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走出去』要防范风险

2013-08-15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

支部建设 2013年8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企业

■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 刘 澄

企业『走出去』要防范风险

■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 刘 澄

近年来,中国企业发展遇到不同程度的瓶颈,海外投资就顺理成章成为企业经营转型的选项。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对外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投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但是,随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投资风险事件也不断增多。

近年来爆发的类似的海外投资风险案例有很多,很多投资项目血本无归。走出去就必然面对风险,就要有风险意识,就必须迈过风险这道坎,要通过完善风险控制措施,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持续稳健发展。

首先,企业海外投资前要进行风险评估。企业在本国投资都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在海外投资,来到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商业惯例和法律制度,更面临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中国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之前,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对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风俗等进行实地考察和系统研究,总结该国投资的经验和教训,做到知己知彼。必要时,要借助专业的风险调查和评估机构,摸清当地的投资环境。要熟悉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准确识别政治风险和市场风险,评估经济政策、国有化、征收、限制汇兑、限制进出口、税收、法律等因素变动对投资可能造成的风险,对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要估计充分,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包括退出策略,及早规避可能的风险。

如果没有稳妥的风险规避措施,就得忍痛割爱,不论项目前景多么有吸引力,都要及时放弃。特别是对那些社会动荡、投资保护法律不健全、执法环境恶劣、政策朝令夕改、官员腐败盛行、对企业财产缺乏有效保护,甚至存在没收风险的国家和地区,要列入投资的高风险国家。远离这些国家,千万不要被眼前的招商优惠政策所迷惑,仓促作出投资决策。

如果评估风险较高,但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也比较大,就一定要仔细规划投资方案,从源头上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对融资来源、参与形式、运营方案等问题一定要权衡利弊,必要时可尝试整合资源,采取联合投资策略,邀请可信赖的世界领先的合作伙伴,联合实施“走出去”战略,借助跨国公司的风险管理经验和手段,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其次,企业海外投资要进行风险管理。企业应建立全面的风险制度,从业务流程控制、风险监督制度、风险管理工具运用等环节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建立不同层次的风险预案。中国企业,特别是国企,一定要有海外投资冲动的预防能力,抵御得住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冷静思考,谨慎决策。

再次,企业海外投资要迈过经营这道坎。在经营中,要提升应对复杂环境的生存能力,尽快适应当地的经商环境,实现属地化管理。

要掌握必要沟通技巧,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遵守当地的法规制度,和当地各阶层建立良好的关系。其中,有两点要切记:一是一定要诚信经营,千万不要掉进各种商业陷阱,特别是税收问题,千万不要在此方面犯低级错误,成为诬陷中国企业的合理借口;二是要保护劳工利益,妥善处理好各种劳工纠纷。

要灵活运用各种风险管理手段,像属地化融资、互换交易、投资保险,都是可行的选择。投融资规划要量力而行,应善于利用国际金融界所提供的各种创新工具,对境外融资风险进行积极的防范。境外企业所需短期流动资金,应尽可能争取在东道国当地解决。

最后,国家也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必要的投资安全保障。国家要成为企业走出去的坚强后盾,要加强对海外投资风险的监测,及时发布投资预警。对中国企业在海外遇到的不公正待遇,要遵循国际通行的投资争端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及时与有关国家交涉,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帮助企业捍卫合法权益。要强化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消除海外投资的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企业
企业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矿业企业境外资源风险管理的“道”与“术”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