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我国新闻传播人道主义的构建
2013-08-15文丨马
文丨马 楠
自有新闻传播活动以来,我国新闻事业的政治宣传功能突出。新闻事业一度被用作单一的政治宣传工具,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党报一体化的结构,压制了新闻自由和发展,难以实施有效的人道主义。改革开放以后,新闻媒体的事业单位属性、企业化管理的运作模式得以确立;在经营管理上各新闻事业单位逐步面向市场,开始正式参与市场竞争。媒介市场即受众市场,媒体要想赢得利润,就要关注受众需要,赢得受众青睐。对新媒体而言,满足受众的需要就是要多报道人民群众真正关心的话题和热点问题,在文章内容和报道风格上选择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首先在传播心理上得到他们的赞同和欢迎,他们的需要和要求就是媒体进行一切采访和报道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受众的关注程度高则媒体的访问量大,媒体的访问量大则会提高媒体的权威性和知名度,从而在二者的互动中形成良性循环。因此,传媒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争取受众的竞争,这种共识于无形中深化了媒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重视“人”这一因素的认识。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何如确定自己的目标受众和外围受众不能止于意识层面,而应作为促进媒体繁荣的战略措施。在受众市场不断被细分的情况下,它既决定着媒体的长远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要有重点、有针对、有目的,不偏不倚的实施人道主义,充分满足受众多元化的、个性化、合理化的需要,在保证新闻传播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兼顾其社会效益。
1 硬新闻“软”化
硬新闻(Hard News)和软新闻(Soft News)是西方新闻界新闻业务中老生常谈的两个基本概念。提起硬新闻,人们会马上想起我国的《新闻联播》节目:新闻主播板着严肃的面孔、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头条消息、领导人的讲话、代表经济繁荣的各项指数等。报纸也经常采用程式化的老套路,内容单一,可读性差,而且较少和人们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然而,一般人们接触媒介是为了获悉与自己衣、食、住、行紧密相关的事情,或者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节目、读物。虽然时事政治、财经科技类新闻对社会及个人也很重要,同样是个人和社会进步所必须的,但不是每个民众都能意识到。大量调查显示,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的人关注领域大不相同。比如,女性对生活时尚类报道更感兴趣,充满严肃感的硬新闻就不能吸引她们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新闻报道还欠生动,欠缺人性化色彩,不能引起受众感情上的共鸣。
因此,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在报道的选题和行文用字上,将报道事情与人们的感知心理进行联系,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将硬新闻“软化”,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指导性,使新闻报道更赋“人情味”,更好地达到人道主义的目的。
2 增强受众意识,均衡人们需要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每一个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因而由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组成的受众的需要是千差万别的。新媒介等一大批网络媒介的出现促使传媒业“分众”时代的到来和成熟,某类媒介或单个媒介所针对的受众更加具体,媒介为这些固定受众生产的内容更加精准,旨在全方位的照顾到受众的具体需要。
纵观人类传播历程,曾占主流地位的传播方式有:面对面、点对面,但是这两种模式在新媒体时代已经不能适应新闻传播活动的需要,不能满足受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在受众的个性特点越来越突出,对媒介利用越来越私人化的情况下,新闻传播应该注意均衡人们需要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人的某种需要,或某个层次上的需要。夸大或忽视受众的需要只会让媒体自断去路。因此,媒体的报道不能凭空臆断,而要多研究社会、不同人群的心理需要,在信息内容的安排上要紧紧联系人们的现实心理和需求,这样才能生产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
3 真正把握现时代人们最迫切的需要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经济建设的重要发展期,政治、文化和其他领域处于同国际接轨的关键阶段,这些变化会引起社会的连锁反应,新闻传播就应该紧紧围绕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迷惑、困惑,普通大众所关注的问题进行策划、报道;新闻记者应该深入社会实际,深入第一线,反映真实而鲜活的内容,反映出人们的实际状态,真正体现出媒体对人的关怀,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给予社会弱势群体和生活水平较低的困难群众以支持、帮助和指引,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在心理上给予其关心和抚慰,一方面给予其切实的鼓励和指导,不能偏废其一,而是要同时兼顾两者,以免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把握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受众的实际需要,体现时代脉搏,掌握现时代中国民众的迫切需要,密切关注历年国家出台的统计资料、调查报道和总体规划,突出与民生问题联系紧密的事件、方针、政策,并在执行上给予有力、高效的监督,切实履行媒体监督社会的职能。做到上通下达、去塞求通,提高媒介的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创造一流媒体奠定受众基础。
4 承担起引导和启蒙社会的责任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加快了现代生活的步伐,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人们需要进行身心的放松,这一情况直接导致了媒体的娱乐化倾向。在新媒体和其他网络媒体上,这一情况更加突出。有的媒体、娱乐节目甚至以最大限度的为受众提供娱乐为宗旨,受众在饱受声色之乐的同时,忽视了这些节目或内容对人的智力、思维、修养、素质的破坏。从现有数据来看,我国超过一半的新媒体受众的文化程度停留在初中水平,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道德修养欠佳,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具体来说体现在:很多人对国家、世界没有确切的认识,对个人、集体、社会的利益关系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熏陶,除了学校教育外,传媒也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借助新闻传播手段增强他们对事情的接受能力和分辨能力,开拓他们本性中生产性、建设性、创造性的一面,引导他们自觉追求真善美,辨别假恶丑,以此更好地达到人道主义的目的。
新闻传播事业只有把关注角度深入到人们的思想价值层面,才能为问题的解决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创造通畅的渠道,才能见证传媒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5 弘扬真善美,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
经济的繁荣带动社会的转型,新闻媒介在社会变革中对商业利润的追求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理性的追求。受媒体传播内容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和渗透,受众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或已经发生改变。尤其是在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和传播速度更加便捷的情况下,信息的扩散呈现出一种裂变式的发展趋势,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引导,社会大众就会偏离主流价值观的轨道,导致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传媒要以对事实真实再现的方式弘扬主流价值观,颂扬生活中的真善美,鞭笞假丑恶,在进行信息传递的同时,也起到教育社会大众的目的。
人道主义跟其他任何道德约束一样,是人类在意识层面上对其行为规则作出的设定,效果的取得与其理论说教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缺。想要靠人道主义思想解决新闻传播中的一切不轨行为和丑陋现象还存在很大的疑问,但是新闻媒体始终要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受众,始终保持一种理性的态度、一种较高的品位,使媒体的导向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为社会透明度的提高和常态的舆情监测做出实质性的反映。
[1] 王涛:《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中国广播》;2010年06期。
[2] 王蒙:《论当代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思想》,《吉林大学》;2006年。
(延边日报社,吉林延吉 1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