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相同”中求不同 将同源新闻做成精品
2013-08-15文丨宋清华
文丨宋清华
(平顶山市广播电视台,河南平顶山 467099)
追求独家是每一个记者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随着资讯越来越发达,独家新闻越来越少,“同源新闻”怎么做却成了记者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所谓“同源新闻”,就是多家媒体的多名记者面对同一新闻资源(比如会议、事件、人物等)进行采访所产生的新闻。由于同源新闻的来源相同,所以极易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那么,记者怎样才能于“相同”中求不同,将同源新闻做成精品呢?
这是一个老命题,也是一个新命题。实践告诉我们:在信息源丧失优势的情况下,媒体竞争的核心力量就是记者对新闻的独到采写以及编辑对新闻的选择和组合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闻是一种选择的艺术。面对同源新闻,记者要有从新闻资源的“相同”中寻找“不同”、从“一般”中发现“特殊”的真本领,不是被动地反映事实,而是从确定角度到安排结构、组织文字,每一个环节都有记者的主观判断,努力选择和提炼出与众不同的报道主题。
记者经常会遇到重大主题、事件、活动的报道,比如像中央领导人考察调研,想发独家新闻好像是痴人说梦。地市级媒体怎么和省台、中央媒体抢新闻?如果按照正常的报道方式,地市级媒体的报道肯定会被淹没在媒体的海洋里。怎样才能做出好文章?要另辟蹊径,“以巧取胜”。好的新闻点可以让新闻作品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是能够引起受众关注和共鸣的关键所在。2011年7月18日到1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到安徽阜阳考察。阜阳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崔波承担了总理在阜阳考察的全部音响采录、整理等工作。报什么?怎么报?崔波反复听了全部音响,琢磨了整理出的十万多字的文字材料,终于选择了个较小的角度入手:7月19日上午,朱镕基总理到颍上县十八里铺乡宋洋小学和校长老师座谈时,总理要求大家畅所欲言讲真话,随后人民群众向总理说实话、道实情。崔波精心剪辑了大量的录音,制作了《我向总理讲真话》这篇稿件。全篇紧紧抓住了总理让讲真话这一点,在“真”上做足了文章,用丰富详实的录音把总理幽默的言语、严谨务实的作风、平易近人的品格充分展现了出来。这篇稿件后来获得2001年度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一个地市级媒体做的中央领导人活动报道能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不能不说是同源新闻报道成功的一个典型例子了。
同样是报道总理活动,鹤壁广播电视台创作的广播短消息《我也要向你学习——温家宝总理号召农业科技人员向程相文学习扎根基层建功立业》荣获2011年度河南省新闻奖(广播新闻)一等奖,选材精当,音响典型是这条消息的成功要诀。这条消息报道的是正在河南调研三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到鹤壁看望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的新闻。在这条三百多字一分二十八秒的广播短消息中,采用了大量总理和程相文的现场对话录音(录音占两百多字)。备料充足、大题小做是这条短消息的成功秘诀。作为市级台记者,在接到采访通知后,记者制定了详细的采编方案。由于前期准备到位,所有现场被完整地记录了下来,为新闻的后期制作提供了保障。之后,记者提炼出这篇新闻的中心主线:“我也要向你学习——温家宝总理号召农业科技人员向程相文学习 扎根基层建功立业”,随之大胆舍弃了可能冲淡主题的其他新闻元素,使这条新闻不仅在篇幅上短了下来,还更加突出了主题。鲜活的新闻材料、深刻的新闻主题、热烈的音响效果深深打动了受众。
《我向总理讲真话》和《我也要向你学习——温家宝总理号召农业科技人员向程相文学习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两篇稿件的成功告诉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同源新闻报道中优选角度,才能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奇、人奇我异的新闻报道,在新闻竞争中占据优势。同中求异,异中出彩是完全可能的。
要想把同源新闻写出彩,还需要注意的是表现角度的创新,也就是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在同源新闻报道中,有些新闻事实在报道主题上相同,新闻的材料也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写出与他人不同的报道,就要在采取不同的表达方法和写作技巧上想办法、想点子,以形式新颖取胜。记者除了要熟练掌握消息、通讯等常用的新闻体裁的写作方法外,还要学会运用新闻特写、侧记、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写新闻,这样,在新闻写作中用与他人不同的体裁报道新闻,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源新闻要想做成新闻精品,既有怎么抓、怎么写,也有怎么做的问题。记者的采访写作固然重要,但是,后期编辑也很重要。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编辑对同一新闻事实有不同的价值判断,由此导致不同的处理方法,从而带来新闻报道的丰富多彩。这就要求编辑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见微知著的洞察力,特别要具有独家视角。1978年11月,北京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发布了一条8000多字的新闻。新华社的编辑发现了这则看似枯燥无味的会议新闻中的闪光点,单独编发了一条包括电头、标点在内仅264字的消息——《中共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这则标题醒目、内容简短的消息轰动了海内外。新华社的编辑正是以其敏锐的眼光从当时最大的同源信息中淘出了精彩的“独家新闻”。
内容为王,媒体的竞争就是内容的竞争。同样的内容,拥有高人一等的同源新闻竞争能力是媒体竞争取得优势的法宝。新闻写作今后的发展趋势就是“深”和“新”。这些都对从事新闻写作的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创新的素质,还要有创造和发展,力争做到“事事有新见,篇篇有创新”。
综上所述,在同源新闻越来越多的形势下,要想于“相同”中求“不同”,将同源新闻做成精品,就一定要在采写新闻的立意角度,以及选材角度或表现角度上多下功夫,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报道来。
[1]卢巍. 辩洁为能 明核为美. 中原声屏,2012(3).
[2]杨振武. 抓独家新闻和深度报道增强报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新闻战线,2008(4).
[3]李存厚. 从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及存在问题看评奖规则的新变化. 新闻爱好者,2012(15).
[4]宁华锋. 同中求异写新闻. 新闻爱好者,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