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水资源论证管理促进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
2013-08-15袁福
袁 福
(河北省水利厅,050011,石家庄)
河北省水资源严重短缺,要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资源工作面临严峻考验。水资源论证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确定的一项水资源管理基本制度,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与水资源相适应的重要制度,是建设项目合理取水、高效用水和清洁排水的技术保障。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实施是建立和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用水方式的转变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部分。
一、着力强化水资源论证制度建设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颁布后,河北省结合开展论证工作的经验和需要,先后出台了《河北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随着工作的深入,河北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不断建设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
1.严格论证报告编制质量
为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提高论证报告评审和编制质量,河北省要求各资质单位在承揽水资源论证项目时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对有《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第二十条不予批准取水许可的取水、相关产业政策限制或不鼓励类取水以及在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取水、可能对水功能区或第三者造成重大影响的取水等情况的要认真论证。
2.建立专家组长负责制
在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过程中,河北省建立并实行了专家组长负责制,即审查会结束后,业主单位与编制单位要严格按照专家组提出的审查意见,修改完善水资源论证报告,并附具论证报告修改情况的专门说明,提交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专家组长)审定签字确认后,再正式印装报河北省批复。
3.建立资质单位联席会议制
为掌握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动态情况,了解资质单位对论证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召开全省水资源论证资质单位联席会议。通过会议通报全省水资源论证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前论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交流论证的工作经验,提出进一步规范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指导意见。
4.规范报告书编写格式
省水利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印格式,要求各资质单位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编写论证报告,不符合编印格式要求的论证报告不予受理审查。
5.建立大纲咨询制度
水利部印发《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后,河北省要求各资质单位严格按照导则的规定,对需编制工作大纲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工作大纲咨询,并作为附件供论证报告审查时查阅。实践证明,通过工作大纲咨询,明确了论证工作的重点,为论证报告的编制奠定了良好基础,从而提高了论证工作效率和质量。
6.制定论证报告表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进一步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制定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试行),补充完善了水资源论证政策体系。
7.编制出台用水定额
出台地方标准 《河北省用水定额》,涵盖了119个行业484种工业产品,28个部门59个生活用水单位,7个农业灌溉分区,平水和干旱年份2种保证率,7种大田主要农作物以及5类蔬菜、3种果树、鱼塘和大小牲畜的用水定额。这是河北省第一个地方用水标准,不仅为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制定、节水“三同时”管理和节水评估机制建立等提供了可靠依据。
8.编制论证工作手册
为满足当前全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需要,提高业务能力与管理水平,还将水资源论证工作的主要职责、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水利部行政法规、省政府规章及有关规范性文件和有关资料汇总编纂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手册》,为从事水资源论证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9.建立管理人员培训制
为推动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定期组织水资源论证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全面学习掌握国家、行业的取用水政策,规范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审批行为,切实提高了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强力推进水资源论证制度实施
自水资源论证制度建立以来,河北省不断依法拓宽水资源论证范围,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不但开展了火电、水电、城市供水、采掘、食品、石化、化工、冶金、地温空调、水库和矿井排水、建筑排水的水资源论证工作,还探索开展了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高速公路(铁路)等国民经济重点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用水安全。近十年,全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审查水资源论证报告1 100多个。
1.严格论证报告审查
在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过程中,在全国率先建立专家库,实行专家组长负责制、资质单位联席会议制、大纲咨询制等各项制度。同时,河北省要求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评审专家严格按照水资源论证导则及相关的规范规程进行审查,并认真填写《专家审查意见书》,与修改后的论证报告一并存档。
在审查过程中,还要求审查专家重点对项目用水的合理性、取水水源保障程度及取退水的影响分析等方面严格审查,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通过。截止到目前,全省已有近40个项目的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没有通过第一次审查,有2个水资源论证报告没有通过终审。
2.严格论证资质单位管理
一是根据《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资质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依法收缴了未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的资质单位的乙级资质证书,在全省资质单位中引起了极大震动。二是组织专家抽查了即将到期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乙级资质单位的15本报告书及延续材料,并就报告反映的问题向相关单位进行了质疑,听取了编制单位的答辩。其中,4家单位准予资质延续;2家单位予以通报批评;3家单位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暂缓延续。
3.严格论证监督管理
每年结合水资源论证工作总结,都对越级审查的、超范围承揽业务的和不认真总结的进行点名批评。同时,对设区市、扩权县审查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进行抽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通报和整改,进一步规范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的审查工作。
4.探索工业园区论证工作
2004年提交的《石家庄市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水资源论证报告》是河北省第一份工业园区的水资源论证报告。在审查过程中,对搬迁企业和新建企业区别对待,要求搬迁企业扩建生产规模不新增用水指标,并尽可能地降低用水量;新建企业要求按照国内最先进的用水指标进行设计。最终达到了既保障建设项目的用水需求,又减少新增用水的目的。目前,全省已开展此类工业园区的水资源论证项目20多个。
5.开展产业规划水资源论证
为支持曹妃甸科学发展示范区、任丘石化基地、沧州渤海新区、唐山“四点一带”等重要经济区的发展,积极组织、督促有关方面认真开展了《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总体规划》《任丘石化基地总体规划》《唐山沿海“四点一带”地区总体规划》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其中《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水资源论证报告》由水利部主持召开了专家审查会,并批复了论证报告。这些重大规划的水资源论证工作,达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经济规模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目的,确保了重点建设项目的科学决策,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水利部的充分肯定。
三、全力发挥水资源论证制度在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中的作用
水资源论证制度建立10年来,河北省始终坚持促进用水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在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全省用水水平平稳下降,部分地区水环境实现好转和恢复。
1.水资源论证工作落实了科学发展观
近年,特别是在中央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后,河北将水资源论证的工作重点落到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要与水资源条件、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坚持“以水定人口、以水定产量、以水定发展规模”,严格把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控制在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另一方面,坚持开源节流,节流治污优先的原则,不断创造条件,努力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最大程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水资源论证工作促进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水资源论证工作中,针对不同用水水质的要求选择不同水源配置方案,减少传统水资源的用量,增加了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量。目前河北省新上的电力项目,都将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再生水作为生产用水主水源。河北华林纺织原料有限公司棉浆泊项目、吴桥宏光纸业公司制浆造纸、河北福鸿纺织有限公司景县纺织城项目、石家庄常山纺织有限公司整体改造优化升级一期工程等造纸、纺织项目,根据生产水质要求的水质不同,充分利用再生水。为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一些原有取用地下水的用水户开展了水源置换工作,三河电厂一期工程将原使用的齐心庄水源地的地下水,改为三河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可减少地下水开采1 030万m3/a。邯峰电厂一期工程也正逐步将地下水改为地表水,减少地下水开采1 121万m3/a。2013年,河北省到目前共审批建设项目用水 2.36 亿 m3,再生水0.75亿 m3,占31.9%,地表水 0.85亿m3,占 35.6%,地下水大部分为生活用水或临时取水。
3.水资源论证工作促进了低效益向高效益转移
在新建项目用水上遵循确保重点、统筹全面、兼顾一般的配备原则。淘汰、禁止高耗水、低效益、高污染产业,重点扶持高效、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狠抓支柱产业节能降耗,推进生产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和传统产业的新型化。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调度,确保了首钢搬迁曹妃甸、秦皇岛、廊坊的富士康任丘石化基地、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和纺织基地、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防洪综合整治工程、北京至石家庄客运专线工程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用水安全。
为解决首钢搬迁曹妃甸项目的用水,提出了通过关闭唐山市一大批高耗水的中小钢铁企业,压缩水稻面积 80万亩(5.33万 hm2),确立了以引滦河水为主、桃林口水库水源为辅、五库联调的水源保障系统。廊坊富士康精密电子(廊坊)有限公司是河北省首个引进的世界500强企业,通过调整区域水资源配置、关停市区20家企业的40眼自备井,减少开采量340万m3/a,确保了项目用水。邯郸市每年50万t玉米深加工项目位于地下水超采区,不允许新增水源井。通过论证,项目以已经破产的原魏县化肥厂、造纸厂、油棉厂和饲料加工厂的水源井作为主水源,同时使用魏县污水处理厂部分中水,既减少了新打机井的投资,又保障了项目用水。元氏县作为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通过灌区的节水改造,将节约的地表水调配给城区工业,置换了原来城区开采的地下水,取得了多赢的局面。
4.水资源论证工作减少了企业的不合理用水
在水资源论证审查中,对绝大多数建设项目的不合理用水进行了核减,要求建设项目充分利用新的节水设备和技术,提高用水效率,促进节约用水工作,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效益。石家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拟从日供水4.3万m3扩建到12.3万m3,经专家论证认为项目规模偏大,最后核实该工程新增日取水量为3.22万m3,并得到业主单位认可,避免了工程投资规模过大的问题。华能上安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就是通过对一、二期工程进行节水技术改造,使用节约下来的水用于三期扩建工程,既新增加了生产规模,又没有新增取水。定州电厂、龙山电厂等,原设计都是湿冷机组,耗水量很大,通过水资源论证,采用空冷发电机组,大大降低了用水量。
5.水资源论证工作减少了水事纠纷的产生
通过水资源论证工作,对建设项目水资源的取用水影响进行了分析,采取了补救措施,提出了补偿建议,有效避免了水事纠纷的产生。迁安一家钢铁项目,拟建的水源地取水有可能影响到周边群众的取水,根据当地群众反映,要求业主单位和资质单位要重视第三者影响问题。通过水资源论证,更改了水源地,减少了对周边的影响,避免了水事纠纷。南宫市四方实业公司在办理取水许可并进行水资源论证过程中,对一家论证资质单位的水资源论证工作提出异议,并向水利部水资源司进行了反映。省水利厅及时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严肃处理,通报了当地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审查工作不规范等问题,责令处罚了违法取水户,避免了水事纠纷进一步恶化。
四、结 语
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完善和深入实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河北省将坚持在进步中找不足、在问题中找差距的务实态度,立足本省的水资源、水环境条件,以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继续强化水资源论证工作。一是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率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主要考核指标,实行严格管理。二是加大水资源论证报告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建设项目认真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三是进一步规范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管理,加大对资质单位和水资源论证审查专家培训力度,提高水资源论证质量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