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社会儿童与城市公共水空间的关系
2013-08-15辛宏
辛 宏
(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00)
随着上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人们在大尺度公共空间内的行为方式也发生改变,人与空间的关系相对于农业生产方式下产生的生活方式变得愈发紧密和依赖。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现代社会里,公共空间对于儿童的意义正逐步发生改变。这种变革由Jane Jacobs在2007年的《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一书中得到讨论,她认为由于儿童天性自由并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公共空间既需要生动有趣,又需要从建筑的尺度,材料,流线各个方面和儿童保持互动关系。然而,传统以商业市场为出发点的公共空间由于建筑设计缺乏对于儿童安全和行为方式的考虑甚至忽略,以致无法引起儿童的兴趣和驻留。当前,儿童与公共空间已越发引起设计师的关注,其中很多设计案例成功的将水元素引入室外公共空间中,水元素作为主题的室外空间重新定义了儿童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随着儿童在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些成功的作品正在形成新的设计趋势。正如,2007年发布的《Open Space: People Space》一书,新加坡水主体公园例证了水空间对于儿童成长的积极心理作用。其中引用德国哲学家Martin Heidegger在《Being and Time》一书中所论证的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再次阐述了儿童成长时期所处的外部环境与人的动态关系。这表明儿童正在成为户外公共空间设计讨论的重点。
水在自然和人工大环境中以很多形态出现。这里讨论的水空间一词来源于水体景观,水体景观是一种以水为重要元素营造空间气氛的特殊的户外公共空间,包括各种尺度的城市空间,从城市周边生态湿地,城市河流滨水空间,到广场中的水体幕墙,街道水体轨迹。各种尺度的水体空间设计,对于儿童的考虑针对案例情况会有不同的层次,这里讨论的是广义角度下对于特殊人群的儿童,设计师需要考虑的要素。正如Herbet Dreiseitl在2005年对于城市广场的报道中描述的,“她们在波流中寻找小鱼,往水中丢石头,变得欢快,久久不愿离去”。这些儿童特有的行为方式再次引发设计师对于水公共空间的关注。这篇论文的目标,是分析现代社会背景下,水空间对于儿童的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讨论了现代城市空间形态中,由于缺乏水空间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并给出了设计上的建议。
首先水空间对儿童在心理健康、身体成长、沟通能力的提高这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户外玩耍在儿童身体健康和智力成长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儿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的、并占每日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的活动,通常发生在户外活动场地。活动机会的数量和质量与活动空间的信息量有直接联系,活动场地提供的信息性,安全性,启发性与趣味性,对于启发儿童思维有重要作用。因此,场地需要提供给儿童探索和参与的可能性,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利用水特有的性质,可以使环境和儿童形成互动关系。但在一些以商业娱乐为出发点的场地设计中,儿童被动接受信息,这种互动关系难以形成和稳定。这里以著名的主题公园迪斯尼为例,其中充满各种快餐式文化符号的卡通形象和环境设计,儿童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停留在填充与被冲击的关系上,对儿童的创造力难以产生积极的启发作用。与之相反,儿童在各类城市公共环境中活动是主动的,尤其以水空间为代表,儿童的活动过程充满创造和发现,这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Carolyn Francis在1998年发表的《People Places: Design Guidelines for Urban Open Space》一书中提到,由于广场水空间设计中常用的跌水,落水等垂直空间手法充分的扩展了水元素在声音、形态各方面的多样性。儿童身处其中可以直接接触到材料,观察其运动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仅对声音韵律更加敏感,对美学变化也有更多体验,儿童可以同时在光,几何变化,空间体量增减等方面进行听觉、视觉、触觉的互动体验。环境多感官的刺激,引发儿童探索意识,启发想象力,激发参与意识。“儿童手脚并用参与到动态环境中,对于变化作出反映,在动态环境下儿童之间更易发生互动。因此,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引入水空间应得到重视”(Herbert& Dieter,2005)。
第二个方面,着重讨论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发生改变,水空间有助于缓解粗放型城市化压力下,自然环境的缺失,将对于自然的体验带回给儿童。Mary Rivikin于1997年在《The Schoolyard Habitat Movement: What It Is and Why Children Need It》一文中写到“现代城市高密度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成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吞噬了儿童户外活动的空间与时间,特别是自然环境从儿童生活环境中抽离”。例如,城市硬地与适合儿童活动的户外空间比例失衡,支撑城市快速发展所必须的动态和静态交通空间,满足新型生产方式以及经济运行方式的各类建筑空间,满足动物植物生长条件的环境等等,这些都被城市空间中消费型空间取代。同时,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对于大量住宅用地的需求将会对适宜儿童活动的公共开敞空间造成威胁。正是由于人口总量增加,建筑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容积率大大提高,各类高层建筑作为解决人口需求和降低经济成本的方法,越来越得到推广,随之的生活方式开始发生改变。低层建筑环境下,儿童可以较安全地接近户外空间,与之相反,高层建筑重新定义了室内环境与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关系,出于特殊人群对于安全性的需要,儿童接触户外活动空间的机会和时间受到限制。Randy White于1998年在《Children's Outdoor Play & Learning Environments:Returning to Nature》一文中论证了儿童长时间处于封闭的室内环境中,被动地接受大量娱乐行为方式,对儿童行为交流障碍症发病率的整体上升趋势有直接影响,书中提出了包括鼓励儿童接触生态环境等应对策略。因此,城市规划体系中,出现的生态湿地作为平衡城市生态气候的策略,也在恢复儿童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这里引用生态湿地的定义,“‘生态湿地’是指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活跃,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并能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自然景观特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Lewis,1979)。从上述描述中不难发现,生态湿地以保护和营造适合动物、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氛围为目标。在生态环境中,儿童接触到动物和植物,并产生互动,对于儿童成长,心理健康和行为方式有很大帮助。因此,针对这个现代生活方式必然面临的矛盾之一,生态环境作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里的水体空间之一对儿童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虽然,水体户外活动空间对于儿童有着物理和心理两方面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对于消极的影响需要给予批判的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现代城市空间形态中居住空间占最大比例,尤其对于儿童,居住区的户外活动空间是儿童可达型最高的空间类型,也是儿童与水体空间接触最为频繁的户外场所,因此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安全性。但这个儿童活动频繁的环境却缺乏对于儿童安全性的考虑。“调查表明,发生在浴池、喷泉、濒水池的儿童安全事故占由环境因素引发的儿童伤害案例的30%。由于水源清洁问题,水体空间中设置的石材以及水体本身对于儿童会具有潜在的威胁。因此,父母会尽量避免儿童离开视线活动的范围,相应的儿童接触到水体空间的机会相对减少,儿童的创造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会收到限制”(Clare,1998)。同时,日本著名儿童心理研究学家仙田满根据儿童活动地点的环境特征和活动方式进行的研究表明,儿童更倾向于充满信息和变化的趣味空间。但城市中部分居住区的发展采用密集型发展方式,注重土地的经济价值,压缩绿化和公共空间为单一中心,使用率低,缺乏易于儿童接近的活动硬地和水体空间,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之一,在于由于缺乏公共空间设计和趣味性而无法吸引儿童,儿童转而选择在街道,停车厂和居住区入口处玩耍,反而较少光顾位于住宅之间,父母视线可及的的公共活动空间。大量的交通流不仅增加儿童安全隐患,也影响交通空间的效率,矛盾因此形成。因此,将水体空间引入居住区有重要作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水体设计应以儿童行为方式和身体尺度做为出发点,丰富设计手法,扩充设施类型,规范法律法规,具体分为以下7个方面。
(1)选址应当尽量远离车行道,避免让儿童活动场地和周边环境脱离联系,形成视觉死角,以防止犯罪、车辆等对儿童构成的威胁。
(2)改善可接触水体空间的分布密度,在增加儿童亲水机会的同时,保证安全性。除此之外,水体空间引入到居住区环境中,可以改善区域生态气候,为儿童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3)活动场地的水体设计主要是采用自然水体,自然的驳岸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都是可以锻炼动手操作能力的环境。水不宜过深,应按年龄或身高设置不同深浅的水池,保证儿童活动安全。小区内水池比较深时,应适当将临岸水体做浅,水底处理尽量不采用非常光滑的方式,为不慎跌落的人上岸创造一个过渡的空间。
(4)对于流水景观的设计要点,除了注重与周围的建筑、绿化、地形、山石等要素形式协调统一,追求流水形式的同时,需要在亲水空间中按照儿童身体尺度,依据儿童活动轨迹设置踏步平台与设施类型,满足连续跨越和防滑的需求。
(5)跌水设计也是水体设计常用的手法,它是流水景观的演变,是利用竖向高差,由水道产生突然性的地形高差变化而成。对于儿童,水深应当受到控制,深度按国家标准实施,不宜大于30厘米,水体和边缘设置防滑。
(6)依据项目情况考虑安装水质过滤装置,保证水源清洁。
(7)水体周边设置相应的安全设计考虑,如设置栏杆或避免儿童跌落,在设计时圆形顶端护栏在水边设置,护栏尺寸间距设计尽量考虑儿童尺度,避免儿童踩上去翻越护栏造成危险。
综上所诉,水体空间对于现代生活方式下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介绍了城市化背景下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儿童成长的冲击,讨论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并例证了国内外相关的的研究和理论,进一步阐述了水体空间作为不可替代的城市公共空间从儿童心理健康到身体成长,以及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的提高这两方面论述了现代社会里水体空间对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积极意义,并针对现代城市居住空间形态发展中儿童空间缺失的消极影响同时给出设计上的考虑和建议。正是由于水体空间有其无法被其他空间代替的重要性,建筑师应当树立人文关怀的意识,完善设计手法,从儿童角度出发,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健康发展。
[1]Catharine Ward Thompson and Penny Travlou. 2007. Open Space: People Space.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Company.
[2]Clare Cooper Marcus and Carolyn Francis. 1998. People Places:Design Guidelines for Urban Open Space. Canada: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3]Herbert Dreiseitl and Dieter Grau. 2005. New Waterscapes: Planning,Building and Designing with Water. Boston: Birkhäuser Basel Company.
[4]Jane Jacobs. 2007.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New York: Random House Company.
[5]Lewis M. Cowardin,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Biological Services Program (U.S.). 1979. Classification of Wetlands and Deepwater Habitats of the United States. California: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U.S. Dept. of the Interior.
[6]Mary Rivkin. 1997. The Schoolyard Habitat Movement: What It Is and Why Children Need I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Volume 25, Issue 1,pp 61-66.
[7]Randy White and Vicki Stoecklin. 1998. Children's Outdoor Play &Learning Environments.[8]Returning to Nature. Issue of Early Childhood News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