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台区煤质特征分析
2013-08-15高东东
刘 磊 高东东
(东北煤田地质局107勘探队,辽宁 阜新 123000)
1 含煤地层
该区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沙海组(K1sh):
上段(含煤段),灰、深灰色泥岩,粉砂岩,砂砾岩夹薄煤组成。含11个煤组15个煤分层,其中1-2、2-2煤层局部可采。泥岩中夹少量薄层泥灰岩,含大量软体动物化石,部分区段和凹陷边缘区砂砾岩、砾岩明显增多。
下段(砂砾岩段)浅灰、灰白,底部灰绿、灰褐、灰紫色砂砾岩,砾岩为主。中夹砂岩透镜体。底部火山碎屑物逐渐增多。
2 煤层
含煤性:从整个含煤地层的赋煤情况看,煤层稳定性较差。该区含煤段厚度30.00~480.00米,平均234.00米,煤层总厚度0.48~27.84米,平均6.26米,含煤系数2.68%。含煤性较差.
煤层稳定程度:勘查区内共有11个煤组15个煤分层,有10个煤组见有可采层点,主要可采煤层有两个,分别为1-2煤层和2-2煤层。主要可采煤层层位比较稳定,厚度变化较大,结构简单至复杂,煤质变化较大,确定本区煤层稳定程度为较稳定煤层。
1 -2煤层: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局部可采,煤层较稳定。埋藏深度450~700米。煤层为复合煤层,结构较简单至复杂,以较简单为主,煤分层1~5层。煤层自然厚度0~3.90米,平均0.54米。煤层可采厚度0.83~3.90米,平均1.68米,全层厚度0.83~5.05米,平均2.12米。煤层中夹矸1-4层,厚度0.25~1.15米,平均0.53米,多为炭质泥岩和泥岩。顶、底板岩性以泥岩为主,局部有细砂岩。
2 -2煤层: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局部可采,煤层不稳定。埋藏深度580~700米。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分层1~2层。煤层自然厚度0~1.65米,平均0.25米。煤层可采厚度1.20~1.65米,平均1.43米,全层厚度1.45~1.77米,平均1.61米。煤层中夹矸1层,厚度0.12~25米,平均0.19米,多为炭质泥岩和泥岩。顶、底板岩性以泥岩为主,局部有细砂岩。
3 煤层物理性质及宏观煤岩特征
(1)煤的物理性质
暗黑或黑色,条痕黑褐色,沥青光泽,内生裂隙不发育,常见两组节理。有黄铁矿充填其中,断口参差状,非均一条带状结构。镜煤与暗煤呈条带状互层,并有丝炭薄层。
(2)宏观煤岩特征
以亮煤和暗煤为主,亮煤呈条带状,光泽较强,质地较脆,易碎,贝壳状断口,常与暗煤间互出现。暗煤呈暗黑色,光泽暗淡,致密状,有时略显粒状结构,韧性较大,时夹有条带状丝炭。并有少量镜煤夹于其中,宏观煤岩类型属半暗型。
作为流域机构的基层单位,既要承担好河流代言人、维护好河流健康生命的重任,也要兼顾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合理需求。因此,持续保持并不断完善“以流域管理机构牵头,地方人民政府主导,其他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流域性河湖采砂联合管理机制至关重要。机制的运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流域与区域联合管理的最好切入点;机制的不断完善势必形成流域与区域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采砂管理新格局。
4 煤质特征
4.1 工业分析
⑴水分(Mad%)
1 -2煤原煤水分5.23~14.72%,平均9.86%,浮煤水分4.70~12.75%,平均7.00%。
2 -2煤原煤水分在11.89~12.56%,平均12.23%,浮煤水分6.62~14.96%,平均10.79%。
⑵灰分(Ad%)
1 -2煤原煤灰分27.36~54.66%,平均38.62%,属富灰~髙灰煤。
2 -2煤原煤灰分21.56~54.60,平均39.08,属富灰~髙灰煤。
⑶浮煤挥发分(Vadf%)
1 -2煤浮煤挥发分在37.21~40.77%,平均38.94%。
4.2 硫、磷有害元素
⑴全硫分(St,d%)
1 -2煤原煤全硫在0.55~4.12%,平均1.70%,浮煤全硫在0.33~1.61%,平均0.80%。属中~富硫煤。
2 -2煤原煤全硫在0.27~0.62%,平均0.45%,浮煤全硫在0.42~0.63%,平均0.53%。属特低硫煤。
⑵磷(Pd%)
1 -2煤原煤磷分0.011~0.020%,平均0.016%,属低磷煤;
2 -2煤原煤磷分0.015~0.040%,平均0.028%,属低磷煤;
4.3 煤中其它有害元素
砷(As):1-2煤层原煤最小1微克/克,最大50微克/克,平均13微克/克;2-2煤层原煤平均1微克/克。
氟(F):1-2煤层原煤最小176微克/克,最大192微克/克,平均184微克/克;2-2煤层原煤平均336微克/克。
氯(Cl):1-2煤层最小0.016%,最大0.062%,平均0.039;2-2煤平均0.042%。
4.4 煤的工艺性能
⑴煤的发热量
1 -2煤层原煤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Qnet.d)为16.00~22.19兆焦/公斤,平均为18.51兆焦/公斤;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为15.41~22.49兆焦/公斤,平均为18.95兆焦/公斤。该煤层属中低~中热值发热量煤。
2 -2煤层原煤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Qnet.d)平均为13.10兆焦/公斤;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平均为13.32兆焦/公斤。该煤层属中低热值发热量煤。
⑵粘结指数(G值)
1 -2、2-2煤层测试了洗煤的粘结指数,测试结果为1-2煤层0~5,平均1.67;2-2煤层平均为0。
5 煤类
按GB5751-86《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以浮煤挥发分产率(Vdaf)900℃测定值和粘结指数(G值)为主要指标,透光率、煤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max)值为辅助指标。该区煤层浮煤挥发分产率(Vdaf)37.21~41.25%,平均39.16%;粘结指数(G值)0~5,平均1.67;透光率为 60%,综合各项指标将煤类定为长焰煤。
结语
谢林台区1-2煤和2-2煤层属富灰、中硫至富硫、低有害成分、中低~中热值长焰煤。依据煤类和煤质特征1-2煤和2-2煤可用于发电用煤,动力用煤及民用煤。
[1]中国煤田地质增刊[R].
[2]白维灿,BARA煤矿褐煤煤质特征[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