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苏区红色文化研究
2013-08-15何斌
何 斌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江西井冈山 343600)
江西,红色的土地,革命的摇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朱德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块红土地上纵横驰骋,先后创建了井冈山、中央(赣南和闽西)、湘赣、湘鄂赣、闽浙赣等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武装农民进行游击战争,在创造一种崭新的苏区政治、经济、军事的同时,也创造了崭新的苏区红色文化。[1]
一、内涵
江西苏区红色文化应该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始,至第二次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在这段时间所创造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新型区域文化。它涵盖了整个江西苏区范围内的文化宣传、教育等各个精神层面的革命实践活动,并且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全新的组织机构与制度,使该区域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等得到极大改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文化、教育、新闻等文化建设;江西苏区的文化体系、传播机制、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动等。
江西苏区红色文化是江西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各种外来文化中的精华而创造的崭新文化,它代表了当时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延续和发展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文化发展开辟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二、特点
江西苏区红色文化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文化建设宣传活动,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先进性、革命性、群众性和开创性等鲜明的特点:
1、先进性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毛泽东对其先进性作了最好地诠释。江西苏区红色文化无疑代表了中国当时文化的前进方向。
时代的进步催生了江西苏区红色文化。反过来,其先进性又客观地反映出革命根据地军民的精神面貌,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精神层面上的需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大改革。在残酷的斗争中诞生的这种文化,必然成为引领那个时代的先进文化。其先进性还表现在它对革命根据地军民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解放了他们的文化思维,调动了他们学习文化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自然将红色文化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2、革命性
江西苏区属于偏僻地区,经济十分落后,“边界的经济,是农业经济,有些地方还停留在杵臼时代”。[3]广大的劳动人民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政治上深受压迫,经济上重受剥削。因此,它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江西苏区红色文化一旦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就可以转化为理想信念和行动指南。
从当年保留下来的红色标语、布告、新闻出版、列宁小学教科书和农民夜校的教学文字等内容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其强烈的革命性。当时,江西苏区内的许多地方到处贴满了那些宣传共产党主张、红军政策的标语、漫画。国民党反动派进入江西苏区时,最早看到的就是那些使他们感到恐怖、感到害怕的文字。正是因为害怕、恐惧这些在实践上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的文字,国民党反动派不但要“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群众,还要对江西苏区区域内的红色文化进行极其残酷的文化“围剿”。当然,江西苏区的红色文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欢、所接受,所以不仅不被消灭,还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3、群众性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历史主体性的具体表现是群众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应开始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先应在青年劳苦群众中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积极地引导他们参加政治和文化的革命生活,以发展新的社会力量。”[4]人民群众创造了根据地的红色文化,他们是红色文化的主体。
广大的人民群众长期被视为社会最下层,不仅深受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上的双重压迫,还要受封建社会思想文化的奴役、折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使他们在政治上翻身、在文化和精神上得到彻底解放。很多参加过江西苏区斗争的老同志回忆说,那时候苏区的乡村,到处是农民识字夜校和活动场所。一到晚上,广大群众就在乡村的祠堂里或草地上,集体活动,高唱自编的红色歌曲,与其他人讲讲自己在生活和战斗中碰到的小笑话,气氛非常热烈。篝火通明,如同白昼,到处是群众的充满欢乐的脸庞。几乎每天,根据地军民为武装割据战斗了一天的疲乏就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得到解除。
4、开创性
鲁迅先生曾说,革命文化是属于人民群众的,是为人民群众的,是改革社会的工具,是攻守的手足,感应的神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江西苏区红色文化开创了一条文化艺术要为工农兵服务,文化艺术要与工农兵相结合的崭新的道路。根据地广大工农兵群众和文化艺术工作者、革命宣传工作者,通过开展红色文化建设,并以他们的创作实践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始终没有解决的文化艺术大众化问题,开拓了一条文化艺术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有效途径,为日后文化艺术走向大众化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三、启示
让历史告诉现在、让历史启迪未来。研究江西苏区红色文化可以带给我们以下几点深刻启示:
1、必须用主流意识形态牢牢地占领舆论宣传主阵地
当年在国民党反动派强大的舆论宣传机器面前,江西苏区红军战士从事的革命宣传与政治动员工作,是在完全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进行。当年江西苏区的红军战士手中,主要依靠那些有限的纸张和那些没有被反动势力烧光的房屋的土墙。但是,党和苏维埃政府并没有放松舆论宣传工作,利用手中极其有限的资源,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有效地反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污蔑、对群众欺骗的舆论。
当前,西方国家的政治家意识到,通过一场真枪实弹的“热战”不但难以击溃社会主义国家,他们企图通过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接触,用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造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特别是第二代、第三代青年人的思想,逐步演变成和西方一样的“自由世界”。我们的舆论机构担负着前所未有的艰巨的宣传任务,责任亦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告诉我们,必须用主流意识形态牢牢地占领舆论宣传主阵地。不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就会被其它错误思想占领。
2、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恩格斯指出:“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是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5]
在全球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现在仍然处于弱势地位。西方媒体在许多领域特别是宣传舆论方面,仍然在妖魔化社会主义国家。舆论宣传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工作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
3、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当年江西苏区舆论宣传工作的历史昭示我们:舆论宣传不是空洞说教,而是必须付之于行动的纲领政策,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我们党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广泛支持和拥护,取得了伟大胜利。
江西苏区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江西苏区红色文化,弘扬江西苏区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和巩固执政地位的不竭的精神动力。
[1]江西省文化厅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工作委员会编:《江西苏区文化研究·前言》,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版,第3页。
[2]《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第659页。
[3]《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第73页。
[4]厦门大学法律系、福建省档案馆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律文件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5-3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