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廉政建设 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
2013-08-15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民办高校和普通公办高校存在着一定的异同。民办高等教育属于市场经济下的公益行为。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办高校的相关治理机制有着极大的区别。目前,民办教育出现的不少腐败现象,都是由于其公益性与资本的寻利性之间产生的矛盾而引起的。因此,要切实加强民办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设,确保民办院校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民办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从民办高校教育公益性看反腐倡廉的必要性
教育的公益性是指教育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追求平等的一种价值属性。民办高等教育实现教育公益性的途径有着自身独特的一面。民办高校在实现私益的过程中也取得了社会公益。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公益行为。不过,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机制还不够完善成熟,有极大部分的规则还需完善,增强可操作性。因此,民办教育在追求资本的利润与教育的公益性时产生了矛盾,也滋生出不少腐败问题。同时,我国教育的相关政策与法律对腐败行为缺乏一定的预见性,也是部分人为了个人私欲而背离教育根本宗旨,走向腐败深渊的原因。因此,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二)从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看反腐倡廉的必要性
随着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办学的规模、资金、资产都有大幅度增长。当然,办学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个别高层管理者意志力薄弱,受到外界的诱惑,而走上了违纪、违法的腐败之路。其次,这也与民办高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有着紧密联系。很多民办高校的监督机构设置都不全面,监管水平也不高。
二、民办高校反腐倡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党建工作比较滞后
在民办高校中,采用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说明党组织失去了对高校有关重大事项的权力。党建工作也产生了不少新问题。通常有党组织设置不全、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党组织的影响力及渗透力都不强等。同时,与普通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党建组织也不能取得上级党组织的重视与关怀。这也造成了无法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作用。
(二)内部监督制度有待完善
民办高校更注重如何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却忽视了如何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并未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基本都是用以应付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为主。当然,也有一些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监督机制。不过,监督机制还缺乏一定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廉政文化建设薄弱
民办高校领导对廉政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并未将校园文化和廉政文化相结合。
三、加强民办高校廉政建设的对策
(一)抓好反腐倡廉教育,树立廉政意识
1、认识到廉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民办高校的管理层中,相当一部分人觉得,学校的财产属于投资者的,工作人员的薪资由老板支付。在这种雇佣关系下不会出现腐败问题。因此,学校根本不必设置党委及纪检监察组织。也有一些管理人员思想不够坚定,针对部分明显违纪现象,总是是非不清。由此可见,提高民办高校管理人员的廉政意识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环节。
2、廉政教育必须具有针对性
对于民办院校来说,在实施反腐倡廉教育时,应注意结合自身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针对宣教对象,应将董事会中的相关决策成员和高校管理中掌握着人、财、物、招生、分配等权利的管理人员列入重要教育对象。教育方式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感染力、震撼力。在内容方面应将党风廉政教育和案例警示教育结合起来,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同时,宣教方式不要死板、说教,而应贴近生活、生动活泼。这样,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3、积极建设校园廉政文化
为了让廉政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广大师生身边,民办高校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从而促进学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学校宣传部和纪委,应充分借助横幅、橱窗、景点,积极营造“以贪为耻、以廉为荣”的廉政舆论氛围。同时,可以在图书馆内开辟专门的廉洁文化学习园地以及相关的廉政文化书架等。为师生发放廉洁教育资料,并积极组织各院系、各班级创办关于廉政文化的板报。这样,在校园内处处营造出廉政、诚信、向上的健康氛围。
(二)统筹规划,形成健全的廉政机制
健全的反腐倡廉制度,能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滋生。民办高校的廉政制度建设涉及面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统筹规划,渐渐完善。
首先,要抓好对法人治理结构的规划、完善。确保使其能互相配套、互相衔接,起到最佳的反腐倡廉效果。其次,随着民办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化,相应的制度建设的外延也会渐渐增大。这要求反腐倡廉制度也一定要逐步进行完善。
(三)强化内外监督,有效遏制腐败
民办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国情、党情、社情等充分将党建工作和民办高校的“特殊环境”相结合,不断抓好党组织建设工作。这样,真正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出来,确保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起到党内监督的作用。同时,要重视民主监督,充分让工会、教代会、各民主党派、群团组织参与到监督当中,确保群众民主监督的途径畅通,从而形成群防群治的监督局面。此外,还应不断创新监督形式,大力应用电子政务与电子监察等,积极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促使民办高校反腐倡廉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并且,要充分发挥纪检的监察作用,积极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构成强有力的监督合力,确保民办高校廉政工作的持续推进。
[1]吕雪峰,民办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考,廉政文化研究,2010,01(4)南通大学,发展规划处,江苏,南通,226019。
[2]周晓朗,罗奇清,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廉政文化研究,2012,(6)江西师范大学廉政文化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2。
[3]郑桂珠,党风廉政建设——民办高校培育,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有力抓手,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10(5)仰恩大学教务部,福建泉州362014。
[4]余茂辉,靖小琴,新形势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5)新形势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