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新探索
2013-08-15吴妍妍
吴妍妍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安徽 合肥 230031)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取得这样的成就,关键一点就在于我们党在长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一制度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了全新探索和总体部署。
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基本经济制度上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就在于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结构(邓小平语)。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长期以来党对所有制结构不断探索创新的重要成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这三十五年来,我国所有制结构逐步调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不断变化。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2008年全国各经济类型中,国有资本占40%以上,非国有的民营资本占近60%;公有资本占45%左右,非公有资本占近55%左右。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为65798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274802亿元,占41.8%;非国有民营企业占58%。
虽然目前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只有大约1/3,却发挥着主导与骨干作用。比如中央企业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约占全国的5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9%,汽车产量占全国的48%,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全国的60%,生产的水电设备占全国的70%,火电设备占全国的75%。在石油石化、航空航天、电力、电信、交通运输、国防工业、重要资源开发、重大装备制造、金融等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国有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在发展新阶段,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始终牢记“没有国有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没有共产党执政以及整个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手段。”(江泽民语)。因此《决定》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如何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决定》坚持和发展了相关论述,提出三方面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扩展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第一,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08年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收资本43976亿元,其中国家资本占50.6% ,集体资本占0.4% ,法人资本占42.3% ,个人占2.7% ,外商资本占4%。据2011年上市公司年报,多数大型国有上市公司有20%~30%的股份为非国有的各类中外投资者所有。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成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第二,提出包括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深入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第三,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与此同时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仍然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为此《决定》从多个层面推出改革举措,推动非公经济发展。根据统计数据,除企业资本金、企业资产、经济总量等指标外,其它指标 (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数占80%左右,税收收入占60%以上,民营经济创造的利润占70%以上)同样反映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功能定位上,《决定》提出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所有制各种实现形态及其发展形态,在现实中表现为产权形态,因此在产权保护上提出必须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为各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制度环境。
二、完善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马克思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形式。按劳分配之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本质就是资本、技术、知识、管理等生产要素通过市场实现分配。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有利于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激发各类生产要素的活力。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由市场机制决定的要素分配这种初次分配,它涉及的数额大、范围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收入分配整体格局。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或过低。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从1996年到2007年劳动报酬占比从53.4%下降为39.7%,同期企业营业余额占比从21.2%上升为31.3%,而政府财政收入占比从10.4%上升为20.6%。也有学者对劳动报酬占比这一数据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重新计算,各种结果均显示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一直趋势存在,只不过下降幅度有所不同。“这一比例水平长期过低,似乎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稳定状态。”在资本稀缺程度不断下降、不断出现民工荒的情况下,劳动收入份额却依然下降,劳动力价值无法充分实现,这阻碍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完善,从长期看,最终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主要依靠劳动报酬的群体边际消费倾向最高而收入的低水平对他们的消费产生了强烈的抑制作用,从而影响了社会有效需求。这也是目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决定》强调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坚持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首先要落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一要求,引导市场决定的初次分配机制:改革与完善按劳分配制度,健全与规范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和完善以集体谈判为核心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加快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企业经营者薪酬分配机制。其次是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导向,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应特别重视社会保障网作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作用。发达国家的教训表明,社会保障网必须是一种富有弹性的制度,能够使社会福利被限定在整体社会财富的一定比例之内,既能够实现对市场分配的不断纠正,又不伤及经济体增长的活力。因此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从最大多数群众最迫切、最基本的需要出发,以“基础性需求 ”包括温饱的需求(生存需求 )、基础教育需求 (基本发展需求 )、公共卫生和大病医疗的需求(基本健康和生命权需求 )为底线保障,以社会保障建设与经济增长相促进为原则,全面统筹、整合推进,建设覆盖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决定》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动力机制。经济体制是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三十五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借以实现的具体机制。C.F.伯格斯坦等认为,中国实现令人震惊的增长,关键因素是拥抱了市场的力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中国成功集聚全球生产要素的制度基础。但是在有些领域、有些方面市场的作用仍难以有效发挥,比如地区封锁、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现象仍比较严重;生产要素市场如土地、资本、产权市场等不健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政府直接参与资源配置过度等等。因此《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宣示鲜明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究竟是谁决定资源配置这一根本问题,纠正和回应了政府超越市场、代替市场、包办市场的做法和观念。在新的发展阶段下,市场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大限度地迫使利益主体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成为引导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因此《决定》指出,必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保障市场有效运行和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运行的效率还有赖于清晰的产权制度与公正的法治环境,在市场失效的地方,需要政府介入以弥补市场不足,比如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公共产品的问题,无法解决垄断的问题,也无法解决市场所带来的国民经济的大幅波动等等,因此 《决定》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决定》清晰界定了政府职能,即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和生态。强调市场的决定作用,绝不是弱化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突出宏观调控手段。因为它能够超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以顶层设计和长期规划指导发展,因而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关系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美国学者福山认为:中国体制“最重要的优点就是能够迅速作出众多复杂的决定,并有效加以执行”。因此《决定》提出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保持宏观平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始终坚持发挥“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两种优势,充分激发并不断调节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
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所形成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延伸和拓展。我国成功抓住了这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以生产制造、劳动密集环节深度嵌入全球生产,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和全球市场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从2009年起,我国连续4年稳居全球对外贸易第二大国地位,连续4年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工厂”与最具潜力的“市场”。万轮云集、吊机高耸的上海洋山港从零起步,迅速建成举世闻名的东方大港,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一幅剪影。
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当今世界少数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主导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价值链。全球规模前100家非金融跨国公司在2010年的增值达到16万亿美元,占全球GDP1/4,海外分支产值占全球GDP10%以上和世界出口总额1/3。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是以要素(劳动、土地、资源)形式被跨国公司整合,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拥有一批创新能力较强、主导全球价值链、获取高端利润的跨国企业是世界经济强国的共同特征。而从工业化发展阶段及人均GDP发展阶段来考察,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已从商品输出阶段进入了投资输出和服务贸易输出阶段。2012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对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2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就服务贸易而言,2012年全球服务贸易4.3万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约为19.1%。而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之一,服务贸易占全球的比重只有4%左右,甚至不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必须实现新的调整,从“出口”转向“价值链高端升级”,从制造业为主向服务贸易、投资规则制定拓展,从“引进来”为主转向“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开放,并促进主导全球产业链的本土跨国公司成长。因此必须大力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有利于引进高端生产要素和企业的投资环境和服务贸易环境,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决定》提出,通过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通过“三个允许”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等措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对外开放经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