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思考
2013-08-15何美生
何美生
(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湖南 衡阳421009)
几年来, 全球信息通信领域最令人瞩目的是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希望能随时随地获取“Internet”的信息。 基于此现状,1996 年开始“英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制定支持移动“Internet”的技术标准。 时至今日,移动IPv6 的正式标准(MIPv6-RFC3775[1])和相关标准:移动IPv6 的快速切换(FMIPv6-RFC4068[2])、 层 次 移 动IPv6 的 移 动 性 管 理(HMIPv6-RFC4140[3])、网络移动(NEMO-RFC3963[4])都已 经制定。 基于IP 分组交换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网,且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相互融合的,因此移动通信系统可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
移动IP 协议为支持Internet 上主机的移动性,且能保证主机在子网间移动过程中不改变原来地址和对IP 层之上协议的透明性。 移动IP 协议的重要扩展是对移动Internet 中移动主机定位的策略。 通信时,它们的IP 地址和端口号保持不变。 而移动IP 主机在通信期间可能需要在不同子网间移动,当移动到新的子网时,就要改变其IP 地址,否则就不能接入这个新的子网。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在“Internet”上提供移动功能的网络层方案,移动节点用于执行无通信中断时间且保持优异的通信连续性的高质量越区切换处理,具有连接到网络的接口功能。 网络质量监测部,根据网络装置(11-1 到11-n)接收的电波强度和无线带宽中的至少一个来监测网络质量。 越区切换控制部,响应于网络质量的状态在通信断开之前执行越区切换:向地址注册目的地发送转交地址,改变通信信息的路由,并将连接目的地切换到新网络。 网络控制部(14)接收表示转交地址在地址注册目的地中得到了更新的响应,并保持从切换前的网络进行接收的功能直到通信被断开。
网络移动性工作组将移动子网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互联网范围内变换接入位置时的移动管理及路由可达性问题。移动网内部的网络拓扑相对固定,用一台或多台移动路由器连接至全球的互联网。 网络移动与移动网络内部节点是完全透明,内部节点不要感知网络的移动,无需支持移动功能。在移动IPv6 中引入扩展协议后,移动互联网可以提供对单一终端和子网的移动性支持, 并且在移动过程中支持终端、子网的快速切换和层次移动性管理。
移动IPv6 对于实现通信在网络层移动过程中保持不断的解决方案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点:(1)定义了家乡地址,上层通信应用全程使用家乡地址保证了对应用的移动透明;(2)定义了转交地址,从外地网络获得转交地址,保证了现有路由模式下通信可达;(3)家乡地址与转交地址的映射,建立了上层应用所使用的网络层标识与网络层路由所使用的目的标识之间的关系。
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无线接入互联网的用户提供了移动支持,为用户提供了极大方便。 但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如快速切换、层次移动、子网移动三者的结合、子网移动的路由优化等问题,这些将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移动互联技术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上网移动设备的诞生, 厂商必须懂得怎样将这些设备集成进他们的网络中去。 据调查,在接下来的10 年里,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地区将会是发展中国家。 据互联网世界(Internet World)的统计数据:目前互联网普及率最低的是非洲地区,仅6.8%;其次是亚洲(19.4%)和中东地区(28.3%);相比之下,北美地区的普及率则达到了74.2%。 这表明未来互联网将在地球上的更多地区发展壮大,而且所支持的语种也将更为丰富。
随着移动3G 技术的成熟商用和移动网络的宽带化,移动通信及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趋势日趋明显, 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是当今发展开放社会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十分战略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十分重要,要从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 移动互联技术是推进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的互联网将摆脱目前以电脑为中心的形象, 越来越多的城市基础设施等设备将被连接到互联网上。 据CIA 公布的2009 年版世界统计年鉴显示( CIA World Factbook 2009), 目前连接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主机大概有5.75 亿台。 但据国家科学基金会预计,未来会有数十亿个安装在楼宇建筑,桥梁等设施内部的传感器将会被连接到互联网上, 人们将使用这些传感器来监控电力运行和安保状况等。 到2020 年以前,预计被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这些传感器的数量将远远超过用户的数量。 我国要想在移动互联产业发展及科研上的领先优势,抢占国际移动互联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格局尚在形成中,它对未来移动通信、互联网和电信业以及整个信息产业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余晓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思考[J].电信网技术,2008,12.
[2]孙怡.移动互联网用户继续使用意愿研究[D].浙江大学,2011.
[3]李雅娴.移动互联网业务扩散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