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经济:内涵嬗变、运行机制及我国的政策选择

2013-08-15刘建军邢燕飞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物品经济

刘建军 邢燕飞

2011年12月,《共享型经济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一文发表之后,“共享型经济”这个话题在西方媒体上被频频讨论。美国《时代》周刊把“合作式消费”列为2011年“十大改变世界的创意”之一。[1]2013年,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和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选择议题中顺应了人们的共识性判断,最终确定“分享型经济”主题,也将这一概念普及性地引入了社会生活的更多领域,推动了这一商业模式在世界范围兴起。[2]

一、共享经济内涵的嬗变

作为网络经济的成分,共享经济和网上购物都通过网络平台得以运行,都可以让每个人成为零售商,但二者仍有本质性的不同:在线商场的P2P点对点业务,即供求一方不经过中间商而是通过网络或面谈联系到另一方达成交易,共享经济中网络中介代表供求双方承担了更多交易事务;共享经济中让出的标的物的使用权,网上购物让出的是所有权;共享经济中获取标的物的一方只是暂时性的获得使用权,很快就会流转向其他使用者,网上购物的购买者则一次性地获取了标的物全部产权。

(一)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

1.借助网络作为信息平台。通过公共网络平台,人们对企业数据采取的是一种个人终端访问的形式。员工不仅能访问企业内部数据,还可将电脑、电话、网络平台全部连通,让办公更便捷。智能终端便携易用、性能越来越强大,让用户使用这些设备来处理工作的意愿越来越明显。例如,房屋出租网架起了旅游人士和家有空房出租的房主合作桥梁,用户可通过网络或手机应用程序发布、搜索度假房屋租赁信息并完成在线预定程序。

2.以闲置资源使用权的暂时性转移为本质。“共享型经济”将个体所拥有的作为一种沉没成本的闲置资源进行社会化利用。更通俗的说法是,分享型经济倡导“租”而不是“买”。物品或服务的需求者通过共享平台暂时性地从供给者那里获得使用权,以相对于购置而言较低的成本完成使用目标后再移转给其所有者。

3.以物品的重复交易和高效利用为表现形式。共享经济的核心是通过将所有者的闲置资源的频繁易手,重复性地转让给其他社会成员使用,这种“网络串联”形成的分享模式把被浪费的资产利用起来,能够提升现有物品的使用效率,高效地利用资源,实现个体的福利提升和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二)共享经济的存在形式

共享在网络生活中非常普遍,从文字、图片到视频、软件,共享行为无处不在。随着社交网络的日益成熟,当前共享内容已不再局限于虚拟资源,而是扩展到房子、车子等消费实体,形成了新一代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威茨曼教授把“共享经济”分成三大类别:[3]

1.基于共享和租赁的产品服务。这实际上是在同一所有者掌控下的特定物品在不同需求者间实现使用权移转,比如拼车网、房屋交换网。从本质上说,金融企业就是基于分享经济理念的经济形态。

2.基于二手转让的产品再流通,实质上是同一物品在不同需求者间依次实现所有权移转。比如美国的克雷格列表(Craigslist)是一个网上大型免费分类广告网站,作为全球第一分类广告媒体,目前在50多个国家的近500座城市提供求职招聘、房屋租赁买卖、二手产品交易、家政、娱乐以及敏感的寻找异性朋友等服务。

3.基于资产和技能共享的协同生活方式,实质上是时间、知识和技能等无形资产的分享。比如Liquid Space(流动空间)复制Airbnb模式,为在外出差者在当地寻找和共享最佳办公空间,并通过基于地点的移动应用将信息呈现给用户,这些地点包括办公区、商业中心等许多有WiFi但使用率不高的地方,从而成本低、浪费少地共享工作间和机器设备。此外,这种形式还包括一方利用闲暇时间为另一方提供服务等形式。

(三)共享经济兴起的深远意义

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个别的、细微的消费行为变化经过集聚整合最终将会带来巨大的商业变革和社会变革。

1.共享经济扩大了交易主体的可选择空间和福利提升空间。在传统商业模式下,人们主要是被动地接受商家提供的商品信息,个别人对商品的体验评价被压缩在熟人圈子,而基于网络平台的共享经济模式却使供求双方都能够通过互联网发布自己能够供给的分享物品或需求物品,增加了特定供给者或需求者可选择的交易对象,并具备了掌握交易对象更多信息的可能,这就避免了欺诈性不公平交易和交易成本,从根本上提高了交易质量,有利于促进双方福利的增加。

2.共享经济改变人们的产权观念,培育了合作意识。共享经济将更多的私人物品在不改变所有权属的基础上让更多的人以较低的价格分享,从而压缩了个人用品中私人专用物品的相对空间,扩充了公共物品概念的内涵。这内孕着集体经济的发展,也要求政府在国家层面更广泛地渗透和干预进了居民私人生活,推动着社会共有形式的跃迁。借助网络平台,出租或借用东西给自己不认识的人,从根本上扩大了人们分享的人际圈,教会人们如何分享,互相丰富生活,使得分享成为社会交往中的不可逃避的重要因素。

3.共享经济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运行环境,形成了一种新的供给模式和交易关系。传统生产方式是企业家组织生产要素提供产品,在生产环节的组织化程度很高,消费者主要是分散的散客。而网络平台提高了消费者的组织化程度,将每一个顾客的消费需求变得更加精确,“柔性生产”和“准时供给”成为普遍性的生产方式,预示着精细生活时代的到来。从整个社会供给来看,共享经济减少了社会供给总量,推动了绿色革命,有可能开启下一轮产业革命,将成为过度消费的终结者。

4.共享经济改变了劳资关系。共享经济改变了企业的雇佣模式和劳动力的全职就业模式,给那些富有创造力的个人提供一种全新的在家谋生方式,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任务、工作时间和工资。事实上,大多数参与分享业务的人,都拥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是将这些分享服务看成是额外的收入。从公司的角度看,这种模式能够保证公司自身灵活地调整规模,免去了裁员和招聘的痛苦,也不用考虑职工奖金、保险、退休金以及工会之类的繁琐事务。这种工作模式,对于个人和公司都是非常有利的,从而使社会成员成为自由职业者和兼职人员的混合体,使全社会成为一个全合约型社会。

5.共享经济有助于解决政府城市管理难题。交通拥堵、生态资源紧张、劳资矛盾、收入分配不公、邻里冷漠是制约多数城市发展的普遍难题。在共享经济理念下,地方政府间可以开展广泛的发展合作,通过城市间信息共享、政策协调、人力资源共用,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不平衡问题。共享自行车和汽车改变了城市旨在改善交通的政策,共享汽车还能减少尾气排放,共享私人住宅还能平衡城市住房供需关系,共享经济甚至还可以通过稳定社会网络来解决城市犯罪问题。共享模式切入政治程序,成为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促进因素。比如,很多国家流行的参与式预算管理,就是一个城市或社区的所有居民共同参与城市预算管理,讨论并决定公共开支项目。

二、共享经济的运行模式

共享经济的理念一经获得共识,就迅速在美英德日韩等信息技术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演化成了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和经济现实。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已经契入了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绝大多数领域,还带动了IT软硬件生产商、无线网络、信息终端等产业的发展。据预测,当前美国个人对个人的租借市场规模已达260亿美元,整个“共享经济”的产值达1100亿美元。[4]

(一)共享经济体系的构成要素

共享经济这种经济形态有独特的基本元素、工作平台和文化。基本元素包括出租者、购用者、第三方及其提供的网络信息平台、标的物、其他媒体、政府监管者等等。工作平台就是第三方及其提供的网络信息平台。共享经济的文化基础是分享合作互助。

1.交易主体。包括出租者和租借者在内的双方交易主体主要是20-40岁之间的知识阶层,作为网络用户可以自由进行交易。共享产品的供给方式除了借助网络平台的点对点交易和单一供给者的规模化出租外,还可以采用俱乐部形式,即每个成员都捐献一份财物,从而每个成员都可以共享全部集体财物。

2.交易对象。交易标的物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完整物品。一是价值额度较大,购置成本很高,或者受时空限制,难以远距离随身携用,例如汽车和房产;或者是信息技能和时间等依附于特定人格的无形资产。需求者自身不常用甚至只是一次性的使用,购置新物品显得没有必要。二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所有者并不经常使用,这就产生了使用的闲置时期。因此,对所有者而言,将其出租比闲置更合算些,使物品起到了日常自用和偶尔分享的效果。

3.共享网站。与通常的电子商务网站企业帮助供需双方完成物品交易所不同的是,共享经济条件下供需双方不是完成实体物品或服务的购买,而只是暂时地租用,共享网站作为供需交易平台,帮助物主租出物品或服务,帮助租客租到物品或服务。共享网站作为中介枢纽,网站所有者会对交易成员进行背景审查,发挥协调调配功能,降低了个体之间的交易成本。

(二)共享经济的运作机制

1.供给机制。共享产品的供给方式除了借助网络平台的点对点交易和单一供给者的规模化出租外,还可以采用俱乐部形式,即每个成员都捐献一份财物,从而每个成员都可以共享全部集体财物。

2.市场交换机制。共享服务网站、智能手机、社交网站和在线支付等信息技术支持降低了交易成本:网站信息平台为供求双方提供结对机会,可以直接将主人与租用者连接起来;以带有GPS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信息终端可以让需求者了解标的物概貌;社交网络平台提供了查看他人并建立信任的途径;共享交易都通过网上付费,网上支付系统解决了资金交付事务。这些,使得资产共享比以往更加便宜、更加便捷,因此使分散的交易具备了形成更大规模的可能性。

三、我国构建共享经济体系的政策选择

共享经济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可扭转的重要趋势。我国的共享经济虽未成雏形,但已现端倪。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共享经济的发展经验,审视共享经济的发展规律,规避共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对探索和推动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我国共享经济体系建设可主要做好如下内容。

(一)大力宣传共享消费理念

分享经济的发展需要民众道德素养的提升和消费理念的转变。我国民众的性格和美国人不同,消费文化也不同,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培育分享的文化。我们可以加强共享经济理论和实践形态的研究,通过组织专家电视访谈、报纸登文等宣传形式和分享文化建设,阐释分享经济的重要意义和发达国家和地区分享经济的发展情况,让人们意识到分享经济的综合价值,特别是分享给自身带来的收益,以鲜活的典型实例加快改变居民的消费观念,提高人们的分享私人物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意识。

(二)将共享经济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

1.采用组团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促进产城融合。积极探索产业区与生活区可共建共享的发展空间和共享方式,将生活区与产业区、生活区内的住宅区与配套商业区在空间上有效衔接,为居民分享物品提供便利。坚持集中连片开发和多功能复合体建设理念,开发建设具有适当规模的大型社区,并遵循一定空间结构原理,集中配置文化娱乐设施、连锁超市、小学和幼儿园、医疗机构、生态水系和绿地等公共资源,将社区建设成为集居住、商业、教育、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体。

2.以规范的城市住房结构设计促进居民间房屋互换。当前,交通拥堵是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业和居住空间上的远距离分离是增加交通负荷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后,我们在产城融合发展的同时,可以在住房设计上既要坚持风格多样,又要强制性地做到户型分类设置和每类户型内部空间结构的统一,为就业者换房提供便利,从而实现就业和居住空间上的接近,减少交通压力和个人在路途上浪费的时间,变相地增加可用于生产的工作时间。

(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大力发展共享性公共物品

1.以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人口集聚为公共设施供给提供了市场空间。我国要利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带来的农村人口集聚的有利条件,一是加强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公园绿地、社区文化娱乐、农民创业园、学校、卫生院等基础设施和供水、天然气、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使更多的民众共享集聚生活的分享和便利。二是推动农民协会和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别要组建农业机具租赁公司,以较低的价格出租给农民使用,这就解决了当前一家一套相对齐备的农业机具、彼此互不相借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农业机具的利用效率。三是对于政府提供的文化社区的图书、文艺用品等可移动共享物品,建立数据库,登记入册,按需在全市联网跨区域集中调配。

2.将生态走廊建设成为市民共享的多功能综合体。将生态元素、艺术元素和娱乐设施融入中心城区道路和河道两侧,在把生态廊道建设成为快捷的交通通道的同时,为市民憩息锻炼提供共享空间,又和分散布局的各片公园、绿地一起为鸟类虫类等生物提供多样性,并发挥其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功用。

(四)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积极发展产业共享设施

产业集群可以实现同业的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共用,有利于业内交流与竞争性合作,也有利于政府集中监管、集中服务。在我国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

1.促进中心城区外围产业集聚区建设。要通过以市场外迁、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为主要内容的中心城区功能整合,推动更多的企业布局到同类产业园区。构筑同一产业集群内各个企业共享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园区企业共用生产车间、厂房和仓库,共享的会务接待中心、后勤服务人员和班车等资源,相关企业协作组织娱乐活动,在拆迁区共建公租房以作为职工午休休息室。

2.推动产学研的融合共生。搭建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的技术创新平台,促进教师队伍与企业研发中心成员的交流,加速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手段。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以图书馆网站链接、借书卡通用和定期集中流转等方式推动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

3.推动产城融合共享。在城市改造和产业园区发展就近雇佣更多的失地农民促使其完成角色转化,在产业园区和居民住宅生活区交界地带,实现每个4平方公里的区域都有一个共享的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设施等和绿地,便于辐射范围内居民和企业就近共享。鼓励社区居民与企业职工交易提供午休室,将产业集聚区与学校生产实践教育相结合。

(五)培育共享市场体系

1.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信息平台功能。网络经济的低成本和边际成本递减性使得提高共享经济平台的集中度有利于降低经营者的供给成本和使用者的交易成本。一是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创办区域性、行业性分享平台,发挥共享经济的中介角色,将全市、全市各个行业、局部社区的闲置物品集中起来,在网站上公开租用信息,为其他人的临时性需求提供选择空间。二是提高同一产业内分享平台的市场集中度,支持网络交易平台扩展业务和开展技术创新。同时,提高共享平台的集中度便于政府监管,也便于行业自律。

2.推动二手交易市场发展。二手市场将一些居民不再使用但仍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集中起来进行销售、转换买卖,这相对于作为废品处理而言促使了物品使用价值的最大发挥,为出售者增加了更多的收益,也满足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需求,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情。我们可在各家网络平台,建立二手物品交易市场,并与实体二手交易市场衔接发展。

3.培育租赁公司业务和租赁市场。租赁市场就是租赁行为发生的市场,租赁市场具有融资与融物双重性质,也是在不改变所有权属下的分享行为。在住房、汽车等生活用品租赁发展的同时,我国也要发展建筑工具、大型实验设备等生产资料租赁市场的发展。

(六)建立促进共享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

1.对共享性交易采取税收优惠。立足共享经济的公共性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价值,在税收上,通过低税率设计、提高起征点或先征后退等形式,对共享性交易采取税收优惠。例如,对于因工作处所与生活处所分离的家庭,房管部门为其跨区换房提供监管服务,对因房屋年代不同而产生的补偿差价在地税上实行优惠。

2.对民办共享设施建设进行财政补贴。城市规划建设部门优先受理人民团体或社区推动的共享设施建设申请,对于社区或企业共建的文化性、娱乐性的全民共享性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财政补贴。

3.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空车加价收费制度。可规定高速公路上汽车座位或货车空置运行,将加收10%的空座费,以鼓励汽车司机多载乘客和货物。鼓励多人相约分摊费用合打出租车,出租车主不得推诿拒载。

(七)先行谋划共享经济监管体制建设

1.制定适用共享经济的法规条款。在民法、商法、合同法等与市场分享有关的法律条款中增加对共享经济有针对性的法规内容,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切入现行市场法律体系,对分享对象的资质进行审查、对网络点对点支付带来的征税问题和交易标的物的质量评价、规范共享经济中的交易行为,保护交易双方和政府的合法权益。

2.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培育专业的信用服务公司,构建用户信用评级系统,通过跟踪用户点评共享网站及供需双方交易效果评价的数据记录,作为第三方对共享网站及其客户提供信用评级服务。二是将官方媒体介入信用体系建设。对分享经济交易中的诚信者和欺诈者进行媒体公告,以失信惩戒制约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发生。三是推动行业加强自律。共享网站要监控平台上发生的所有交易、通讯互动、主人品性行为习惯等,并依靠客户的反馈对恶意信息进行监控、删除或举报。

[1]乔颖.经济低迷少花钱多办事“协作消费”成文化新趋势 韩国年轻人掀起“共享经济”风[N].新民晚报,2012-09-06(A24).

[2]姜奇平.什么是分享型经济?[J].互联网,2013,(2):36-41.

[3][4]管克江.“共享经济”悄然改变消费模式[N].人民日报,2013-03-28(9).

猜你喜欢

物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称物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三招”写好物品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图画捉迷藏
拥抱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