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庙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做法与成效
2013-08-15屈金鹏
辛 伟,屈金鹏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水务局,068350,丰宁)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庙沟小流域过去曾是穷山恶水,灾害频发,历经2001—2003年3年的京津风沙源小流域综合治理和10年运行管理,庙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呈现出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探究其主要经验,得益于群众拥护的建管机制。
一、流域概况
庙沟小流域位于丰宁县凤山镇,是滦河水系牤牛河流域中游的一级支沟。地貌类型为冀北土石质山区,海拔高程在600~1 100 m之间;流域沟道总长9.5 km,流域面积16.76 km2,其中有国营林场 36 hm2,流域内庙沟村共有8个村民组14个自然村,282户985口人;治理前原有121 hm2耕地、367 hm2灌木林、30 hm2工程林、800 hm2宜林荒山。这里过去曾有过林茂粮丰的生态环境,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后期的20年间,村民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使全村牲畜从集体经济时的160头牛、500多只羊、20多匹马属牲畜猛增到560头牛、2 000多只羊、近300匹马属牲畜,平均每户达到3头大牲畜、7只羊,折合22个羊单位。由于无序无度地超载放牧,使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生态不堪重负,造成越啃越光、越光越啃的恶性循环。由此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无雨地干旱、有雨顺坡流”,稍有暴雨就泥石俱下,洪水泛滥,淤积河床,水冲沙压耕地,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护村护地坝全被冲毁,交通道路全变成了乱石滚滚的河道,从沟口到沟头全长9.4 km,多年来一直是人水同走河道。1998年新修了一条乡村路,当年就被洪水冲毁了,同时冲走了全村的变压器,冲倒了电力和通信线路,冲毁耕地13.5 hm2,并且有20多户房屋进水。
二、治理过程
1.治理规划
2000年丰宁县水务局把庙沟村列入京津风沙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后,工程技术人员会同村干部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治理规划。按照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思路和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实现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生态修复与封山禁牧相结合,重点治理与管护机制相结合,实行远山封、近山治、陡坡鱼鳞坑、缓坡水平阶,栽植油松和山杏,坡脚沟膛挖大埯,栽果树建果园;支沟修谷坊,主沟修堤防,归顺水势,固定河床;堤顶修筑乡村公路,路坝两侧以及河滩地栽杨树,防风固沙。无论是山坡还是沟道,各项措施对位配置,实行全方位的闭合治理。
2.治理成果
庙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复后,从2001年开始投资开工建设到2003年竣工,经历3年时间,累计完成水保生态经济林建设 675 hm2、封禁治理 368 hm2、谷坊坝 364 道、工程路 2.4 km、护坝4.5 km,其中水保生态经济林包括鱼鳞坑整地649 hm2,沟道和护坝护路杨树 6 000株,建果园 13.3 hm2,以大扁杏、梨为主的果树6 000株。整个流域实行了闭合治理,形成了完整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三、治理成效
1.显著的生态效益
小流域综合治理使全村的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80%,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30%提高到84%,人工造林成活率达95%,工程完好率达90%以上。治理前是一场暴雨一场洪灾,治理后几次暴雨考验下坡面无径流,沟道无山洪,保土蓄水和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高,拦泥减沙效率达70%以上,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的3 500t/(km2·a)降低到 500t/(km2·a)以下,展现出春季杏花满山、夏季绿树成荫、秋天五彩缤纷、冬季青松苍绿的美丽生态环境。
2.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修复使林草措施的效益逐年递增,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可持续的经济效益。2003年,全村采山杏和榛子收入就达30多万元,人均300多元。农民范青林承包责任山7 hm2,2006年靠采山杏、榛子收入1万元;包山户葛玉株家3口人包山前每年靠种粮食收入4 000元左右,治理项目实施后,他在自己的承包山上建果园,2005年仅大扁杏、山杏、榛子、苹果等收入就有6 000多元,加上粮食收入超过10 000元,人均收入3 000多元。近年,全村林果和林下资源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0%以上。
3.社会共认的社会效益
京津风沙源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在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一是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人居环境、交通道路、防洪安全、村容村貌等方面。二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凝聚力进一步提高,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从思想观念上,过去是靠山吃山不养山,越靠越穷,越吃越光,现在大家充分认识到,只有治山养山才能把荒山变成金山、银山,使农村经济实现具有后劲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成为全村群众的共识。
四、主要做法
1.落实承包责任制,为治理水土流失打好基础
将800 hm2计划实施治理的荒山全部承包到户,在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承包使用年限、治理水土流失、限期绿化、治理标准、管护责任、收益权属等内容,使承包户像对待承包责任田一样珍惜、呵护承包山,形成“一沟一坡有人管,一草一林有人护”的良好局面。
2.专业队施工与分户治理相结合,调动农民积极性
采取专业承包施工与承包户施工相结合的办法实施项目。对护村护地坝、交通道路、谷坊坝等工程,村委会抽调有技术的劳力组成施工专业队分段承包;坡面造林整地、苗木栽植全部由承包荒山户按设计要求施工。施工专业队员多数是本村劳力,通过参加工程建设不出村就能获得劳务收入,而包山户是“自己的山自己治,自己的树自己栽”,国家项目投资使庙沟村“家家有责任,人人有活干,挣着国家的补助钱,建设自己的绿色银行”,全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非常高。3年全村共投工9.5万个,国家补助投资168.8万元,完成总土石方量31万m3。这项工程建设质量高,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明星示范工程。
3.严格实行“三全禁牧”,保护和巩固治理成果
列入重点小流域后,为从根本上扭转超载放牧、破坏生态环境的局面,经全村代表会议讨论后,大家自愿地把2 000多只羊全部处理掉,将560头牛压缩到60头、280多匹马属牲畜压缩到40匹作为役用,并且制定了全村禁牧、全年禁牧、全天候禁牧的“三全禁牧”村规民约,保留的役用大牲畜全部实行舍饲圈养,从而使天然林草植被得到较快恢复,人工造林得以正常生长,提高了工程的保存率和利用率,促进了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