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如何加强工程项目标准化建设

2013-08-15赵文圣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年2期
关键词:布局施工现场标准化

赵文圣

(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特种技术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4)

1 现场策划:工程项目标准化建设的首要环节

在工程项目标准化建设中,合理的布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合理的施工现场布局,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也可以给人带来良好的视觉效果。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施工现场场地狭小的项目,更需要合理的场地布局。但是场地狭小,如何做到布局既合理又紧凑,感觉是件很难的事情,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根据施工现场的观察与经验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开工前应该做好严格的策划布置。这些策划包括:现场的安全通道、加工车间、材料堆场、绿化以及各种现场需要的警示标志。只有做好了这些基础工作,才可以正式开始施工。

其次,现场布局不应该孤立,应该与企业整体形象相结合综合考虑。其中,做好现场布局与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紧密结合尤为重要,它既可以做好施工布局,又可以借此体现企业形象。

最后,现场布局还应考虑施工时的一些设备的配合。比如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用水以及排水管线埋设,这些都应该做好事先安排,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从总体来看,现场策划是一件事关全局的事情。正因如此,施工现场的策划方案,也需要项目的各个部门共同配合,反复研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可以做出决定。

2 管理标准体系: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与基础

凡事都要遵循其自身的规律,现场管理标准化也有规律需要遵循。遵循现场管理规律,做到每一个具体事务都有一定的标准。建立管理标准体系,是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否则,现场管理标准化就失去了依据。

首先,把握标准的原则。一是统一原则。为避免实际运行中出现“撞车”现象,我们需要对多个管理方法中矛盾的地方进行统一,明确每个具体标准。二是精细原则。每一个具体工作事项、工作流程都需要有准确的描述,要有标准、有规范,从而避免工作盲目性、随意性和模糊性。三是优化原则。每一个标准各自都会有所不同,有的会偏高有的会偏低,这就需要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四是实效原则。在具体工作中,针对每个层面每个岗位,都应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任务目标、运作程序、时间要求、考核标准和奖励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项工作都可以顺利执行,得到落实。五是动态原则,在坚持标准的基础上,还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其次,构建标准的文本。构建标准文本的结构,需要在结合现场管理业务的全部流程和业务内容的基础上,严格对照文本内容,建立一套完整的现场管理标准,以此来统一工作目标,实现工作简化。

最后,采用科学的步骤。管理标准的确立,需要有一系列科学的步骤。根据我们的实践,笔者认为以下步骤是切实可行的。第一步,明确各自岗位职责和权限,主要可以通过弹性控制来优化工程项目部的岗位职责体系;第二步,确定相应的对应关系,主要是每个各自事项相对应的各种规程和上级文件;第三部,对每一个工作事项相关的规范流程、上级文件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都应该逐个对比分析,对作业目标加以整合与优化,且要做好该工作事项形成的一系列工作记录;第四步,结合管理实际,认真对照文件要求和考核要求,确定工作事项的考核内容;第五,相关文件和档案科学合理分类后归档。

通过这几个步骤,我们就可以建立既贴近实际又有弹性控制的岗责体系,也可以建立优化简洁的工作标准,从而便于检索和学习相关文件,便于制作规范档案资料。通过这些标准,就可以达到施工现场标准化的管理平台。

3 精细化管理:工程管理标准化的决定因素

我们都知道,标准化管理,实际上是精细化管理的延伸和扩展,是企业管理进一步升级的要求,也是提高管理效率的要求。因此,施工现场的细节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值得注意的细节问题。例如,施工现场的各种颜色与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要求是否一致、安全宣传标识是否与现场气氛协调、现场的各种安全实施是否方便实用以及安全标志制作是否美观等。这些细节问题,都应该引起注意,这也要求我们在涉及安装过程中,一定经过多方考察,深入到现场,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并予以及时整改。

4 个性化: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每一个工程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建设中突出自己的特色,做到个性化。

这一点其实很容易理解。如果所有项目都是统一按照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实施,千篇一律,那标准化建设又有何意?这样的标准化可以说是失败的标准化。相反,如果我们能够结合项目的内外部环境,利用好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各类标准化设置,在不违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新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展现项目面貌,并且借此将施工现场所用机械设备管理公示,这些就可以给标准化建设加分,使标准化建设更有意义。

5 监督与考评:标准化建设的保障

在初步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后,我们还需要确定一个科学并且高效的考核体系。我们认为,这个考核体系应该包括能级管理、规范化管理考核等科学内涵。以此,我们可以全面系统地评价每一个具体工作岗位和责任人员。当然,这个考核体系也可以通过对标准化管理工作最终的运行情况的分析和评价,起到最终的监督作用。

标准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也是一个项目管理不断创新的过程,是需要全员参与的伟大工程。因此,项目在做好宣传动员的同时,还应和其他项目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真正使得公司的现场标准化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猜你喜欢

布局施工现场标准化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标准化简述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VR布局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
Face++:布局刷脸生态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