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播室在汶川地震直播节目中的创新

2013-08-15文丨张藜凡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演播室灾区频道

文丨张藜凡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0064)

演播室是被控制以单向的信息传达方式,具有信息源采集的重要功能,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时代中,意识形态公信力最为充足的媒介形式之一。在汶川地震中,演播室除了信息调度中心的作用之外,信息传播功能得到了空前提高。例如,央视新闻频道在2008年5月12日15∶02,正在播出的整点新闻打出“突发事件”的片头——棕底白字的小窄条,出现在屏幕正中偏下。演播室中耿萨播报了“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最新消息”:今天14∶28,四川汶川县发生7.6级地震。首次用“突发事件”四个字作为片头,同时未经请示进行了直播在央视直播历史上是罕见的,之后央视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对地震信息和伤亡人数统计等,通过演播室口播字幕方式进行及时权威的发布,打破了央视历史上演播室常规的报道模式与制度框架,属于制度创新活动。

而四川电视台第四频道作为地方媒体,距离第一现场最近,不仅要发布当地的权威信息以安抚人心,同时要将灾区的信息第一时间告知大众,并且提供寻人消息和医疗信息等资讯以服务大众。但在汶川地震发生当天,由于地震造成的交通和通讯中断导致记者进入灾区难度增大,时间成本增加,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及时发出节目,四川电视台第四频道当年安排多名记者进入演播室自述地震采访经历。

1 记者以亲历者身份进入演播室。

记者既是事件经历者,也是事件报道者和讲述者。四川电视台第四频道在2008年5月12号地震直播开启之后,陆续安排了近20名采集地震新闻的记者,进入演播室接受主持人采访。从进入演播室内记者的讲述内容分为三个层面:记者亲历地震的故事,记者参加权威部门新闻发布会的所感所闻,记者感受大灾中的大爱与真情。

1.1 地震“亲历者”身份

汶川地震当天中午两点多,四川电视台第四频道频道记者王娴在四川卧龙采访后从震中映秀返蓉途中,遭遇大地震,当即用摄像机纪录了沿途灾情。该记者回台就第一时间进入了演播室,作为重灾区目击者向观众讲述震区细节:“我和摄像在映秀镇我们以前常去的一家面馆吃了面就开车回单位,在都汶公路上一阵猛烈的颠簸,到处巨响,石头砸在车上,回头一看,和我们一起出发采访的那些车辆都被山埋了……”“就像平时我们看到的爆破一样,这是面积没有地震那么大”。记者在演播室中的讲述不同于出外景现场,而是语速很快,其中有大量普通人亲历地震的细节,从平民的视角传播信息在当时更能令受众信服。同时,作为亲历者的记者带回了不断变化的信息,由于当时灾区的道路未通,记者进行接力,途中拍到某一时段灾情的记者回台制作节目时就进入演播室接受采访,而接力的记者再继续采集新的信息,回台后再进演播室。。。如此循环。让报道者走进演播室把自己前往灾区的故事讲出来,既具有更多的信息真实性呈现,也使得信息的内容价值链条得以延伸,丰富了演播室报道内容与报道形式。同时,也可以弥补主持人元素在演播室中的调度或叙事中的程序化,形成了一个多元的氛围,增强了演播室在汶川地震直播节目中的活跃度。

1.2 新闻发布会“亲历者”身份

汶川大地震之后,四川省地震局在成都发布第一次新闻发布会,而采访了新闻发布会的记者陈靖,是地震后第一个进入演播室的记者。在大灾难刚发生后,人们希望获取权威信息以消除内心对灾难事件的模糊度,该记者在参加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之后,以亲历者的身份和平民视角讲述她对事件的认知: “四川省地震局专家都告诉我,在成都是不会出现房屋倒塌的现象,不要盲目的逃生……”。作为当地民生新闻频道,应在灾难报道中正确引导受众的注意力,防止谣言的发生。根据1953年克罗斯的一个决定谣言的公式:R(rumor)=i(important)×a(ambiguity)×c(critical ability).其中,R指谣言,i指重要程度,a指模糊度,c指批判能力。后来,我国学者胡钰又将其修正为:R=关注度×模糊度×反常度。汶川地震是反常度极高,人们对其产生的关注度也高,同时最早因为地震导致道路不通和灾难信心的不确定性使得观众的模糊度升高,因此,容易产生谣言。汶川地震事件关注度和反常度难以改变,但是模糊度决定着谣言的散布程度。于是,四川电视台没有请专家而是第一时间让参加地震局首次新闻发布会的记者进入演播室。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把握受众需要获取的信息对象,对受众的信息需求有更充分的理解,对本土文化领悟更多,所以传播信息也更具选择性和侧重性。记者自身的讲述为新闻发布会的新闻增加了可信度,更有效避免谣言的发生。

1.3 以大灾中真情的“直接感受者”身份

汶川地震当天,川台第4频道记者王夏在拍摄了一名在地震时晕倒的中年妇女。从画面中看到,成都市街头一群素不相识的市民有的为病人打伞,有的为病人做人工呼吸。由于当时大量救护车赶往灾区,120迟迟未到,随后路边一辆平板车主动帮忙,司机和众人七手八脚将病人抬上平板车送往医院抢救。这则新闻,在当时处于地震阴影中的成都形成了新的意义,大爱的传播带给受众感染力量。于是,这名记者进入了演播室讲述感受:“特别是看到给她做人工呼吸的那位市民,他们非亲非故,我当时感动得哭出来了,我问了他叫什么名字,他摇摇手走了……”同时,记者也传达了一个讯息:成都市的救护车力量紧缺,灾区也急需医疗资源。就在主持人采访该记者一共6分钟时间内,还由插播过一次阿坝州内地震灾情,由主持人口播近30秒。

在当时灾区道路未通的情况下,川台第四频道通过“记者演播室讲述+主持人口播”的形式发布灾区即时消息,在当天无法获取到灾区足够画面的情况下,保障了震后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全面性。

多名记者进入演播室是对演播室元素的创造性使用。从元素的角度分析,“有多少种电视节目元素的排列组合或编码方式,就会有多少种电视节目形态”[1]。传统元素的相互交叉,重新组合与编码,能生产出新的节目模板。我们知道,主持人元素在演播室的功能就是完成受众对信息的各种需求,演播室可以完成概念,但是鲜活的细节却很缺乏,因此,记者以亲历者和报道者的身份进入演播室从不同的视觉讲述新闻事件,弥补了细节的空缺。

由此可见,“把若干旧元素按照合理的结构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系统,就可以产生一种全部要素在分散孤立状态下所不具备的新素质,功能和特性”[2]。记者进演播室模式很常见,但是整体大于总和,通过创造性的排列组合,将单个记者进演播室的模式进行叠加组合,演变成多名记者进演播室并且采取多角度的讲述,就构成了新的结构形态,使得受众在演播室丰富多元的信息中感受了优化的传播。电视节目传统元素的重组也体现了对创新理念的解构性理解。

2 插片元素的有机运用

在汶川地震及之后连续四年长达12小时的直播中,川台4频道打破了以往由主持人控制报道内容的节奏模式,通过插片建立报道内容的节奏,形成预置的节目氛围。演播室插片元素是报道新闻内容的背景与价值延伸的重要补充方式,各种不同类型的插片元素组合,也具有创造节奏的意义。2008年汶川地震当天和之后连续四年每个纪念日12小时的直播节目中,川台4频道的插片共有约143条,分别为地震当年2个插片,一周年约53个插片,两周年约50个插片,三周年31个和第四周年约16个插片。其中,2008年地震中的两个插片内容为地震正确逃生的方法,而之后四年中,使用插片频率由高到低可分为:煽情的文艺插片,体现震后重建成就的三维对比插片和防震减灾的知识插片。

2.1 大量文艺插片形成预置的节目氛围

文艺插片是插片的一个形态,根据创作的风格样式不同,大致分为用感情和主题说话,心理读白,故事情节和过程说话的三种样式,通常也没有文字配音,大量结合音乐和特技等艺术技巧,体现了短歌悠扬,荡气回肠的特点,这也是插片快浓缩艺术的体现。一般而言,文艺插片在大型新闻直播中多运用于升华情感,熏染气氛。川台第四频道在地震一周年直播节目中,使用了53个插片,其中百分之97.8%为文艺插片。例如,演播室访谈《罗汉寺和他的108个孩子》,主要讲述地震后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垮塌,罗汉寺庙搭建了一个临时产科手术室,108个孩子在那里出生,体现了当人性和清规发生冲突的时候,大爱作出的选择。该访谈时长30分钟,其中除了有演播室中著名学者于丹对事件的点评构成了节奏,更多为文艺插片的适时运用。在节目播放到罗汉寺主持在一年后去看这些孩子时,插播一散文诗的插片:“一个个幼小而鲜活的生命来了,在举国悲情中,在生死大营救的关头,他们结伴而来……”音乐加以感人的画面形成了强烈的视听觉刺激,代替主持人口播作用而起到承前的作用,引导着受众思维的延伸和情感的释放,插片结尾用“生命在,希望在,未来就在,生命如钢,在锤炼中坚强,生命如花,在大地上灿烂”以散文诗的语境升华节目的氛围,音乐回荡中重新回到演播室,再进入于丹的理性点评,受众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起伏的节奏脉络。

再如,播出唐山志愿者一年后重返灾区的新闻,频道制作了一个根据歌曲改编的MV插片“感谢在心,我要对你讲,我会更加勇敢更加坚强“最后一个画面是字幕“四川人民感谢你”。在地震一周年,灾难创伤的记忆还未完全褪去,受众的情感需要释放和共鸣,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文艺插片的大量使用和受众的情感需求是重叠的。文艺插片是传统元素,但却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重组使用产生了新的传播效果,改变了演播室中主持人传统的情感读白,真正达到观众感官的延伸和心理参与。

2.2 三维对比插片升华直播主题

伴随环境与重建工作的进程,灾区的情况处于一个多元与动态的发展趋势中,对节目内容的选择、组织,表现方式的选择与组合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震三周年直播主题为“从悲壮走向豪迈”,体现灾区成就。川台第4频道不再采用演播室主持人单一的口播表述,而是采用了大量直观的灾区三维对比插片以达到升华主题的目的。直播节目中,每隔25分钟左右会使用一次灾区三维对比插片,一共12个三维对比插片(不包含重播)例如:在老北川的飞行三维短片,对比了地震前后的北川县城,然后在插片中出现了安县,于是节奏自然过渡到安县灾后重建成就专题片《鸟瞰灾区新面貌:平武安县江油篇》。在三周年的直播节目中,除了例如灾难崛起,新生重建,缅怀铭记和灾区新貌等明显的结构版块划分之外,在每个版块之间利用了三维对比插片以承上启下,每25分钟一次的对比短片引出一个受灾地区,形成了条理性的层次划分,通过使灾区对比形象化,帮助观众更形象地解读新闻。

3 演播室形成“同构”叙事功能

嘉宾进演播室是新闻事件中的常规模式,从地震一周年开始,川台第4频道利用地方频道资源优势,每年会邀请大量的嘉宾演播室,仅在地震一周年就请了18名嘉宾,这些嘉宾包括著名学者于丹,受灾群众,地震救援者和灾后援建者,但是,每一位嘉宾在演播室中都会有一个“演播室故事”的展开。

3.1 嘉宾于丹的“三年之约”

在学者于丹的演播室访谈中,该频道把于丹和灾区群众的故事有机融入了演播室环境中,形成了同一空间中对故事的历史回溯与现实讲述同构的叙事功能。例如,地震一周年,于丹的访谈的主题名叫《一年之约》,内容为2009年4月,于丹在德阳灾区认识了一对痛失爱子的夫妻陈开全,看到他们给天堂的儿子写了许多伤感的信,于是于丹和他们约定用一年时间走出悲伤,在一年后的5月12号“狠狠的哭一场”。2010年5月12号,于丹在川台4频道做嘉宾时实现了这个约定,通过双视窗现场直播,陈开全夫妻流着泪把写给儿子的信读给于丹:“……别了512,别了航儿,希望你在天上活得欢畅,来生的春天,我们相逢在百花齐放的路上……”双视窗口中,于丹欣慰的留下了眼泪。通过前期制作的短片,于丹看到陈开全夫妻在她的鼓励下重新振作,写了140多首给天堂儿子的诗歌。演播室随即又现场连线,于丹与陈开全夫妇再次做了新一年的约定——出书时给陈开全写序。地震三周年该访谈主题更名为《三年之约》,三年后陈开全出了写给天堂的儿子的书,于丹也如约在书中写了序。连续三年同一空间的直播中,通过故事的有机融入,达到了演播室同构的功能,同时推进了灾区人物的心灵重建。从另一角度而言,通过学术专家平民化的方式为受灾群众重建心灵家园,实现了对受灾群众最直接的救助,保有了节目内涵。针对三年的演播室故事,于丹写道“我一直相信,宇航与他的父母,相约三生,沿着一段又一段三年的约定走过去,他18岁的眼睛含着盈盈热泪,始终看得见爸爸妈妈的欢喜悲伤。”

虽然地震周年报道主题具有相应的一致性,但是四川电视台第4频道在直播中把握住了报道内容和进程以及人物自身发展会随时间发生“迁移”的规律,并将这种变化规律与固定的演播室进行融合,实现了演播室同构叙事功能。因此在同一主题下,只有结合事件内容的不同发展特征,构建适时而合理的演播室表达样态布局,才是寻求节目创新及良好传播效果的关键。

3.2 嘉宾元素的演播室运用

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这三年的直播节目中,四川电视台第4频道演播室每一次都邀请了近20名灾区群众和援建者进入演播室,灾区嘉宾是地震中失去了亲人,肢体残疾且受社会高度关注的人物。例如,北川孤儿宋馨懿,地震那年不满三岁,父母用身体保护她而双双遇难,小馨懿在父母冰冷的怀里呆了48个小时被成功营救却左腿截肢。小馨懿和监护人小叔作为嘉宾,连续3年进入四川电视台第四频道演播室,并通过演播室的呼吁为小馨懿的小叔找了工作,帮助馨懿免费上了成都一所幼儿园,如今孩子已上小学。通过演播室特定环境的集中采访,形成了新的场域,更能感染与挖掘公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大爱。连续三年对人物的持续关注并每年把他们请进演播室,体现了媒体人性化的视角和人文关怀。近年来,全国众多地方民生新闻的恶性竞争,使得本身资源有限的民生新闻价值遭到削弱,过度低俗和暴力导致了新闻价值和社会公信力的下降。而利用演播室作为爱心公益传播载体,可以增强演播室的社会服务性功能,真正落实到凝聚民心民情。

其二,通过演播室放大细节。

通过在演播室中放大视听细节来增加新闻的兴奋点。例如,采访汶川小学地震奋不顾身救同学的8岁孩子林浩时,主持人谈到他参加拍摄地震主题的电影时问到“在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导演会因为你是小英雄,是孩子,对你特别照顾吗?”林浩:“肯定没有,还经常骂我,说小子,你不好好演,我把你换掉”……大量的直播访谈人物吸引受众的原因其一是人物本身的故事,其二是因为直播中有很多让观众意想不到的细节存在,即使在演播室里,也构成了强烈的现场感,而主题事件的表达需要这些细节作为支撑,以在演播室形成强烈的现场感。

4 结 语

通过对四川电视台第4频道2008年——2012年汶川地震主题直播的梳理,笔者认为地方媒体,受限于人力、物力,传播范围、对象,不可能处处原创,而通过现有手段及条件的组合式创新却提供了一条更为可行的路径,在低成本下同样达到传播的最佳效果。传统元素的有机融合与嫁接通过有序融合,同时符合电视节目自身的生产规律,带来创新。并且,在本质性元素进行排列组合过程中,衍生出新的细节,在不脱离原有根基的情况下,微小的细节得到放大带来创新。随着播报技术的发展,演播室的空间功能从最初到现在,始终依赖与其空间设计和局部规划,但是与此同时,是否可以思考赋予演播室技术以外的空间符号?除了视觉效果之外,还应更多考虑观众与演播室的心理参与。伴随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收视需求也日益提高,在高成本且华丽的演播室给受众带来的视觉感受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去还原新闻演播室给大众所创造的更为实际的服务价值与贴近价值。

[1]《电视节目模式创意》 袁靖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年

[2]《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理论与方法》 郭宝新 张君昌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猜你喜欢

演播室灾区频道
新闻演播室灯光应急保障系统探讨
利用简单几何原理 制造可作为灾区紧急避难所的帐篷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电视新闻演播室的环境设计探讨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
专家频道
灾区笑脸
赴灾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