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2013-08-15史靖
史 靖
宁夏地矿中心实验室,宁夏 750000
鉴于目前我单位钻探施工项目多、时间紧、钻进效率高、施工场地变迁及设备搬迁频繁,在野外钻探施工中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在项目启动之前,对存在的危险源加以辨识,评价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一些事故的发生。钻探工程项目中的危害因素的辨识与危险评价过程中,应对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客观因素等四个主要方面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
1)安全技术方面存在危险源
所有危险、危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危害后果,原因均可归结为存在能量、危害物质和能量、危害物质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故存在能量、危害物质失控是危险、危害因素能产生的根本原因。常见的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能量危险源;机、电设备故障;施工现场具体存在的安全技术方面的危险源。
2)管理缺陷
安全管理是为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目标,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发生事故和人员失误的有效手段,管理缺陷是影响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
3)安全教育缺课
人员操作技术的培训和具体实施的训练不够科学和严格,人员的专业素质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在执行任务和操作装备时,便可能因操作失误发生事故。
4)客观因素
温度、湿度、风雨雪及自然灾害(火灾)等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也是发生失控的直接因素。
1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1.1 危害作业点危险源等级的划分依据
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职业性伤亡和企业财产损失的程度。职业危害的轻重三个方面因素。确定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三个等级。
(1)班组级;
(2)车间级(项目级);
(3)企业级
1.2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可采用如下程序进行:
(1)根据以往经验和技术条件,分析对象出现事故的可能类型。
(2)调查危险源,即危险因素存在于哪个子系统或过程中。
(3)识别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
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或火灾)的必要条件。
(4)确定危险等级,排出才、先后顺序和重点,以便优先处理。
(5)执行、落实防范措、办法。
2 危险源安全因素影响风险评价的方法
2.1 危险源安全因素影响风险评价的方案
危险源安全因素影响风险评价的方法,主要从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环境条件三方面入手,不仅考虑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同时还要考虑到对安全管理进行控制程度、发生事故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影响频次及周期,还要对过去、现在和将来,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危险源的评估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确定危险源可能性,量化危险源发生后损失值,综合可能性和损失值之后的风险值,最终完成危险源风险评估表。
2.2 危险源安全因素影响风险评价的实例分析
针对我单位野外钻探施工特点,现就存在危险因素是否为重要安全因素采用此法进行判别。现对钻机搬迁中的车辆伤害、钻塔安装拆卸的高处坠落、触电安全、防地灾、防雷、防台风及防火等7种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首先是车辆伤害的风险值最大,属于最重要安全因素。
3 钻探工程施工中危险源的控制
3.1 重要危害因素控制的基本要求
①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②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③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减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④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⑤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的要求。
3.2 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
按事故预防对策等级顺序的要求,设计时应遵循原则:①消除;②预防;③减弱;④隔离;⑤连锁;⑥警告;⑦个人防护用品。
3.3 重要危害因素安全控制措施
⑴重要危害因素安全技术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预防交通伤害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②采取预防高处坠落的安全技术措施
③预防雷电伤害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④预防触电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⑤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⑥预防自然灾害(火灾)的安全技术措施
制定《防灾综合应急预案》、《防火灾专项应急预案》及《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中毒及车辆伤害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等5个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火灾)预报时,及时向下属部门及相关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火灾)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3.4 重要危害因素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1)建立项目班组安全网络
由于人是危险控制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单位每年在年初均完善各级安全组织网络,各钻探实体单位必须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安全员、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努力实现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2)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实体单位行政正职是该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行政副职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各技术主管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技术负责;各钻机、班组长是本组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逐级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层层分解安全管理目标,促进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3)严格执行安全培训制度
做好各类安全培训人员的培训。必须进行安全管理培训的人员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普通电工、金属焊接切割、登高架设等)及其他新工人和临时聘用的人员。此外,还要做好“新工艺采用前、新设备使用前及新工地开工前”等“三前”培训。要严格考核,未经培训的人员不许指挥生产、不准上岗操作。
(4)严格遵守钻探安全操作规程
工人从踏进钻机施工现场,应遵守如下钻探设备安全操作规程:①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上班前不准喝酒,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整齐,戴好安全帽,严禁穿拖鞋、打赤膊工作。②高空作业必须挂好安全带,严禁上下同时作业。③各类机械设备安装牢固、周正水平,不准带电移动设备。④弯曲及裂痕未经修复的钻塔不得使用,各部零件均应保持完整无缺。⑤所有设备迁移,必须先切断电源总开关,严禁带电移位。⑥运输设备、材料、人员的运输车辆,必须由持有执照的驾驶人员驾驶操作,严禁无证驾驶。⑦对“三违”人员,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5)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切实加强钻探安全生产管理,我单位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六项管理制度:①建立安全生产动态报告制度。②建立安全交底制度。③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④建立安全基础资料的管理制度。⑤建立安全事故追究制度。⑥建立安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6)对从事钻探施工人员购买安全责任保险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具有较强的社会保障功能。保险公司在伤亡事故发生后开展的理赔勘查,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督促检查。不仅可以划分责任,还可以发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差距和问题,促使企业“亡羊补牢”,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分档次对从事钻探施工人员购买安全责任保险。对于从事特种作业人员(普通电工、金属焊接切割、登高架设等)人员,购买的安全责任保险金额要高些;对新工人购买的安全责任保险金额要低些;对一般钻探职工可购买团体意外保险。
(7)保证安全技措经费投入
确保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
4 结语
危险因素的存在有其固有性,而是动态的,具有潜在性、突变性,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和环境下,危险性是可以转化的,而没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系统地去评价它,就可能出现分析不到位、漏项、评价不准确等问题,最终导致采取措施不当,难以达到预防控制事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