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图书馆在理工科院校中的影响及调查分析

2013-08-15汤雪唯朱克亮陈巧莲

科技视界 2013年32期
关键词:理工科图书馆专业

汤雪唯 朱克亮 吴 攀 陈巧莲

(安徽理工大学 图书馆,安徽 淮南 232001)

0 前言

让读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一直都是图书馆服务追求的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无线网络3G、4G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应用,新的电子化传递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实物运输方式,以短信、微信和WAP服务为标志的移动图书馆服务逐渐兴起[1-3]。移动图书馆的概念也从最初以汽车等交通工具为载体的服务平台,转化成了依托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的移动电子设备为载体的新兴图书馆服务[4-5]。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升级,当代大学生称为手机销售和电子信息传播的重要市场。而大学生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必须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主,在学习和实践中锻炼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受到手机普及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推广,大学的教与学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出现一系列新现象和新问题。因此,本文根据移动图书馆的自身特点,结合大学理工专业教与学的新特征和工科大学生学习途径,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应用。

1 移动图书馆发展及应用现状

移动图书馆作为现代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种崭新的服务系统,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平板电脑Pad、E-Book、笔记本等)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数字资源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获取的一种新兴的图书馆信息服务[6]。

我国移动图书馆的理论研究是在2000年以后才逐渐兴起的,但发展速度很快。2003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开通了国内最早的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平台,拉开了移动图书馆在国内的应用帷幕。随后香港大学图书馆、上海大学图书馆等相继开通了短信服务,2006年7月3日,湖南理工学院开通了国内第一家WAP手机服务的图书馆,接着,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东莞图书馆等也相继开通了这一服务[7]。

目前,我国开通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高校越来越多,而服务内容仅局限在图书事务管理、读者信息管理、公共信息管理、馆藏信息管理等方面。1)图书事务管理。如借阅查询、图书(证)挂失、图书预约、到期提醒(催还)等;2)读者信息管理。如注册信息认证、留言反馈、用户管理等;3)公共信息管理。如新书通报、讲座通知、馆舍公告、馆舍介绍等;4)馆藏信息管理。如书目查询、数据库检索等。除了这些基本的信息服务外,个别一些图书馆还实现了个性化服务[8-9]。

我校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也于2012年12月开通移动图书馆相关服务,馆内所有数字化资源在一个检索窗口内实现统一检索。读者不但可以查找本馆馆藏书和电子资源,还可以一站式查找全国范围的资源分布情况;不但方便快捷访问本馆拥有的资源,更可以使用图书馆强大云服务能力获取馆外数百家图书馆的资源传递服务。读者都可定制一个个人中心。可以自主完成馆藏借阅查询、续借、预约、借阅证挂失等自助服务,可以选择获得借书到期提醒、图书馆新闻、通告、专题新书通报、热门书推荐等短信提醒和信息推送服务。可以重新设置手持终端,修改基本信息,建立他的收藏,了解自己的检索历史、浏览历史、收藏历史等。把读者的移动空间变成了一个随时随地可以使用的信息采集工具,将订阅的资源可以让读者随之随地建立自己的空间。

2 理工科专业教学特点

近些年来,人类知识的增长速度远胜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任何阶段,仅国内每年发表科技论文、完成科技成果、出版发行专业刊物、专著便数以百万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知识的积累速度将越来越快,专业技术知识的更新周期也必然是越来越短,从事专业教学的广大高校教师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10]。

在当前情况下,专业教学必须紧跟科技发展,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要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要努力汲取近几年来,高等教育在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将其融入日常专业教学过程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之中。

理工科专业教学更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掌握的结合,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目前,理工科专业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课程教材内容过时、过细,不能很好地紧跟科技前沿,讲课过程中遇到新动态、新问题不能及时的提供最新信息来传输给学生;

2)理工科专业重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往往存在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在学习理论时,不能很好的参与实践,实践过程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找不到相关理论查询;

3)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授课方式和内容单一,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专业课缺乏学习兴趣,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

4)对授课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因时间关系,学生不能全面进行深入了解和查询相关信息,缺乏对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3 移动图书馆对专业教学的问卷调查分析

针对手机使用的普及和移动图书馆在高校的应用及推广,对理工科专业大三学生使用手机情况及对移动图书馆了解和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几乎每个同学都是随身携带手机,在上课期间有约30%的学生玩0-5分钟,约30%的学生玩手机5-10分钟,有20%左右的学生玩手机超过20分钟;且在玩手机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用于浏览网页、看新闻,部分同学在聊天;而在课间十分钟又有约30%的学生还在玩手机。

对一般在什么课程上课期间玩手机分析可知,主要原因是教师讲课枯燥或者是课程本身枯燥难懂;有近50%的学生认为上课玩手机对听课质量不会有明显影响,关键是如何利用好手机进行资料查询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通过部分学生和老师对移动图书馆的了解和应用方面的调查分析,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老师不知道移动图书馆的服务项目,以及如何使用移动图书馆。

综合师生对手机使用及移动图书馆的了解情况可知,手机的使用对课堂教学还是有一定的影响,要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不仅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还要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进行宣传和讲解,使移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与查询途径让每一个师生都有所掌握。

另外,结合理工科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强特点,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与移动图书馆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4 结语

本文结合移动图书馆在国内高校的推广及应用,分析了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及应用现状,介绍了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及资源优势;通过对高校师生对手机使用及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手机使用特点,结合理工科专业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断加大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宣传讲解,发挥其移动方便和资源优势,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1]宋恩梅,袁琳.移动的书海:国内移动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05:34-48.

[2]司敬新.移动图书馆——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J].黑龙江史志,2010,17:169-170.

[3]叶爱芳.移动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图书与情报,2011,04:69-71+93.

[4]朱俊卿.从移动图书馆的兴起看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情报,2011,11:138-141.

[5]姜颖.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比较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1,12:75-78.

[6]刘红丽.国内移动图书馆研究现状与趋势[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02:92-98+112.

[7]陈颖颖,裴允.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10:76-79.

[8]周怡,张敏,李莹.复旦大学移动图书馆用户需求及体验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2,02:28-34.

[9]殷长庆.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09:58-61.

[10]季荣生,王贵和,陈庆寿,周辉峰.有关理工科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2,06:89-92.

猜你喜欢

理工科图书馆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图书馆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