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人象冲突及其防治措施探讨
2013-08-15廖涛
廖涛
(西南林业大学 生态旅游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1 引言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属于长鼻目(Proboscidea)、象科(Elephantidae),又叫印度象,是亚洲大陆现存最大的动物,也是当今世界体型第二大的陆地哺乳动物(仅次于非洲象),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并在1997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我国共有野生亚洲象约200~250头左右,最主要是分布在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约占我国亚洲象总量的85%以上,其中分布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有150~200头,占中国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的85%以上[1];思茅地区南屏有5头,糯扎渡有6~7头,江城有10~20头,以及临沧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21~23头[2]。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下辖猛养、猛腊、尚勇、猛仑和曼稿5个子保护区,但只有猛养、猛腊和尚勇3个辖区内有亚洲象,其中猛养130~140头、猛腊20~30头、尚勇40~50头[3]。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生境日益的破坏、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增加,三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出来,特别是人象关系出现了新冲突,不断发生野象伤人和毁坏庄稼的事件。本文通过对西双版纳人象冲突的现状和实质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为缓解西双版纳人象冲突提供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
2 西双版纳人象冲突的现状
据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计,1991年以来,以野象为主的野生动物肇事共造成西双版纳损失稻谷、粮食超过5万t,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有超过200多的人遭到野象袭击,甚至导致有30多人直接死亡。2005年9月,勐满村一位60多岁的傣族老太太在自家花生地耕作时,被突然出现的一头公象踩死;野象闯进村子,拱翻了烘烤大红菌的窝棚,引燃了空格六队村民的房子;10月和11月,在西双版纳著名的野象谷景区周边又发生了两起野象伤人事故;2013年7月6日8时许,景洪市森林公安局接到景讷乡林业站报警称景讷乡弯角山村委会松山林村一村民被野象袭击死亡。这些都只是人象冲突事件的很小一部分,类似的事情在同样有亚洲象分布的思茅地区和南滚河保护区也时有发生。另外,据西双版纳林业局介绍,当地于4年前就率先在全球实施了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引入部分市场机制对亚洲象肇事损失进行赔偿,2012年保险公司亚洲象肇事理赔款项累计达到2780万元。
人象冲突事件的不断发生,除了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外,还造成了当地百姓对亚洲象的反感甚至憎恶。当工作人员到被亚洲象毁坏的农田中采集粪便样品或者进行村寨访问时,经常会有村民不满地对工作人员说:“你们保护老象(当地人对亚洲象的称呼),就把它们弄到别的地方去保护,别让它们在这里祸害我们!”在思茅,甚至有一个村子的村民对去做环境教育项目的专家说:“我们已经选好了去打老象的人,他如果被抓进牢房,我们全村人来供养他的家人!”人象冲突的现实给了我们太多震撼和冲击,让我们意识到人象冲突已经成为推动亚洲象保护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如果没有有效的防范措施来缓解人象冲突,那么最终的结果将是人和象两败俱伤。
3 人象冲突形成的实质原因
3.1 生境的破坏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也日益得到加强,人类对于土地的利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长着。近十年来国内外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拉动了西双版纳经济发展,这里突出表现在对土地占用面积最大的橡胶和茶叶产业的飞速发展。橡胶和茶叶价格的激增促进了西双版纳橡胶、茶叶种植园进一步开发,更多的热带森林被人工林橡胶林和茶地逐步替代。这些产业的发展无疑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流,但同时也在无形中给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亚洲象个体庞大,食量也巨大,因而需要很大的生存空间。目前亚洲象的生境被挤占得仅剩下受到严格保护的几个地域上互不相连的自然保护区内,而保护区外的天然植被不断地被开发利用,保护区“岛屿化”凸出明显。生存的需要迫使亚洲象等野生动物不得不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争夺着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资源,人与亚洲象之间的空间争夺战就在所难免,从而导致人与野生动物的矛盾与冲突。
长期跟踪研究野象的保护区管理局介绍说,野生亚洲象对生存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具体说就是需要食物丰富、水源充沛、隐蔽性好的热带丛林。可是符合这些条件的地方越来越少。热带雨林是野象栖息的理想场所,但据1976年、1988年和2003年三次遥感测量,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呈明显减少之势,总面积从50余万hm2减少到了约27万hm2。
3.2 取食物种的减少和习性的变化
自然界原本为亚洲象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源,因为亚洲象的食物种类很丰富,多达100种以上。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必须发展经济,更多的土地被用来种植橡胶、茶叶等经济作物,草地的面积越来越少,这样直接导致了亚洲象可取食物种越来越少。栖息地在减少,食物源在减少,为了能够保证有充足的食物,亚洲象就慢慢开始依赖人类种植的农作物。时间越长,这种依赖性就会使亚洲象改变长期以来的取食习惯,亚洲象作为一种动物,在不断的取食过程中,会把野生食物和当地农民种植的作物混为一谈。这样,就会更进一步地加剧人象冲突的概率。
3.3 现代交通的切割
思小高速公路的修建,严重影响了猛养保护区东西两个片区的通行。思小高速公路全长97.75km,其中就有18km穿越猛养保护区,虽然依然有很多通道保留了下来,但只有少数的被野象利用,因此对亚洲象的交流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亚洲象为了更好地进行两片区的交流,其中的一些选择跨越高速公路的方式进行穿越,这样就有了先后几次发生的车、象冲突事件。当亚洲象越来越适应对调整公路的穿越,车、象冲突事件发生的频率会越来越高。
3.4 人为的主动侵犯和亚洲象的报复行为
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西双版纳亚洲象和当地的老百姓几乎没有冲突。自从1971年4月,有关部门组织了一个十多人的捕象队进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抓捕,在误伤了数头野象之后,终于在勐养自然保护区成功捕获一头成年母象,送给了上海的动物园。但就在捕象队离开西双版纳不久,野象开始冲进村庄破坏伤人。当年勐养自然保护区内的跳坝河村委会仙人脚村的高美仙是西双版纳遭到野象攻击致死的第一人。而位于中老边境的尚勇保护区及其境内,自20世纪末出现了境外边民非法入境猎杀大象的情况之后,这个片区约80余头国际亚洲象也因此和人类有了冲突。
俄勒冈大学的盖伊·布拉德肖教授和研究人员发现,大象不仅仅聪明,且还有超强的记忆力,当它们家族受到侵犯时,也有很强的报复心理。一旦受到人类的攻击和伤害,随时都可能会进行报复。西双版纳当地的村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庄稼和经济作物,对亚洲象使用了不同方式的驱赶,比如放鞭炮、放火花、鸣枪等。这种方式到后来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使野生象产生反感,因此就会对这些人进行人身攻击,来发泄它们的不满情绪。
4 人象冲突的防治措施
当前,人象冲突的问题要完全解决是几乎不可能的,人象冲突在有大象的国家都普遍存在,这不仅对人产生不利的影响,对大象的长期保护也是不利的,因此,能找到恰当的防治方法,对人和象都有利。
4.1 改造生境
亚洲象喜欢栖居在海拔1300m以下气温较高,空气湿润,靠近水源,植被生长茂密的亚洲南部热带雨林、季雨林及林间的沟谷、缓坡、稀树草原、竹林及宽阔地带。但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西双版纳的橡胶种植近几年来已经扩大了2倍左右,而且由于橡胶多数种植在海拔1100m以下,适宜种植橡胶的大部分区域都是亚洲象喜欢活动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大量减少,使亚洲象失去了它们的家园和食物源。因此当地政府和各个相关的部门必须联合起来对橡胶的种植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利用一些其他发展经济的方式来代替种植橡胶,比如,观象旅游。尽可能不去破坏和占用亚洲象生存的栖息地,而是尽可能去改造或恢复受损生境,使亚洲象的栖息地不在出现“孤岛化”。
4.2 建立生态廊道
由于人口的增长,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导致了当地农民不得不大量地开荒种地。保护区周边大部分地区已经变为橡胶园和农田,使完整的森林植被分裂开来,各子保护区已经沦为“孤岛”。这样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亚洲象种群间的交流。据调查,猛养和猛腊两个子保护区之间相距大约70多km,两个保护区之间亚洲象难以得到交流。因此在两个保护区之间有必要建立生物走廊带,这样能有效地减少亚洲象栖息地片断化和人为活动产生的影响。如果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使每个有亚洲象的保护区之间都相连,促进种群间的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保护区在野生动物方面的作用。
4.3 以发展旅游为主,从而逐步代替种植经济作物
西双版纳拥有独特的气候和优质的旅游资源,根据西双版纳州委、政府提出的“旅游兴州”发展战略,发挥西双版纳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比如结合游客去西双版纳旅游时所具有观看野象的兴趣,可以试着在一些亚洲象出入频繁的村寨开展以观象为主的生态旅游活动方式。不但满足人们观看亚洲象的愿望,从而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的收入。当村民们意识到野象能给他们带来经济收入时,就会对亚洲象无意识地进行保护,对亚洲象的栖息地进行保护,就可以淡化种植经济作物的欲望。但也需要当地政府给予大量的支持和鼓励,需要政府对当地村民进行大量的宣传与教育,让他们产生这样的意识。
4.4 完善补偿体制
人象冲突地区的社会经济普遍都不发达。首先,应该对动物保护法中条款做出修改,应该把经费补偿纳入财政预算,建立长效经济补偿机制。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保护事业经费一直没有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基本上是在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自由资金中临时募集而成,缺乏制度的保障。其次,应该进一步完善亚洲象商业保险补偿机制,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投保额度,从而提高赔偿的金额,这样农民就不会为了保护粮食而和亚洲象发生冲突。另外,可以为亚洲象保护而对去西双版纳旅游的游客征收一定额度的旅游税收,成立一个专门的亚洲象补偿基金。比如,每一个游客10元,一定要在他们接受能力范围之内,而且要让游客知道,这多收的10元钱是用于亚洲象的保护。
5 结语
人象冲突的问题,现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保护生物学的热点之一。在目前的情况下,完全解决人象冲突的问题是不可能达到的。人象冲突在有大象的国家普遍存在,这不仅对人产生不利的影响,对大象的长期保护也是不利的,因此,能找到恰当的防治方法,对人和象都有利。如何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成为了当下最热的研究课题。
[1]陈明勇,等.中国亚洲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8~81.
[2]冯利民,张 立.云南西双版纳尚勇保护区亚洲象对栖息地的选择[J].兽类学报,2005,25(3):229~236.
[3]郭贤明,杨正斌,王兰新,等.西双版纳亚洲象肇事原因分析及缓解对策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12年,37(2):103~109.
[4]李剑文.浅谈亚洲象保护中人象冲突现象的实质及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9(3).
[5]陈德照.云南野生动物肇事危害情况及对策探讨[J].西部林业科学,2007,36(3):92.
[6]许再富.亚洲象与竹/蕉分布隔离的生态效果及其保护对策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4,23(4):131~134.
[7]林 柳,朱文庆,张龙田,等.云南西双版纳尚勇保护区亚洲象活动廊道的开辟与利用[J].兽类学报,2008,28(4):325~332.
[8]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85~101.
[9]张 立.中国亚洲象现状及研究进展[J].生物学通报,2006,41(11):1~4.
[10]陈明勇,李正玲,郭贤明,等.中国亚洲象保护廊道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7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