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南卫视周播剧微探“中国式”周播剧的现状与出路
2013-08-15文丨文
文丨文 怡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400715)
1 中国周播剧的发展现状
从1958年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到现在,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电视剧产业的发展势头愈加迅猛,仅2011年一年,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就达469部,当之无愧的“电视剧第一生产大国”,但其中为观众所观看且记忆的精品却寥寥无几,电视剧制作模式也基本为日播剧,在其他国家盛行的周播剧,在中国却是刚刚起步,并且举步维艰。
1.1 中国周播剧的起步
周播剧是指每周在固定时间播出一集或两集的电视剧,采用边拍边播的制作方式,具有跨度较长、剧情开放的特点。周播剧在欧美等国家十分盛行,其中美国周播剧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在中国更是大行其道。在中国内地,湖南卫视曾于2011年尝试以周播剧的模式制作了电视剧《被遗弃的秘密》,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2012年下半年,湖南卫视再次试水,古装剧《轩辕剑》以每周4集的形式登陆其在周末开辟的“第一周播剧场”,收视不俗。但随后在同一剧场播出的《新白发魔女传》的收视却并不理想。同年11月,《姐姐立正向前走》、《艾米加油》同时登陆湖南卫视“第一周播剧场”,湖南卫视在周末以两剧连播的方式再次探索“中国式”周播剧之路。同一时间打出周播剧口号的还有上海卫视《刷新3+7》。尽管中国内地的卫视有心开辟“周播剧”这一领域,但事实上,这几部剧从其制作模式来看,都尚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周播剧,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周播”。
1.2 “中国式”周播剧的特点
1.2.1 “完全型”制播分离
我国电视剧从制作到播出需要经历一个“二审”:拍摄前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申请拍摄许可证,进行立项审批;电视剧制作完工后再经相关部门进行完成剧审查。这样的审查制度使得中国电视剧具备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完全型”制播分离。以《轩辕剑》为例,该片由上海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独立拍摄制作,电视剧制作完成后,再将成品一次性卖给湖南卫视进行宣传、播出。
1.2.1 “有场无剧”
由于中国特殊的制片和审查的模式,导致中国的周播剧必定是“有场无剧”,即有“周播剧场”空名,无名副其实周播剧。湖南卫视“第一周播剧场”从2012年7月开播到11月份为止播出的四部剧,都只是实现了形式上的“一周一播”,电视剧实际上已经制作完成。
《新白发魔女传》播出时打出“开放式结局”口号,称以观众意愿决定结局。在播出过程中,湖南卫视利用网络微博投票的方式实现让观众参与到结局选择的过程当中。这种事先制作好两种结局,让观众选择的方式尽管与《轩辕剑》之比,向真正周播剧有所靠近,但相较于国外“边拍边播”的形式,中国的周播剧仍旧只能算作“周播”剧,而非“周播剧”。
2 中国周播剧发展的限制因素——中美电视剧对比
2.1 “完全型”制播分离,难以互动
在周播剧发展比较成熟的美国,其周播剧采取的是边拍边播的方式。每个周播剧播出之前,除了整部剧的剧本梗概和剧本初稿,制作公司一般只储备4至5集备播和1至2集已经定稿的完成剧本,如果播出后收视率不错,剩下的剧情才有被拍摄的可能。同时,在播出过程中,制作方也会根据观众的意见和市场走向对剧本进行灵活修改。
在中国,电视剧在制作前和制作后都需要经过相关行政部门的审查,这就导致中国周播剧无法真正实施边拍边播的形式,观众也难以参与到电视剧情的讨论中。
2.2 盈利渠道单一,周期较长
在美国,制片方将电视剧制作完成后卖给一家商业电视网,而这家商业电视网只拥有电视剧的首播权,该剧的版权,包括次轮、三轮播映权和音像制品发行权等依旧归制作公司所有。因此,制作公司还可在首轮播放完毕后,将电视剧又转卖给国内的其他有线电视台或地方电视台重播,从中获得收益。
在我国,电视剧制片方的收益主要来自于电视剧版权的出售,因此,为获得收益,制作方往往会将一部电视剧的播映权转卖给多家电视台,而周播剧一季只能由一家电视台独播的条件对于追求快速获得收益的制片方来说根本无法实现。
另外,周播剧的盈利周期较于日播剧相对更长,像《绯闻女孩》、《吸血鬼日记》等这些火爆的美剧,一部剧从开播到完结通常都超过了4年。漫长的盈利周期无法满足制片方迅速收回成本进行新的投资制作的要求,这也是中国的影视制作公司通常不愿涉足周播剧的原因之一。
2.3 品质差强人意
国内大部分电视剧制作商为迎合观众口味往往不敢尝试新的电视剧题材,而是跟风投拍已经收到良好收视的题材。例如2012年充斥荧屏的婆媳剧,夫妻剧。题材扎堆,跟风创作,创新力不足使电视剧的品质往往差强人意。
由于美国分为“演季”和“非演季”,通过网络形式传入中国的美剧,诸如《老友记》、《越狱》等,其季与季之间更新的时间往往长达半年,但依旧吸引大批“美剧迷”。由此,中国电视行业必须正视近年兴起的“美剧热”,探究自身问题:国产周播剧的失利,客观环境是阻碍,电视剧本身品质更是关键。
3 周播剧的“中国化”道路
3.1 寻求政策支持是关键
中国周播剧要真正变“周播”剧为“周播剧”,真正实现与市场动向相统一,实现边拍边播的制作模式,关键是从播前“二审”的行政审片制找寻突破,制定对策,同时最大程度地寻求政策的支持。
3.2 电视剧品质是根本
与美剧收视人群偏重于年轻观众不同,中国电视剧的收视人群以25~54岁女性为主。因此,在电视剧题材及剧情上,中国周播剧不仅要借鉴美剧的创新,也要从中国观众构成出发,制作符合中国观众口味的精品好剧。
3.3 网络平台为先导
由于受到行政审片制度的制约,中国周播剧无法实现边拍边播的形式是其难以突破、发展的最大原因。反观在中国反响热烈的美剧,其传播方式也并非是我们最熟悉和了解的传统电视台,而是在网络上进行传播,而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入我们的电视台播放,例如凤凰卫视在2009年引进《越狱》。
中国的周播剧同样可以尝试以网络为首发平台,并利用网络互动性这一优势及时通过网友的意见对剧情进行调整。2011年优酷网推出的网络自制剧《泡芙小姐》所采取的边制作边播映的模式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电视剧制作方尝试和视频网站进行合作,既为周播剧提供正规播出平台,又能真正得以“周播”。
[1]吴净净. “有场无剧”就像一场赌局[N].海口晚报.2012(11)
[2]中商情报网. 2011-2012年中国电视剧市场研究报告[R].2012(3)
[3]廖亮,伍斌. 当下国产电视剧的症结和出路_以美剧的编播与生产模式为例[J].2009(2)
[4]杨晓民. 观众主导营销助力_美国电视剧播出季营运模式[J].2007(8)
[5]郑潇. 从美国电视剧盈利模式展望中国电视剧盈利新渠道[J].2011(12)
[6]苗棣,徐晓蕾. 美国电视剧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启示[J].2008(3)
[7]中投顾问:中国式周播剧-“画皮画骨难画心”http://hy.stock.cnfol.com/121114/124,1469,13674463,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