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力 添动力 增活力 提效力“四力驱动”推进涉纪信访工作科学化
2013-08-15中共阳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庆平
■中共阳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李庆平
近年来,阳城县纪委严格遵循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兆前提出的群众有理、干部有错、问题有解、基层可解“四个推定”,牢固树立“把上访人当家人待,把群众来信当家信,把信访反映的事当家事办”的办访宗旨,以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为重点,以查办损害基层群众的违纪行为为抓手,以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探索出一条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涉纪信访办理新路子。
上下联动聚合力,确保信访工作“有人管、有人抓”
一是“三包机制”明责任。建立了信访案件和信访事项“三包”责任制,县纪委领导班子包党(工)委信访案件和事项,承办单位包案件办理和问题解决,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是解决信访问题的第一责任人,纪检书记(组长)为直接责任人,实现了“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套组织,一个方案,一抓到底”。二是“三级联动”抓信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涉纪信访联动机制,对一般性问题由村级纪检监督小组入户调解,重要信访问题由基层纪委书记随时接访和县纪委常委轮流值周接访,疑难复杂问题由乡镇主要领导或县级纪委书记负责解决,有效地消除了上访群众“信上不信下”的不正常心理。三是“三报制度”查隐患。依托分布在全县467个行政村和县直各单位的矛盾排查信息员,搭建了覆盖城乡的信访排查网络,在重要时段和敏感时期实行信访问题排查“日报告”,在信访活跃期实行信访问题排查“周报告”,在信访平和期实行信访问题排查“月报告”,实现了对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早发现、早疏导、早化解、早防范。四是“三号三账”严管理。建立了“新增登记、案结核销、动态管理”台账,推行包案领导、承办责任人、稳控责任人同步“挂号上账”、“对号结账”、“销号下账”的跟踪管理机制,新增信访问题按属地管理“挂号上账”,记入受理台账;实行包案领导、承办责任人、稳控责任人“对号结账”;案件报结、问题化解、息诉罢访的及时“销号下账”,大大增强了办访领导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感,促进了涉纪信访问题妥善解决。
改革创新添动力,确保信访工作“不掉链、不断档”
一是范围内案件“一卡通”。针对信访群众“上访走捷径”的问题,推行群众来访“逐级接访分级受理制”。所有群众来访均按管辖权限首先由基层纪委受理,群众如果对基层处理结果不满意,可持乡、村两级的信访问题办理意见“一卡通”到县里反映问题。二是一般性案件“双承诺”。实行涉纪信访问题办理“双向承诺”,办访人员对受理的信访事项,承诺保质、保量、按时办结;上访人员需作出办理时限内不再越级上访的承诺,以签订《承诺书》的形式实行“双向监督”,杜绝了“纪委办访,群众上访”的“两张皮”现象。三是轻微性案件“四书督”。对于一些党员干部“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不良现象,根据举报对象、问题性质和情节轻重,分别下达信访监督“提醒书”、“警示书”、诫勉书”、“询问书”,通过善意提醒、适时保护、及时挽救,避免党员干部在违纪违法方面越陷越深。四是疑难性案件“参与办”。一些信访人员对办访过程不了解,容易产生“官官相护”的错误认识。鉴于此,在不违反办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让上访人员参与、监督办理信访案件,上访人员从“局外”等待案件结果到“局内”参与案件办理的过程中,打开了“心结”,打消了“疑虑”,大大提高了办案的质量和效率。
网络科技增活力,确保信访工作“零障碍、零距离”
一是架设了点对点交流的“连心桥”。利用县、乡、村三级“阳光农廉网”,把支农惠农政策送到农户,行政审批终端连到农家,村务民主管理晒到网上,同步建立“投诉监察平台”和“视频互动系统”,广大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信访举报活动,省时省力又省心。二是铺就了面对面接访的“高速路”。在定期组织各级各单位在阳光农廉中心视频约谈室集中解决群众信访问题的同时,把各个乡镇和各个单位都纳入农廉网视频约谈系统,实行县纪委常委轮流值班,群众可以通过视频约谈、网上留言、Q Q互动等方式,在网上与各级各部门涉农负责人进行互动,实现了信访举报“无缝隙”、信访受理“全天候”、信访监督“全过程”。三是开辟了心贴心服务的“快车道”。成立了农村惩防体系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建立了农廉“110”投诉举报机制,对群众信访举报实行直查快办,并设立“民生回音壁”专栏及时进行反馈,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长效机制提效力,确保信访工作“无空白、无盲点”
一是“三位一体”推工作。确立了领导包案、责任单位办案、所辖单位稳控“三位一体”办信访的工作机制,坚持新增问题“各自挂账”,“老大难访”防反复,“滋事缠访”慎对待,“无理闹访”严处理,对每个案件都认真分析个中原因,切实找准问题症结,“三位一体”同步出击,把纪检监察工作的“前沿阵地”推进到解决上访群众所忧、所困、所想、所盼当中。二是“信访三书”抓落实。就群众反映或排查出来的信访问题,按管辖权分别与各基层党(工)委签订“涉纪信访目标责任书”,强化办案责任;对重要时段新发生的信访问题,下发“新增信访事项通知书”,确保处置到位;对有越级上访倾向的重要信访问题,下发“涉纪信访预警通知书”,实施重点监督、解决和防控。三是“监督三法”促整改。运用“督查发现问题法”,对各级各部门办理信访举报事项的效率和效果实行“动态式”督查;运用“勤政廉政约谈法”,责成相关乡镇和部门就自身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运用“严查解决问题法”,对将信访问题置若罔闻,无动于衷,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相关人员和主要领导的责任。四是“信访三析”求长效。着力摆脱“就信访抓信访”的拘囿,建立对涉纪信访总体情况实行流量分析、动态分析和预警分析,定期查找日常和阶段性工作中存在的制度漏洞、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的机制,及时对现有的工作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和更新,有力地保障了涉纪信访工作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