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2013-08-15周俊宇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周俊宇 张 立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美丽中国,符合我国当前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建设美丽中国最根本的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这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在追求实现美丽中国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刻掌握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正确审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努力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一、生态文明的理论阐释及其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

1995年,环保主义者罗伊·英里森在其出版的《生态民主》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这一概念。何谓生态文明?这是一种追求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新型文明,既区别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文明,也不同于以牺牲人的发展而使人被动地从属于自然的早期文明。从不同的维度看,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有如下区分:从狭义的角度或者横向看,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所达到的进步状态,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同为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的角度或者纵向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其核心是生态与环境问题,即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明晰生态文明内涵旨在确立我们人类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具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总的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形态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观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一是生态文明蕴含自然性。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互惠共生的一种文明形态。这与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也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主要区别在于,生态文明突出了自然生态的重要性,提醒了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用之无度。二是生态文明强调自律性。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活动与发展。生态文明所强调的自律性,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设和追求生态文明的过程既是人类不断认知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和完善自然的过程。三是生态文明彰显公平性。古人云,“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表达的意思就是自然资源使用的公平性。同样,与自然资源息息相关的生态文明也具有明显的公平性,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等,与先前的人类文明相比,生态文明的公平更广泛更具有深远意义。四是生态文明具有系统性。地球的整体生态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有机系统,其中有机物与无机物、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时刻都在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生态过程的全球性,要求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时要有系统思维和全球眼光。此外,生态建设还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都存在着嵌入调整的关系,也间接体现了生态文明的系统性特征。

(三)生态文明对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意义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华文明确保未来发展的关键抉择。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之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破解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人间奇迹,但发展付出的巨大环境代价,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要破解这些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唯有树牢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对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作出统筹评估,理性调控,抓住要害,辩证施治,化逆为顺,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可持续的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卓著,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总体满意的,但对生态退化、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三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全民生态文明的养成。纵观世界其他生态建设良好的国家,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当地居民有着良好的生态文明养成。因此,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把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变为在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过程,把提升人们的生态文明水平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综上所述,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有利于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生态推进,有利于小康社会的按时建成和美丽中国的早日实现。

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毋庸讳言,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深远的生态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加剧、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失调等,这都严重阻碍了“美丽中国”的实现进程。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公众生态意识养成有待提高。生态意识是人们在把握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应持有的一种健康、合理的态度和理念。长期以来,国民在社会发展建设中过多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无视自然的价值,环保意识理念淡漠,仅仅把自然界视为生产资源库和生活垃圾场,对其无节制开发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失衡。生态意识养成的欠缺,在个人层面上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从珍惜能源的角度节水节电节煤,没有从爱护社会环境的角度出发而存在在公共场所随意倾倒垃圾、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禁烟场所吸烟等不文明行为。在社会层面上看,表现为政府部门或者相关企业仅从小集团利益出发,只图局部利益最大化,不顾及整体发展要求,无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过度掠取资源和违规排污,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针对国民薄弱的生态文明意识,各级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尚未建立起系统的、规范的和有效的环境宣传教育体制,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效果严重滞后于当前社会环境保护的需要。

二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惯性。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探索中,我们认识到“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转变进程缓慢。2011年,原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指出,“201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石油、铁矿石等均已超过50%”。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在我国产业结构中,高耗能产业仍然比重过大。粗放的发展方式仍很普遍,可持续发展面临能源、资源和环境等瓶颈的制约,经济运行中诸多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亟待破解。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尚不能完全转变的情况下,内在的经济增长冲动和传统粗放增长方式的惯性,距离完全实现依靠技术进步和资本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还需要较长时间。

三是生态保护法规完善落实不力。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论成就有法制的一份重要贡献;但讲问题,亦有法制“缺失”、“不作为”的责任。反观近年来国内连续出现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可以发现,国家在保护环境的立法方面存在着立法滞后、立法空白和立法错位等问题,对环境污染治理、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处罚措施的规范还不严格。例如,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从1979年开始试行,于1989年正式颁行,但在随后的30多年中,《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20余部专项法相继推出,但处于基础性、综合性地位的《环境保护法》却始终没有得到修订,其内容和标准早已落后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实。此外,在社会综合决策中,环境保护部门尚未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决策和管理的重要部门,在宏观经济决策中仍处于弱势地位,作用仍待提高,在涉及项目审批、排污收费、行政处罚等环境执法过程中,干预环保部门执法的情况仍然存在。总体上,环保执法能力总体偏弱的状态无法适应当前和今后生态环境建设的客观要求。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由于长期缺乏完备的法律和强有力的执法手段,也一直得不到很好落实,生态环境的转好亟待长时间的有力治理。

四是环境污染治理历史欠账较多。环境污染治理投入是保证环境治理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物质基础。但由于人们长期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补偿不足,导致欠下了巨额生态赤字。根据资料显示,“七五”期间我国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为0.72%,“八五”期间为0.8%,“九五”期间的前4年有所增加,达到1%左右,“十五”期间是1.2%,到“十一五”时约为1.35%,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国家的环保资金投入在5年为一期的经济计划中都略有增长,但相对于GDP近两位数的增长率明显偏低。国际上通常将环保投入占GDP的百分比作为衡量环保力度的指标,并认为只有这个比例高于2.5%时,环境质量才有望得到改善。在2013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上,就有多名与会代表针对环境污染治理欠账太多这一现实问题,建议在未来的十年间要确保环保投入要占到GDP比重的2%—3%,方能缓解现有生态环境治理资金投入的不足问题。

三、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路径

一是要处理好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推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政府的治理理念,也与企业的生产行为和民众的生活方式有关,必须正确发挥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政府主导,即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尽快修订和出台新的政策法规,引导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和经营活动,向公民积极宣传文明的生活方式,并进一步强化执法工作,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努力拓展公共资源的供给,如,不断完善城市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优先发展快速公交、轨道交通、地铁、推广新能源汽车等。社会参与的主体包括企业、NGO(非政府组织)和所有公民。企业要在政策指引下,努力在生产环节降低产品对资源的依赖,在流通环节降低产品对能源的消耗,在消费环节降低产品对环境的污染;NGO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辅助政府多做有利于形成良好生态风尚的宣传,积极组织各类有益的环保活动;公民个体要在居家生活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使用节能灯、出行多乘公交、节约用水用电、多植树等等。生态环境问题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及公众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力,美丽中国才能在潺潺细水汇聚成的巨大洪流中成为现实。

二是要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大难题,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离开经济建设抓生态建设是“缘木求鱼”,而脱离生态建设搞经济建设又是“竭泽而渔”。因此,协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建设要求把环境承载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促使社会经济行为主体不断加强环保资金投入与技术创新,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尽量利用循环再生资源,激励其通过发展绿色产业获得新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加强生态建设必然会对一些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限制,这并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这一结论已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生态发展过程中得到了验证。例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经历了严格的生态环境政策促使经济发展转型的历史阶段,事实也证明,那些能在严格的生态环境政策面前生存下来并发展的企业,最终都会成为具有很大市场竞争力的公司,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三是要处理好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的关系。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中还需偿还生态欠债,即推进生态修复工程,这是一项长期的、繁重的生态康复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各级政府和企业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实践证明,偿还生态欠债势在必行,早偿还早主动、晚了则事倍功半,要花更大的代价。因此,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偿还生态环境老债的过程中,需要统筹好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的对应关系。量力而行,即在各地区生态环境不同、经济发展现有基础不同的情况下,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好本地区的环境治理措施和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做到环境治理经费用在刀刃上,现有的地方企业努力减污、治污,将来发展的企业要着重于绿色产品的生产,方能有利于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尽力而为,即政府要在环境治理方面动脑筋想办法,在经费筹措方面,要开源节流,努力争取上级政府的拨款、当地企业的赞助和群众的支持都是解决治理环境的办法,可以采取“资源有偿使用”的方法,应加快出台环境税,本着先易后难、税费并举的原则,逐步设立和征收;严格征收各类资源有偿使用费,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并以改革和完善现有相关政策为基础,逐步建立新的补偿制度。同时,要对环境有重大隐患的企业做好排查监督,有条件的地区,要充分运用保险工具,以社会化、市场化途径解决环境污染损害,这不仅有利于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减少污染事故发生;还有利于有效迅速应对突发污染事件,及时补偿和保护污染受害者权益。只要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补偿机制,生态环境建设的经济效益必将随着其社会效益的显现而突出。

四是要处理好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通常具有跨国、跨地区的特点,影响广泛,涉及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等诸多方面。同时,勤俭、节约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方面是必要的,但仅仅如此,又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先进环保技术的辅助。为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困难面前,我们务必要处理好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国际合作,可以扩大我国在国际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影响力,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同时,也有利于向生态文明高度发展的国家学习经验、引进技术。当前,我国生态治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环境保护手段也不够先进,所以,花大代价大规模引进先进生态治理技术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并且必须尽快消化、吸收和创新,否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只能受制于人,不能走“引进——使用——落后——再引进”的老路,只能走“引进——使用——吸收——创新——出口”的新路。当前国际环境正处于一个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的新一轮的技术范式转换的过程,其中新能源技术和治污技术等新兴环保技术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只有逐步形成独立的科技自主创新机制,才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和综合国力的长足发展,实现在国际的生态治理经济领域中占得相应位置。生态建设是一项高投入的事业,但若安排处理得好,不仅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十二五”开局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将日益完善,资金、法规、科技等保障体系整体水平将稳步提升。因此,我们党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在新一轮的“生态革命”中逐步逆转生态快速退化的趋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打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和“人民战争”,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良好局面。生态保护取得的任何成效,都是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积极贡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2]周生贤.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N].中国环境报,2012-12-14(1).

[3]RoyMorrison.EcologicalDemocracy[M].Boston:SouthEndPress.1995.

[4]人民日报理论部.大变局—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解读[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5]春雨.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新华文摘,2008(19).

[6][宋]俞琰.周易集说·卷十二,钦定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9]李斌.我国环保投入逐年增加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接近百分之一[N].人民日报,2000-11-24(1).

[10]王国聘.“生态文明建设”笔谈[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