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
2013-08-15杨卓
杨 卓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3)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不竭的动力,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场所的高等院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协同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协同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问题。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果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有创新,那么“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最关键的问题就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而今谈论的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重在观念更新,贵在实践探索。
1 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
传统教育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实质上这仅仅将教学看成单向的“授”与“受”的过程,偏离了教学的本质。我们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能够具备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研究而获取新的知识,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成果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职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开展创新思维教学之前必须先明确以下的教学理念和原则。
Why You Teach为什么要进行教学活动?
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教师树立“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教学生学”的教学理念。其次明确我们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
Whom You Teach如何教育不同类型的学生?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正视并尊重不同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差异性,做到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能利用差异,施以有差异的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学生创新的潜能才能有效地得到挖掘。
Where You Teach如何拓宽教育的视角和范围?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就是在对待同一问题时,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探求从不同途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
How and What You Teach如何完成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的设计从初始到最高阶段呈现为Remembering(记忆)、Understanding(理解)、Applying(应用)、Analyzing (分 析)、Evaluating(评价)、Creating(创新)金字塔结构。我们的教学活动也是围绕这个过程展开。
2 创新教学的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的期望,它产生于教与学的过去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客观与主观的差距之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最早提出目标管理(MBO),通过此后进一步阐述,形成了目标管理理论,SMART原则是目标管理中制定目标的一个经典原则。
2.1 Specific 针对性
针对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是:针对学生问题和能力(起点)教;针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教;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如何实现教学的“针对性”?从教学内容角度来说,教师要学会“把脉”,找准起点,探清疑点。从教学过程来说,教师要学会“开方子”,方法适切,差异对待。
2.2 Measurable 衡量性
教学目标指导着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具有合适的指向性,促进教学活动的完成,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衡量性就是指目标应该明确并且可以量化。
2.3 Achievable 可实现性
目标应该是学生通过正常的努力可以实现、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如果定得太高,学生会跟不上课堂进度,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受到打击。教学目标定得太低,学生会觉得所学有限。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了解学生的情况,评估课程难度,合理设计目标。
2.4 Relevant相关性
相关性指实现此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但与其他的目标完全不相关,或相关度很低,那么即使达到这个目标意义也不是很大。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偏离教学大纲,不能偏离教材。相关性要求教师控制教学的随意性,实现教学过程的有序性和连续性。
2.5 Timely 适时性
目标的时限性就是指目标是有时间限制的。没有时间限制的目标则无法评价。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中各部分的权重,拟定出完成各个分目标的时间要求。定期检查教学进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如期实现教学目标。在所设定的时间内,目标应该可以达到,不能期望太多。
[1]石卫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2]王连红.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
[3]李字庆.SMART原则及其与绩效管理关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9):97.
[4]白琳.运用 SMART原则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计算机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