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相亲节目之我见

2013-08-15文丨王银冬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婚恋类节目男女

文丨王银冬

(佛山电视台顺德分台大型节目策划部,广东佛山 528300)

1 起源、发展与现状

国内电视相亲节目起源于九十年代,上海电视台的《相约星期六》和湖南电视台的《玫瑰之约》是开先河之作,其内容为一对一的选择式相亲谈话类节目,符合改革开放后年轻一代婚恋价值观的改变,收视率一度飙升,也获得了全国观众的认可。几年后这一类节目终因题材日渐失去新意,在众多综艺节目的打压下,退出了荧屏舞台。

相亲类节目再次进入大众视野是2009年,打头战的是湖南卫视2009年12月24日首播的大型交友类节目《我们约会吧》,以开放式招募青年男女嘉宾,话题类情感探索为主,吸引了观众的眼球。然而真正让相亲节目在国内掀起热潮的是江苏卫视推出的节目《非诚勿扰》。

这一类的节目的鼻祖源自海外,是英国一档名为《Take me out》的节目,无论是拥有正式版权的湖南卫视,还是山寨的极其成功的江苏卫视,都是以本节目为蓝本,做修正和改编,使其更符合我国国情和观众口味。

自2010年相亲节目风潮迭起后,目前国内此类节目进入到一个相对平稳期,已培养了固定的观众群,收视率也可保持一定,但也面临着因节目制作进入瓶颈,新意日渐不足而流失观众群的危机。

2 优势

遍观国内外,相亲类节目长盛不衰,即使一度偃旗息鼓也会卷土重来,必然具有它不可取代的优势,下面就简单分析一下相亲类节目的优势。

第一,爱情是人类生活恒久不变的主题,男婚女嫁又是人生重大选择之一,年代更替,青年男女的婚恋观在不断改变,时至今日,剩男剩女话题大热,男女失调的社会问题,无房不成婚的价值观,物质先行于感情的择偶观都在刺痛人的神经同时,成为大众最关注的问题。相亲类节目正是把这个问题放大数倍,呈现于电视荧屏上。过去一对一的男女嘉宾比例被一再更改,从24比1,到后来的百里挑一,男女嘉宾人数上的悬殊,造成一种‘围观’和‘被围观’的效应,更在加大男女嘉宾心理压力的同时,加大了观众的期盼度,也加大了节目的紧张程度。使得原本趋于平淡的节目,成为具有八点档言情电视剧色彩的情节剧,因为未被速配成功的女嘉宾会继续留在舞台上,也使得情节剧有一定连续性,在一集结束之后能够继续抓住观众群。

第二,真人秀节目的特殊吸引力。真人秀节目属于泊来品,是全世界范围内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之一。遍观美国的艾美奖奖项设置便知,真人秀的收视率不仅高于普通电视剧,还在社会话题和调侃热点等方面有着优于电视剧的属性功能,《美国偶像》,《星期六夜现场》等节目一向是长期收视冠军,也能够通过广告等招商方面给电视台带来巨大收益。正是因为有了外国同类节目的先河,我国引进或模仿此类节目时便有版可依,自从2003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一炮打响后,国内的真人秀类节目便一发不可收拾,直至相亲类节目风靡,达到一个高峰。

第三,节目快餐化。麦当劳肯德基和中华传统美食相比,既无味觉上的优势又无价钱上的优势,却可以开遍整个中国,受益巨大,正是因为迎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相对简单的生理心理需求。相亲类真人秀正是快餐类电视节目。相亲、速配,评头论足等环节设置,也符合人性喜好。男女嘉宾们是否交友成功,早已不是观众们所关注的焦点,因为有着普通常识的人皆知,感情婚恋是慢热的过程,电视上的喧闹和选择只是一种娱乐,正因为如此,观众关心的不是交友后是否能够维持,而是交友中的话题是否足够劲爆。

综上所述,相亲类节目整体是一档具有相当娱乐性、话题性和社会性的电视节目,其中的部分内容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也是居家放松的一大选择。虽然相亲类节目大热,但其背后的隐忧仍不容忽视。

3 困境

即使是热播的电视节目,在播出一段时间之后,都会遇到困境和瓶颈,相亲类节目也是如此,并具备其特殊性。简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相亲类节目的道德底线很难把握。相亲类节目往往为突出其话题性,拔高收视率而制造话题。在观众口味日益难以满足的今天,话题的制造便被要求从普通到限制级别,其尺度不好掌握。

男女婚恋,本身既有以貌取人,物质至上的暗面,相亲类节目为了吸引眼球,却不得不扩大这一暗面,以至于出现‘名噪一时’的嘉宾马诺“宁可宝马里哭,不愿自行车后笑”的极端言论,将女性的拜金扩大化,甚至把这一本身可以谅解的观点扩大后放置在全民公敌的位置,不仅该女嘉宾被指责行为不端,也使全民对于女性本身对物质安全的向往产生抵制情绪。而男嘉宾方面,则突出了自古男性‘以貌取人’的心理习惯,条件好的男嘉宾对女嘉宾的挑剔,节目中的争执等等,都是肤浅的扩大化表现,此等肤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被众人包容,但放大至电视屏幕上时,则容易使人产生厌恶情绪。

话题的制造是相亲类节目避不开的一片险滩,既可以制造成功的热点话题引起社会关注从而提高收视率,也可因制造话题过度,超越道德范围,给人以不适感和引起广电总局的注意,导致节目被封杀。所谓成也是它败也是它,话题的制造真是让相亲类节目制作人爱恨两全,而话题的过度制造也引来了2010年6月广电总局的一纸管理通知:《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文件中规定“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等等。可见一味的追求大尺度话题制造,已经走到了桎梏的地步。

其次便是诚信问题。一档电视节目如若让观众感到被欺骗,那它离收视率暴跌就不远了。《非诚勿扰》等相亲类节目都曾爆出男女嘉宾身份造假的丑闻,将一些本意在于炒作出名的影视公司模特、演员打造成教师、公务员或者白领来相亲,编造其职业、爱好和择偶要求,等于剥夺了真人秀的‘真实’属性,虽然在节目伊始可增加戏剧性,起到打开局面的作用,但一旦曝光,便会使节目的诚信一落千丈,让电视机前投入了感情来观看节目的观众有被耍弄之感,必然使节目行之不远。而前文提到的广电条文里也有提到:“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

上面说的只是相亲类节目存在的比较明显的困境,而具体到各个节目,它们的问题又各有不同,有机遇的地方必然有挑战,收视率即生命的今天,相亲类节目任重而道远。

4 前景

相亲类节目只要拒绝了以单纯追求高收视率为主的低俗制造,恢复对男女之间爱的真诚表达,用真实的戏剧性去吸引观众,祛除弊病,用智慧去创作,未来的发展前景依旧很乐观。而反之,如若一味的加大尺度,用边缘话题吸引人,用恶俗来掀起潮流,考验观众和审查部门的忍耐度,那这一档节目便是岌岌可危的。相亲类综艺节目,经历了两年多的历练,已经到了需要认真反思自身问题,提高节目质量的时候了。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猜你喜欢

婚恋类节目男女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男女有别
文化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分析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青年婚恋现状数据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搞笑男女的幽默生活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
省级卫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发展的困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