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基础滑移的危险性鉴定
2013-08-15孙晓明
金 刚,孙晓明,蔡 卫
(山东港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日照 276800)
1 案例工程概况
某房屋工程于2000年竣工,并于2004年扩建,属于建筑面积820m2的砖混结构住宅楼,一梯两户,总10层,房屋的北面为一所中学的7层教学楼,南面为市人民医院,东面为大片待开发住宅小区空地,西面为中学5层的教师宿舍楼。房屋有70块现浇钢筋混凝土板、75根钢筋混凝土梁、6根钢筋混凝土柱、210幅红中砖墙、230块预应力空心板、130根构造柱。
2 工程现场查勘情况
基于案例工程的基本概况,笔者就房屋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行现场查勘,内容如下:
基础部分的东面墙体和北面墙体的交界点,存在约为2mm的水平滑移现象,其中一楼二号房的主房西北面交界点地面,发现宽度3mm、长度0.8m左右的裂缝。另外,在室外的围墙和排水沟部位,均发现不同程度的水平滑移,最大的滑移量达到了10mm。以房屋西面和东面外墙作为测量点,分别得出1.14%和1.25%的倾斜率,而《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中规定的限值为1%,整座房屋往南面方向倾斜。
根据开发商提供的东面市人民医院地质勘测报告,以及周围建筑物沉降观测报告,发现所有建筑物当中,案例工程房屋的基础倾斜率最大,达到了0.0038,超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规定限值0.002,而且在东面外墙和北面外墙,均发现宽度和长度不等的水平裂缝、斜裂缝,其中最大的裂缝宽度3mm、长度1.5m,已经远远超出《危险房屋鉴定标准》的最低要求,证明该房屋的地基已经处于危险的状态。
案例房屋工程一楼二号房的墙体倾斜率为1.2%,超出《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0.7%的基本要求,已经达到危险性的标准。另外,抽查了整栋房屋的其他12套住宅,在每套住宅的墙体上,均发现宽度和长度不等的裂缝,其中最大的裂缝宽度为3mm、长度为1.5m,在预应力空心板和空心板的灌浆位置,也发现了不同程度的横向裂缝。
3 危险性鉴定
结合以上的房屋现场查勘资料,基本可以判断案例房屋的地基基础处于危险的状态,处于D级的危险状态。
3.1 鉴定层次
在此笔者根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将案例房屋的鉴定评级分为3个层次进行:首先是房屋危险构件和非危险构件的危险性鉴定;其次是房屋地基基础结构、上部承重结构、维护结构等组成部分的危险性鉴定,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为无危险点、有危险点、局部危险、整体危险;再次是房屋评定等级的确定,同样分为A、B、C、D4个等级。A等级表示结构承载力正常,没有发现任何危险点,房屋的结构处于安全状态;B等级表示结构承载力基本正常,仅有个别处于危险状态的结构构件,但暂未对主体结构产生影响,也不会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C等级表示局部结构存在险情,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足并影响正常使用,属于局部危房;D等级表示所有承重结构的承载力满足不了正常使用要求,属于整栋危房。
3.2 房屋基础滑移原因
案例房屋基础滑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南面市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的建设时,基坑开挖的防护措施不到位,对房屋的基础造成很大程度的扰动,以致房屋的基础发生水平滑移;南面市医院与案例房屋的距离太近,前者基坑开挖程度6m,后者基坑开挖程度为2.6m,在开挖医院基坑的时候,没有做好边坡位移的防护措施,从而加剧案例房屋基础的水平滑移;房屋已经整栋往南面倾斜,目前南面的市人民医院正在扩建住院大楼,频繁的施工振动,对案例房屋基础的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裂缝大有加宽和加长的趋势。
综上分析,基本确定了案例房屋存在的各个危险点,并从基础滑移险情当中,判断房屋进入了D级危险状态,整体存在的险情,影响整栋房屋的正常使用。
3.3 基础滑移问题处理建议
根据案例房屋基础滑移的客观情况,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处理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对南面市人民医院的住院大楼施工现场进行观测,与有关部门和医院施工负责人取得联系,提出加强处理施工现场基坑支护的要求,提高地下基础的建设进度,以尽快做好回填工作,以及做好相关突发事件的处理准备工作,尽可能减少医院方面施工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完成回填工程之后,查勘案例房屋的沉降和滑移稳定性状态,同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对已经发现沉降和位移的部位,进行抢救性的加固,笔者建议采用非开挖灌注加固施工技术,必要时可考虑拆除部分开裂严重墙体。在进行加固和拆除工作的时候,需要委托本市具有相应设计资质和施工资质的单位,以提高抢救性加固施工的质量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基础滑移,对建筑结构安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于已经落成房屋建筑,我们需要对其基础滑移的危险性状态进行鉴定,为工程的加固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梁宇峰.房屋安全鉴定的特点及方法探析[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1(10):2-3.
[2] 何爱勇,张明媛,袁永博.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危险房屋鉴定应用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1(03):28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