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中有世界 版上绘风云——初探办好地市党报国际新闻版之路

2013-08-15付卫东

中国地市报人 2013年10期
关键词:版面党报报纸

□付卫东

(济源日报社,河南 济源 459000)

如果说读者10年前了解国际新闻大多还是为了长见识、开眼界、关心天下大事的话,随着中国快步与世界融为一体,经历国际风云变幻的种种考验,那么,今天读者对国际新闻的解读,更多了几分对现实生活和切身利益的关注,并且日益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张以报道国际新闻为主的报纸,人民日报社旗下的《环球时报》正是靠着派驻世界各地强大的记者队伍,以丰富、鲜活、生动的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了当今读者对国际新闻越来越广泛的阅读需求和求新、求快、求深的求知欲望,使其发行量扶摇直上,仅仅10年光景,就由当初的几万、几十万份迅速升至数百万份,成为国内报刊界报道国际新闻不多的成功范例。

同样作为地市报一个新的亮点和卖点,如何办好国际新闻版,以质量取胜,雅俗共赏,满足读者和市场的需求,已成为许多地市党报人,尤其是国际新闻(时事)编辑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

办好国际新闻版,要胸中有世界,有胆又有识

翻开中央大报及省级报,总少不了国际新闻版,而且一些大报还都有自己的驻外记者或特约记者,他们每天以独特视角、鲜活的笔触从世界各地发回形式多样的报道,既便于读者及时、全面、深刻地了解国际局势走向,又丰富和活跃了版面,吸引了许多读者的眼球。

但是,由于地域和财力等方面的客观因素所限,地市党报既没有驻外记者,又鲜有特约记者,所采用稿件大都是新华社播发的通稿。如何从众多的国际新闻稿件中去砂存金,挑选出既符合大局所需,又为本地读者喜爱的稿件,营造出一个个气氛浓厚的新闻版面?这不但需要国际新闻编辑具有丰富的地理、历史、天文、数学、文艺等等方面的知识,博闻强识,至少还要能通晓一门外语及较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在选稿和策划中,更要有政治家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外交家的胆识和气魄,对时局走势的恰切分析和热点问题的适度炒作,该热的地方热,该冷的地方冷,只有这样,才能给读者恰如其分地描绘出全球的风风雨雨、世界各地的“阴晴圆缺”。

要想办好国际新闻版,编排好当日的版面,编辑心中必须装有一张世界地图,对于当日发生的热点新闻要有准确的定位:新闻发生的确切位置,周边的人文环境、地缘关系、历史纠葛,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相关背景分析、前景展望,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自己对新近发生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事实层面了然于胸,才能给读者更好地搭起一个时事平台,重点突出,热点活现,览一版而知天下事、懂天下事、记天下事。

办好国际新闻版,要注重引导,独具匠心

地市党报的读者大部分工作和生活在基层,对国际上发生的大事,虽热切关注,但多为感性认识,对事件的历史渊源、前因后果缺乏较深的了解,对时局的发展与走向往往又缺少一些理性认识。所以要使读者正确地认清形势,了解国际时局走向,弄懂其中奥秘所在,这就需要地市党报国际新闻编辑正确、及时的舆论引导。

2003年3月20日,美国不顾国际社会和平解决伊拉克危机的呼声,绕过联合国,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当时基层有相当多的读者对美国的这种行径表示愤慨,认为这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公然侵犯;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猜想下一目标会是谁?那么,该如何看待这场战争?又该如何分析和认识战局的走向?如何面对风云诡谲的国际形势?读者在思考,编辑也在思考。

在编辑稿件时,我们密切关注时局的发展与走向,紧跟战局,利用恰切的形式及时报道。其中,既有现场报道,又有事实前景分析、新闻透视,文图兼有,消息与评论并重,使读者既能及时了解时局的走向,又认识到其带来的后果;使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通过对战局多角度、多层面的立体式报道,读者对此有颇多感悟。通过这场战争,许多读者看到,在当今世界,和平的发展环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是何等的重要,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就没有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更谈不上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与富强。一个国家和民族也只有发展和富强了,才能赢得更好的和平环境与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和平和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通过对美发动伊拉克战争的融会贯通,以往枯燥的国际准则和外交辞令变得让读者不再那么难以理解和捉摸,人们对这场战争不仅有了新的认识,对当今国际形势的发展也有了更新更深的了解。其中自有编辑的匠心之处。

办好国际新闻版,要突出特色,与读者互动

作为地市党报展示国际风云的唯一窗口,如何让读者每天在有限的版面内及时、全面地了解国际风云的变幻,给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国际时事的平台?

这就需要国际新闻编辑精心装扮、用心操作,既要防止克隆大报风格,又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和品位,使版面有深度、广度、厚度和亮度,增强版面的感染力。其中,自然少不了编辑的策划、标题的制作及线条的勾勒。

但是同时还应看到,长期以来,许多地市党报的国际新闻版,大都是新华社发什么稿件,编辑编什么稿件;编辑编什么稿件,读者就看什么稿件。读者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随着新媒体的加入,现代纸媒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媒体重视读者的参与。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读者认可的报纸才是一张好报纸。那么如何更直接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将读者的需求变成版面语言,予以回答和满足,这就需要对读者有充分了解。

现在有不少媒体在尝试这种做法,并且已收到显著的效果,其中有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地市党报学习。如《环球时报》曾开通了“有奖点题热线”。读者可通过手机短信、电子信箱和热线电话等点题方式将自己最关心的国际问题、对国际问题的疑惑告知编辑部,由报社的驻外记者或国际问题专家为读者答疑解惑;报社每月还抽出5名幸运读者,各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河南日报》通过网上评报和短信、新闻热线等互动形式,鼓励更多的读者参与到办报中来,并定期辟出版面刊登读者好的反馈意见、建议和要求;而且每月评选一次热心读者,并颁发一定数额的奖金。这样一来,既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读者参与办报的热情和积极性,实现了“三贴近”,还有益于开门办报、促进报纸的发展,使报纸更贴近读者。所以,编辑在编排稿件时,在强调版面个性和特色的同时,利用多种形式,多与读者沟通,多倾听一些读者的意见和要求。这样,既知道了读者的真实需求,又增进了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充实了版面内容和语言,使版面活起来,长期坚持,必然会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提高报纸的影响力。

办好国际新闻版,要以社会效益为考虑的第一因素,增强美誉度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办好报纸就是为了赢得更多的读者,收到更好的社会效益,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时下有相当一部分地市党报由于版面所限,对国际新闻版缺乏足够的重视,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肆意挤占挪用新闻版面,使之俨然成了广告版。这样不仅会大大削减版面的容量,而且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版面的可读性、趣味性,时间一长,必定会削弱人们的阅读欲望,使地市党报国际新闻版的读者群逐渐萎缩,读者越来越少,这样一来,就会使报纸的社会效益大打折扣,给报纸的发行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相应地也会使报纸的经济效益受到更大影响,以致容易造成恶性循环。为此,地市党报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广告的冲击,在其他版面上应尽可能地平衡广告数量,一心一意支持编辑经营好国际新闻版,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让国际新闻版更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贴近群众,扩大影响力,增强美誉度,真正成为地市党报一个永远的亮点。■

猜你喜欢

版面党报报纸
拥有猫一样的眼睛
报纸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版面撷英
版面“三评”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