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要打通两堵墙
2013-08-15孙景华
领导文萃 2013年7期
□孙景华
任正非的这篇讲话稿中少了一份内部居安思危时的警醒,多了一份社会时代交替时洞察世事的智慧——他将目光聚焦在了企业的外部环境以及人生道路上,包括了中国缺少宽容、产权保护制度等等,甚至说出了“英雄常常生不逢时”这个看似与企业无关的虚无缥缈的话题。这也验证了中国人常说的“看山不是山”的人生境界说:当我们阅历丰富,“看企业不是企业”时,才有可能超脱凡俗事物的羁绊,让自己的眼光和胸怀更高远更豁达。假如一个缺乏经历的年轻创业者也发出所谓“看山不是山”的看透人生的感叹,则大多数情况下其实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从本质上说,创新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都被任正非敏锐地捕捉到了:一是创新的土壤,也就是企业生存的外部社会环境;二是创新需要一种智慧,而非魄力或励志。
因此,我们如果想象任正非一样,成为具有通透的哲学味道的智慧型企业家,至少需要打通企业的两堵墙:一个是社会环境与企业组织间的一堵墙,另一个是企业组织与个体间的一堵墙。
第一堵墙,我们称之为企业组织的边界,它意味着你究竟是“封闭的企业”还是“开放的企业”。这与企业家个人魄力无关,而是在考验一个企业家是否视野开阔。在个人思维方式层面上,我们可以把开阔的视野或眼光称之为“我们的智慧”。
第二堵墙是横亘在组织与个体间的个性的边界:你究竟是使用标准化管理消灭员工的个性,还是尊重员工的个性,让它们闪耀出创造的火花?这不仅仅是考验你的豁达胸怀或心态,更重要的,如果你没有灵活的智慧,你几乎就没有能力管理个性化员工。从理论上说,有100个个性化员工,就应该有100种不同的管理方法。灵活地应对个性化员工,才是智慧型企业的管理特征。
如果你不懂得这个道理,只会死板地一根筋地使用强硬的标准化管理,那就只能证明一件事——你没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