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循环经济评测体系建设
2013-08-15朱利明沈鹃薇
朱利明 沈鹃薇
(浙江明禾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浙江 嘉兴 314000)
站在资源流程以及经济发展对于资源等产生影响的层次上来分析,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它是通过最低的资源的使用,来获取最高的利润,进而确保经济和环境能够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进步形式,循环经济这种体系,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还是体现科学发展理念的关键象征,是我们国家当前时间段经济前进的必要途径。
1 革新理念,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要想落实这种经济体系,确保经济发展体系得以根本的革新,就要适时地变更思想,要理顺思维,要合理的分析物质要素的进步以及人的综合发展之间的关联,要变革过去的那种只是关注物体,轻视人的思想。要及时的分析发展和经济增长间的关联,要抛弃过去的那种认为增长就是发展的思想,要合理的分析人和环境的关联,要变革过去的那种想要征服环境的思想。在发展理念中,应该完全的改善过去的那种过分的看重利益,忽略节约,过分的重视速率,忽略效益,过分的看重外在的增加,忽略内在的前进,过分的看重经济要素,忽略环境要素的思想,认真地落实循环体系。
1.1 树立循环经济的生产观
要分析道自然的承受水平,尽最大曾度的节省资源,切实提升其使用率,合理的运行资源。在制造的时候,单位自身要降低物料的运用,争取无排放,设置生态工业体系,将多个工厂统一到一起,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和再利用。
1.2 形成合理的政绩思想
要变革过去的那种过分的看重经济增长指标思想,要形成合理的政绩思想,要变革经济前进体系,切实的对产业机构等进行调节,形成合乎经济规定的产业模式,确保经济高速进步。
1.3 形成全新的经济增长思想
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确保工艺真正的强大,要将不先进的生产力摒除,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2 合理的测评,指引经济有序进步
2.1 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机制的基本思路
首先将理论测评和实际活动融汇到一起。建立评价机制包含两种类型:理论评价主要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原理入手,通过多个层次完整的体现所在区域的经济进步能力以及资源的使用状态等等的一些要素。操作型评价偏重于研究区域的实用性,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评价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二是经济和资源环境指标相结合。循环经济更加强调资源的节约和高效率利用。因此,从“3r”准则出发,设定三个类指标,建立评价机制:(1)减量投入指标、污染减量排放指标和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旨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和减量化投入水平,改善环境质量。(2)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旨在评价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经济总量上实现高速度增长的同时,提高就业率,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和科学文化水平。(3)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则是利用各项环境质量指数,从侧面反映出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
2.2 形成循环经济的测评体系
形成该项体制要切实的分析到如下的五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应包括人均GDP(绿色GDP),低能耗、高产出行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以工业废弃物和垃圾为生产原料的循环类型企业产值,循环经济增加值(指循环经济部门总产出扣除总消耗后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它关键的体现经济前进的品质情形。二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应包括单位GDP能耗,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单位GDP耗水量、耗电量等。用以表明单位能源利用率。三是污染减量排放指标。主要包括废气排放率,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工业烟尘达标排放率等。关键体现经济前进所要付出的生态代价。四是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处理率、回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城市垃圾回收和综合利用率等,它体现资源再使用的能力。五是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主要应包括环保投资指数,噪声达标区覆盖率,空气质量指数,绿色能源占总能源比例,它体现经济前进对生态的投入以及维护等的状态。
3 变革机制,切实发展该项经济体系
3.1 落实好体系创新活动
要想按照循环经济的思路来发展,就应该切实的按照经济性质来开展工作,要把生态要素放到经济发展的步骤之中,要变革过去的那种不利现象,确保单位能够有机的循环,形成资源充分使用的体系,确保社会以及经济和环境等要素和谐发展,它的重点是形成一个合理的激励体系。比如政府投入模式,合理的税收体系等。必须经由合理的体系规划,经由市场发展,单位才会去重视此项循环体系。
3.2 确保政策以及技术等为其发展奠定基础
要想开展好该项体系,不仅需要政府出台有关的法规体系,各个区域结合国家的法规研究适合本地的具体条例,切实的带动经济循环。还应该确保其有着非常坚实的技术背景。虽说一些单位以及行业在一定的层次上得到了有关的科技的支撑,不过总体来说,并不是非常好的,其表现出非常的零散,而且不坚实,不论是深度亦或是其他的一些层次上都无法合乎该项体系的规定。很多单位的制造步骤和技术力量并不先进,对于资源的使用等效率并不高。在电厂烟气脱硫、化工厂废液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等对发展循环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并未获取根本性的发展,进而干扰到该项体系的进步。形成综合的科技支撑模式,对于促进该项体系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3.3 借助科学,建立绿色技术设计、开发与应用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系统。要想处理好发展和生态之间的不利现象,就应该落实循环模式,彻底的变革经济的增长模式,要切实的研究节能的工艺,可以带动资源的全面发展。要立足于探索新资源以及一些代替物质。要提升对新物质的探索步调,实施产品“前端”研发、“中端”控制和产品“末端”治理的研究,加快研究开发低成本的、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产业链延长和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等,确保过去的产业不断的向着的循环体系进步,要探索并且形成真正的绿色的模式。
[1]汤天滋.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经验述评[J].财经问题研究,2002.
[2]周国梅,任勇,陈燕平.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