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制约因素分析与改革
2013-08-15林士伟
于 丞 林士伟
(吉林化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同时或间隔性地采用两种语言讲授非语言学科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开展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是培养复合型国际人才,促进经济贸易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以及转换思维方式的需要。对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制约因素分析与改革,旨在为创新双语教学模式,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以促进双语教学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1 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必要性
1.1 复合型国际人才培养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跨国界流动加快,对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满足本土范围内的人才需要,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整个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大批熟知世界规则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化复合型国际人才成为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高校需顺应时代的要求,改变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做出全新的调整,培养具有较好英语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国际贸易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不断地吸收国外发展的前沿知识,了解国外最新研究动态,把握国际贸易未来发展趋势,才能与时俱进,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加强国际贸易课程的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能力,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1-3]。
1.2 贸易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加入WTO 后,我国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自由贸易,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合作,实现与国际接轨。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和质量必须有很大提升,培养目标转向既精通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汉语言文化,又有熟练的外语表达和交流能力的人才,这就使国际贸易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十分必要。
1.3 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
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与国际接轨,学生既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政策和措施,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又有国际视野,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需求。国际贸易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贸易政策和措施,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充知识,了解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历史、现状和动态,利用理论工具分析现实经济贸易问题,在国际贸易条约和世贸组织框架下参与世界经济活动,并维护在国际贸易中的正当利益。国际贸易双语课程的开设,既能够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对国际贸易学科和专业建设具有突出的支撑作用[4]。
2 制约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因素分析
2.1 师资力量缺乏
双语师资的素质是决定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要求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专业素质和外语素质。然而,大多数专业教师长期用汉语教学,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很难做到驾轻就熟。所以,学校层面上应加强双语教师英语培训,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确保双语教学质量。
2.2 双语教材匮乏
按照教育部要求,双语课程须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外文原版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实用性强和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原版教材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世界最前沿的国际理论,国际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但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不足,对原版教材内容很难吸收[5]。而本土教材又很少。
2.3 学生英语欠佳
学生英语基础欠佳,使得教师在专业知识和语言教学讲授上产生错位,教师要在专业课上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语言。如果教师采用全英语授课,学生很难听懂,也难以用英语回答问题,这一定会影响到教学进度和师生互动性。由于语言的限制,教师授课不能自由发挥。
2.4 激励机制缺少
双语教师对于用汉语授课的教师来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大,不仅对专业素质、外语能力要求极高,备课工作量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况且双语教学处于摸索阶段,不一定能得到学生好评。另外高校对于开设双语教学的教师没有合理的激励措施与倾斜政策,比如工作量的计算、年度的考核、职称的评定、国内外的培训等方面,使得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3 改革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的对策
3.1 制定教学大纲以需求分析为基础
“需求分析”通常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目标需要分析”(target situation analysis),即分析学习者将来可能遇到的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环境以及特定环境可能给学习者带来的特定心理状态等。二是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需要”(learning needs),即分析学习者缺乏哪些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哪些应该先学,哪些应该后学,哪些是学习者喜欢的方法等[5]。应当对双语教学目的、整体模式、教学计划、学习安排、考核方式、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充分研究,制定双语教学大纲。围绕大纲,规范各章节讲授的深度、方式和方法,把双语教学真正纳入到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上来[6-7]。
3.2 精选教材以真实性为原则
教材内容必须来自与专业相关的真实材料。“真实的语篇”(authentictexts) 加上“真实的学习任务”(authentic tasks) 才能体现教学的特色[7]。如果直接购买国外原版教材,价格很高。即便考虑价格因素,使用原版教材也存在一定问题,如教材内容和语言难度过高,与学生认知结构和英语水平不能很好地衔接等。综合各方面因素,本人认为现阶段宜采用自编的双语教材。
3.3 加强师资培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双语师资的梯队,鼓励专业教师进修和培训,加强与高水平学校教师的交流,提高英语水平和教学水平。其次,建立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学校应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比如工作量的计算、年度的考核、职称的评定、国内外的培训等方面的倾斜政策,激发教师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3.4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寻找双语教学最佳结合点,做到教师能通顺讲授,学生能完全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好以下几个环节:1)板书、讲授中的英汉互动。2)课堂提问。课堂提问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外语口语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主动学习。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和外语的实际水平,在同答问题时,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供学生选择。比如教师用外语提问时,要求用汉语或外语回答;而当教师用汉语提问时,则要求学生用外语来回答。有时所提问题涉及的专业名词比较多,学生凭听力难以理解,则将问题写在黑板上,再要求学生回答。3)研究和寻找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根据不同的课程需求和不同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学习任务,让学生“leaming by doing”,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参与能力。教师应该根据专业知识难易程度和学生外语理解水平,因材施教,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双语教学的课堂上,要注重并设法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实现教学互动。
3.5 考核形式灵活多样,建立完整的考核体系
首先,考试形式灵活多样,应灵活运用口答、闭卷、开卷、课程论文等考核方式,而且这些方式应根据课程特点合理结合;其次,试卷命题及答题方式采取(英语试题自由作答)的考核方式,在评分时,中文答题用系数加以修正,英文答题按照正常的评分标准,这样,在考虑学生英语基础的同时,也能激励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热情;再次,注重平时考核,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和水平同时被计入考试成绩;最后,成绩评定,将平时成绩比重提高,其中,个人表现、考勤、团队合作占、学生结课论文与答题情况确定最总成绩。
4 推进“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体会
4.1 明确教学目标是前提
国际贸易类课程与英语的耦合关系是其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要真正实施双语教学并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定位是首要问题。首先,由于双语授课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掌握国际贸易类业知识,英语只是学习的工具,不能过分强调英语语言的表达而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本末倒置。其次,双语授课是用教学语言来促使外语语言能力开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外语的实践能力和用英语表达课程内容、解决课程内容的能力。因此,国际贸易类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后的教学目标应明确两点:其一是专业知识目标;其二是外语能力和技能目标。
4.2 提升教师素质是关键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双语教师应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来抓,着力建设一支既有纯熟的外语口语能力,又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的双语教师队伍。
4.3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重点
(1)课前预备。精心设计课前预备内容、课前预备形式、课前预备方法、课前预备检查四大方面。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力求内容少而精,一般只要整理出脉络和思路即可,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这样就可以使教材内容化繁为简,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框架体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整个课程开始之前以及在讲解每一章节的内容之前,都先概括介绍课程的学科定位、主要内容、体系安排(以图表的形式表示),让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确保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把握所学知识,加强理解和吸收。
(2)教学模式。力求从灵活到稳定,逐步找出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从小到大,逐步增加学生的自学压力;从师到生,逐步过渡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少到多,逐步增加外语授课比例;从讨论到实践,设计学生学习能力和效果评价体系;从低到高,逐步培养学生的外文阅读和表达技巧。这样在师生互动式教学中既进行了专业知识的教学,又提高了学生读、听、说、写的技能,从而改变英语学而不用的不正常状况。
(3)目标激励。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设立一些明确的、鼓舞人心的而又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学生完成每个小目标后都及时给予强化。通过这种激励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又能不断激发学生对双语学习的热情,从而增强双语教学的效果。
4.4 建议推行选课制度
由于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差距很大,不少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词汇量远远达不到双语教学要求,对他们进行双语教学,无异于拔苗助长。因此,可以考虑让已经通过CET 四级或BEC 二级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双语教学。由任课教师给出双语教学的要求与授课内容,由教学管理员发放选课通知,让学生在中文班和双语班之间自由选择,教师遵从学生的选课意愿给予双语和中文两种不同的授课方式。与此同时,加强对双语教学的宣传,对部分双语教学课程给予明确要求,给予学生学分计算上的倾斜等。建议以选课制度为基础,推进双语教学的改革。
5 结语
高校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双语教学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从学校层面上需要高度重视。目前部分高校双语教学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尤其一些地方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仍然困难重重,这就需要双语教学研究者不断探索,寻找适合自身院校情况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1]蔡平,符云玲.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革措施[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1(27):59-64.
[2]欧阳卉.国际贸易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6:22-24.
[3]詹丽娟,李瑜,庞凌云,等.高校双语教学模式探讨与制约因素分析[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8:
[4]崔蕊,王维翊.经济类专业实施双语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4):152-154.
[5]徐国琴,何奕娇.高校双语教学的定位与改革思路[J].教育探索,2011,8:69-70.
[6]蔡薇.《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改革探讨与思考[J].社会科学教学,2011,2:64-66.
[7]吴优,郭雨,王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