术基础理论会形成多元化的理论体系,重构为完整、全面、协调的电视艺术理论。同时,创新后的理论体系应该涵盖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内部自省与外部探索,本土传承与外来借鉴……每个部分相辅相成、相互衔接,最终形成更科学、更完整、更理性的理论体系。

3 电视艺术基础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德国哲学家在先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唯物主义辩证观,主张人类通过客观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自我在客观世界中得以复现,形成感性,这就是所谓的“美”。对于实践性很强的电视艺术而言,实践与美的关系密不可分。电视艺术基础理论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这一学科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对于社会价值也具有推动作用。在研究电视艺术的实践时,依次从分析现状、指导方向、发展完善三个步骤着手进行。

3.2 优化研究方法

学术研究中采取的研究方法是以人的逻辑思维为起点的,通过抽象的概念推理、判断、分析、概括、具体化事物的规律;另一方面,以实际经验为主的实证方法也是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它是以定量化、程序化的方法精准研究的一个手段。两种方法虽然不同,但是各有优点,因此可以将二者融会贯通,共同服务于电视艺术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

3.3 选取论据新旧结合

在某一学科的理论研究中,为了支持提出的论点,作者会引用大量论据,以此支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电视艺术的形态、种类、理论每日都处在不断更新变化中,面对如此大量的相关论据,在选取时切忌极端的守旧或求新。经典的论据在历史上占据一定地位,对理论发展十分重要;另一方面,新近的论据更具时效性,能够代表最近的电视艺术的变化。因此在论据选取上,必须新旧结合。

4 结束语

我国的电视艺术基础理论研究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发展和完善,这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必经阶段,研究者要有严谨的探究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假以时日,我国电视艺术基础理论和实践都会取得骄人的成绩。

[1] 潘婷婷.探析:技术对电视艺术及其美学的影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5)

[2] 黄会林,阮青,李璠玎,林•,李漫.2009年度未成年人电视媒体收视行为调研报告(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2)

[3] 谢鼎新.广播电视学科研究演变的三种范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2)

[4] 李良荣,方师师.“双转”:中国传媒业的一次制度性创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2)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理论体系论据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试验鉴定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基础理论探析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