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增强应对网络舆情正能量

2013-08-15中共应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谭德宝

支部建设 2013年15期
关键词:应县研判舆情

■中共应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谭德宝

当前,网络对反腐倡廉建设的关注度极高。我们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情绪反映为信号,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因势利导地创新工作方式,围绕“增强六个性”迎接新挑战,为改进干部作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正能量”。

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对舆情的敏感性。针对网络反腐倡廉渐成潮流态势的现实,采取集体培训、部门研讨、个人自学等形式,对全县党员干部进行提醒教育、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敏感性。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时时自律,事事自控,处处自警,用优良的党风政风促进良好民风形成。

加强监看报送,增强决策的及时性。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注意第一时间发现报送,县纪委舆情中心与县新闻中心、电子信息中心联合行动,保证24小时有人关注,一经发现立即上报。对发现不及时的、故意隐瞒的、错报漏报的责任行为设立“藩篱”,切实为舆情研判引导提供充足的时间。

注意分析研判,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应县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中心坚持“把握主动权,降低盲目性”的研判原则,紧紧抓住舆情的敏感度和热度,以“会不会产生危害,产生怎样的危害,危害的结果会怎样”的三步战略思维去分析研判。不久前一起反映南河种镇某村党支部书记违纪行为的网络舆情事件,县纪委准确分析研判,且及时处理,有效地化解了一场剑拔弩张的干群纠纷。

狠抓素质锻炼,增强实战的政策性。应对一次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就是一次对干部综合素质的测试。平日,我们把阳光农廉网视为“战场”和“训练场”,充分发挥阳光农廉网“一网八平台”的作用。县直相关部门领导及12个乡镇的主要负责人,时刻接受来自阳光农廉网的群众“检阅”。面对群众在农廉网上的政策询问、矛盾质问、民生追问,全县干部坚守“一盘棋”的大局意识,耐心倾听问题,诚心了解问题,热心化解问题,运用熟识的政策知识真心解决每一个问题,从而也为涉纪涉腐舆情大考厉兵秣马。

坚持实事求是,增强能量的转化性。大道不畅,小道必猖。全县党员干部转变观念,以辩证思维寻求突破,坚信能量转化,坦诚面对每一次涉纪舆情,落实“责任问题不回避,民生问题不隐藏,作风问题不护短”的处理原则,实事求是保证信息真实畅通,踏踏实实表达诚意谋求转化。义井乡某村村民在网上留言,反映有干部克扣“暖心煤”,这一问题立即引起众多网民的关注跟帖。纪委工作人员随即开展深入调查,并随时公布调查进展情况,5天后事情水落石出。一网民留言:网络信息传递快,政府解决速度快,实心实干民心快。

探索机制建立,增强应对的可行性。建立灵活有效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应县在摸索探究中建立了五项应对机制——建立统筹协调联合办理机制,县纪委牵头,宣传、公安、检察等部门齐抓共管,实现资源共享共赢;强化组织明确责任机制,成立反腐倡廉网络舆情领导组,县纪委书记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监测组、调查组、反馈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收集研判正面引导机制,对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民生等方面的信息,组织网络舆情领导组人员认真做好分析、整理、筛选和登记工作,经分管领导审阅后,积极开展正面引导工作;建立迅速反应核查快办机制,对热点问题,提前介入,迅速反应,主动答复疑虑回应网民;建立责任追究严格考核机制,对交办的网络舆情处理工作,责任单位或责任人重视不够、处理不力、回复错误,造成不良影响或引发重大舆情事件的,一律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并把应对舆情工作情况列入年终考核。

猜你喜欢

应县研判舆情
应县:应如是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应县木塔葬书中的“木奴”与“天牛”考
基于CRF文本挖掘的事故研判分析
舆情
舆情
舆情
应县木塔秘藏中的辽代戒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