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县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13-08-15吕水生熊宗伟
吕水生,熊宗伟
(湖南省沅陵县农业局,沅陵 419600)
沅陵县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吕水生,熊宗伟
(湖南省沅陵县农业局,沅陵 419600)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只有通过运用标准化技术和管理规范,实现对农业标准化全程控制,才能保证农产品的优良品质,为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化和进入国内外市场创造条件,以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沅陵县是湖南省版图最大的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五强溪库区淹没县。茶叶、油茶、板栗和渔业是沅陵县农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沅陵县茶叶面积达 4700hm2,油茶面积达6700hm2,板栗面积达1.2万hm2,可供水面养殖面积达2万hm2,农业特色产业优势明显。2013年沅陵县委、县政府把 “两茶一鱼”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如何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是摆在沅陵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是沅陵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 沅陵县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1.1 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目标
2012年以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沅陵县为强化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副县长为副组长,农业局、质监局、财政局、发改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为推进全县农业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组织有关部门人员编制了 《沅陵县农业标准化2012-2016年发展规划》,并纳入沅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内容,制定了 《沅陵县2012年农业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沅陵县2012年茶叶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沅陵县2012年油菜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及 《沅陵县2012年农业标准化工作重点》,农业标准化建设目标进一步明确。
1.2 规范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
实施农业标准化,必须统一制定沅陵县相关农业产业技术标准,依据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生产技术规程要求,为充分发挥沅陵县的农业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促进沅陵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农业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必须有标准可操作的要求,2012年沅陵县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了 《碣滩茶栽培加工技术规程》及 《碣滩茶质量等级划分》地方标准,编写了 《茶叶产地环境技术规范》、 《茶园建园技术规范》、 《油菜育苗移栽技术规范》、 《稻田免耕直播油菜技术规范》、 《中稻育秧技术规范》、 《水稻田园频振式杀虫灯应用技术规范》,为市级制定技术规程提供了参考依据。
1.3 加强宣传培训,推动标准实施
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对沅陵县农业标准化的重点区域进行重点宣传,大力宣传了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推广了优质栽培技术、无公害平衡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有机肥无害化处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在标准化示范园区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全年共制作示范标识牌4块,知识宣传栏两个,固定宣传标语4副,播放电视新闻10次。借助 “阳光工程”项目,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讲座、专家现场指导和农业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活动,大力抓好农民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不断提高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的素质。全年共举办培训班14期,培训人数达900人次,发放明白卡3000份,并组织了碣滩茶场、齐眉界茶场和官庄镇 “御兴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参加怀化市农业局举办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内检员的培训,为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1.4 加大园区建设,培育优势产品
为全面推进落实农业标准化工作,沅陵县坚持 “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实施” 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以茶叶、油菜、渔业产业为主建立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以板栗、水稻、蔬菜、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为主建立县级农业标准化建设基地,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抓好各产业基地集中连片,使生产面积达到一定规模,主导产品优势更加突出,基地特色进一步明显,标准化技术支撑力量较强,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的农业产业化格局。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已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 2.1万 hm2,其中核心区 3500hm2,启动区6900hm2,引导区1.07万hm2;建立核心示范区市级示范园两个,其中茶叶基地1200hm2,油菜基地900hm2;建立核心示范区县级示范园3个,其中蔬菜基地200hm2,水稻生产基地1100hm2,杂交水稻制种基地13hm2;示范区完成了基地修建沟渠5400m,整修道路1500m,建垃圾回收池10个,电力线路660m,安装杀虫灯100盏及挂黄板100片,修建办公楼200m2,维修厂房1000m2,购置蔬菜冷藏运输车两台,创建蔬菜大棚30个等。推行农业标准化,必须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认证工作和优势产品培育工作,通过全县有关部门、企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共同努力,沅陵县碣滩茶场茶叶于2012年获农产品绿色产品证书,官庄镇御兴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个, “沅陵碣滩茶”获得国家质监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县已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两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武陵山 (沅陵)首届生态茶文化旅游节,组织了沅陵县碣滩有机茶有限公司等5家茶企参加2012中国中部 (湖南)国际农博会 (高桥茶博会)。通过 “三品”认证和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进行全方位宣传,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1.5 健全规章制度,增加资金投入
为了确保农业标准化有力实施,沅陵县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管理有序,规范生产行为,主要制定了基地环境监管制度、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度、农产品生产监管制度、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度等系列管理制度,并初步形成了 “品牌引导机制、质量保障机制、推广示范机制、企业带动机制和技术服务机制”。为保障这些管理制度的实施,沅陵县成立了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每个监管机构配备了两名质量安全监管员,并明确监管员的工作职责,切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为保障农业标准化的有序开展,沅陵县共投入资金1089.7万元,其中县财政789.7万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00万元,企业、农民自筹资金2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茶叶、蔬菜、油菜、水稻核心区的建设。
2 沅陵县农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认识上有差距
沅陵县属山区贫困大县,农民思想保守,信息闭塞,商品意识淡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小富即安,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讲究的是农产品数量,质量问题被长期忽视, “吃饭只求肚子饱,饮酒只图脑壳晕”。在一些农村人们这种思想认识已根深蒂固,农产品安全问题更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既能提高农产品数量,又能提高农产品质量,更能增加农产品商品附加值,蕴藏着很大的利润空间,提高了农产品商业竞争力,使生产者、经营者有丰厚的回报,是一件利县利民的大好事,而沅陵县很大一部分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2.2 发展上欠规模
沅陵县大部分农民生产什么、种什么,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事,和别人不相干,加上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在生产上没有形成规模,标准化生产无从谈起,品种和质量更谈不上整齐一致,更不可能有规模效益。沅陵县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认证工作虽然已开展很多年。从认证的品牌的档次和数量及规模都很有限,沅陵县仅有的竭滩茶业、干发茶业、御兴龙蔬菜由于其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有限,市场竞争力不强。
2.3 力度上欠重视
沅陵县从政府到部门对农业标准化生产虽然开展了一定的工作,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与先进地区相比,在政府、部门配合上还缺力度,尤其有些基层政府对这一块工作缺乏重视,认为这是某些部门的事,与己无关。资金投入还显不足,仅靠农业部门单打独斗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推行农业标准数量有限,水平不高,规范的范围也很窄。特别是一些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对绿色品牌开发缺乏重视,一谈到 “三品”认证,就要政府出钱,有点本末倒置,缺乏农产品安全意识。到目前为止,全县申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证书的企业、合作社或协会只那么几家,对大规模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农业标准化建设是离不开龙头企业带动。在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上,农业局虽然成立了农药监管站,但由于得不到县编委的批复,也只能和县植保站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这样无形中弱化了农业部门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特别是对高毒农药的监管,不利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进。
2.4 污染上欠治理
随着农药、化肥、激素、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和沅陵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中排放的 “三废”将会相应增加,在有些地方没有得到及时治理,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被长期忽视,对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会越来越大,这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全过程,对农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不利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良性发展。
2.5 监测、检测手段上较落后
虽然县环保局对环境评估和工业污染有了一定的监测手段,但沅陵县农业部门对农业环境的仪器监测手段还比较落后,仅凭肉眼直观感觉,特别是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还没有起步,缺少专门人员和专门的仪器设备,不能适时定点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动态跟踪,若要做某些必备的检测,那只能送省厅检测,相比发达地区差距还很大。农产品质量检测还处在初级阶段,只能做定性分析,不能做定量分析,得到的结果参考价值不是很高。
3 沅陵县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根据国际国内农业标准化发展趋势,结合全县实际情况,针对沅陵县农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沅陵县 “效益农业富县、精品农业强县”的目标,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
3.1 加强领导,完善机构
县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县、乡级已成立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的基础上,要加强领导,责任到人,任务落实,不要流于形式,只有人员名单,不履行工作责任。县农药监管站虽然以农业局的名义已成立,县编委要下文予以认可,实行单独挂牌办公,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扎实向前推进。
3.2 增加投入,提高检测、监测手段
县财政每年要逐步增加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对原有农产品质量检测站要充实力量,扩大规模,增加建筑面积和仪器设备,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定性定量分析能力,增加检测的准确性。逐步建立农业环境监测点,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定点动态监测能力,为全县标准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3.3 围绕主导产业,完善、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
根据沅陵县实际,以发展效益农业为核心,依托市场和资源优势,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逐步形成以茶叶、油茶、药材、板栗、渔业等五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农业结构模式。在原有农业标准的基础上,扩大范围,逐步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都纳入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的轨道,涵盖沅陵县主导产业、骨干农产品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使沅陵县主要农产品生产做到有标可依,为生产和加工环节提供标准质量控制和检验管理规范,为流通环节监管提供依据。在标准制订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实现与省标、国标吻合,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对原有制订标准要定期修订完善,使农产品生产标准更加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指导性。
3.4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的带动和载体作用
实施农业标准化,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就很难实施和推广农业标准,必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的带动作用,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严格按照农业标准化组织生产,并开展 “统一使用商标、统一企业标准、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提供原料、统一操作规程、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加工销售、统一分配结算”等生产服务活动,严格规范管理,确保标准落到实处,可极大提高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沅陵县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5 坚持培训推动,示范带动,扩大标准覆盖面
充分利用现有各级各类高、中等农业院校、农业广播学校和职业高中,大力开展农技人员和农民的一系列再教育工程,诸如 “农业生产技能培训”、 “阳光工程培训”、 “扶贫劳务技能培训”、 “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专项培训,扩大培训规模,增加培训人数,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标准意识。组织农业标准化技术宣传队伍、建立农技人员联大户制度,对农户开展面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掌握理解标准和应用能力;坚持示范引路,选择沅陵县具有代表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和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让农民参观学习,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户从事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样板的辐射带动作用。示范区和示范基地要建立 《农业投入品购买登记卡》、 《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卡》制度,实行全程质量管理。
3.6 整合资源,实施品牌战略
茶叶产业是沅陵县的支柱产业,但牌子多而杂,不利于农业标准化的实施,要充分利用碣滩茶叶的品牌优势,整合现有其他茶叶品牌资源,开发 “碣滩”茶的不同产品系列,对外统一打造 “碣滩”牌,但要设立一定的质量准入门槛,宁缺毋滥,把茶叶、板栗和渔业等知名农产品做成沅陵县农产品的几张名片。以 “抓标准、创名牌、兴产业”为工作目标,把农业标准化推向更高的层次,增强沅陵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使沅陵县农产品阔步走出省门、迈向全国、跨向全世界。
3.7 加大农业环保工作力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有关职能部门要提高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对 “三废”超标排放的企业要给予处罚或限期整改甚至关闭停产;同时要做好农民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引导工作和加大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创造一个良好的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外部环境,积极推动沅陵县农业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