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锦绣缀珠玑
2013-08-15武小森
□武小森
东汉何休《公羊传解诂》曰,“劳者歌其事”。
从古至今,诗歌都是中华文化中最为光辉灿烂的瑰宝。究其原因,在汉字诞生之前,我们的祖先于劳作、游走、生活中一旦受到感动,便脱口唱了出来,里面没有矫揉造作,鲜有刻意为之,无非是天地岁月使然,生命理想使然。《毛诗序》中所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为诗歌,尤其是古体诗最妥帖的注脚。
杜金卿先生的诗歌摄影作品选《半步集》是笔者近来爱不释手的一本书,因为在这本书里,忠实地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这块中华文化瑰宝的致敬和沿承。闲时、烦时、清醒头脑时,我都愿意捧起它读一读。时而读出声,朗朗诗声自有天地乾坤;时而读在心,意蕴悠长自可沁人心脾。该书的特色还在于,诗人不仅写下54篇诗作,而且选取了57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前者高情远韵,吐露心扉;后者似出自鬼斧神工,独立亦为佳作,令人赏心悦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莱辛把文学和美术分析得鞭辟入里,她说文学是在表现时间或者岁月时光,美术是在表现空间或者天地气象,各有不同。而《半步集》算是做出了一种创新体裁类型或者表达方法的尝试,它把表达岁月时光和天地气象浑然天成般结合在一起,让读者在曼妙的诗歌与绮丽的图像艺术中去雕刻时光。
《半步集》诗作的题材以行走、工作、生活以及生命感悟为主,产生于杜金卿直接的生活体验与现实印象,但又不局限于诗人一时一地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恩格斯所言,“有所作为是生活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下的理解和感受有时张扬、升腾,有时内敛而富哲理,证明了诗是一种思想智慧和生命经验的理性而激情的辨证体现。杜金卿的诗作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厚重,那是他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是他生命路程中最为闪光耀眼的精神。诗人将诗摇曳在哲学与科学之间,具备了一种运用神思、意象、意境把握世界与感知生命的方式,他的54首诗作不仅维护了诗的个性面貌,更强化了诗的真切感与审美深度。
刘勰曾经把诗的艺术构思称为“神思”,他认为构思之妙在于“神与物游”,即诗人的思想、精神与所要反映的客观事物融汇、结合而为一体,所谓“行在海江之上,心存魏阙之下”。艺术构思的第一要义,是诗人对于客观事物本质的把握,这种把握当然是包含着激情、伴随着形象进行的。
《半步集》的开篇诗作《台湾抒怀》便是诗人在“神思”之下完成的第一篇佳作,该诗的后四联这样写道:“天南地北两故宫,山庄双溪话乾隆。康熙一滴百年泪,感拜中山上阳明。碧潭日月弄清影,鹅銮灯塔照苍穹。雄鸡鸣唱波涛曲,猫眼捧来挂前胸。”作者爱国情深,诗的后半段由一个国家两个故宫写起,感怀康乾盛世,及其为祖国统一做出的不朽功勋,并层层递进,最后将宝岛台湾比作雄鸡(祖国)胸前的“猫眼”,似胸中块垒一吐而出,是何等的痛快淋漓!决定一首诗价值的首先是构思的思想深度,就像这首诗,作者寻找到一个恰切的艺术构思,将因爱国情怀突然被激发而产生的浓烈的感情和深沉的思索,集中而强烈地表达出来。
艺术贵独创。诗的艺术构思,不仅依赖于诗人对生活的深沉思索,而且依赖于这种思索的独创性。这种独创性的体现,取决于诗人是否善于把从生活中体察到的属于个人,而绝不与他人重复的点滴认识融入诗篇。“大井小井心房动,茨坪天街复徜徉。遍访朱毛惊天事,吾辈岂能不担当”(《井冈缅怀》),从“心房动”到“复徜徉”,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诗人感慨万千,“遍访”革命领袖“惊天事”后,感怀往事的诗人迅疾立下誓言——“吾辈岂能不担当”!“披霞驾雾若苍龙,李春神造夺天工。千年雄姿铸魂魄,吾辈汗颜豆腐功”(《赞赵州桥》),当代社会,城市高楼林立,技术高度发达,而吾辈愧对祖先的事情竟会层出不穷。诗人礼赞先人后急转直下,以鲜明对比的手法,犀利讽刺当今社会病态,从千年屹立到一碰就塌,既有社会现实的写照,又注入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表达。
诗人的艺术发现是伴随着其独特的思想进行的,惟有深入生活和历史的激流中,才有可能将自己独特的感受巧妙地熔铸在诗篇中,形成独创性鲜明的艺术发现。然而,这种艺术发现绝不是闭门冥思苦索的结果,只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碰撞的结合,方能捕捉到。周总理曾经把艺术创作中的这种不定性特点概括为八个字:“长期积累,偶然得之。”“鹅毛涤旧志,入怀长精神”(《冬至飞雪》)。飞雪涤旧,入怀明志,诗人既有生活的积累和底蕴,又有对灵感的捕捉和极高的精神追求,才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好诗。
好诗须意境。从哲学的角度讲,意境说来源于庄子的“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以及禅学的“境界”说,却都是中华文化注重“意在言外”传统的体现。杜金卿在《半步集》中的诗作,通过诗人的独特感受和发现,“境”新“意”远,有些诗篇特别是佳句达到了中国传统诗歌意境美的境界。
首先是情景交融。诗歌是借意象抒情的艺术,诗人描绘的境象必须先真切生动,方能让情志深微高远。“排山巨浪滚滚来,千军万马坠壶海。水光交融飞彩虹,惊煞游人忘尘埃”(《壶口瀑布》),壶海气势雄浑,像北方的鏖战,更像北方男人的胸襟,千军万马,排山倒海,却又瞬间雾化升腾;绚丽的彩虹又像生命历程的巅峰,非经历、克服艰难险阻而不能达到,可谓人生事业的升华之境。“不舍南湖芙蓉秀,回望红船烟雨中”(《即兴南湖》),朝拜圣地游览美景,离去前只能“不舍”,离去后只好“回望”。其次是虚实相生。意境有虚实之别,诗歌意境的创造讲求虚中求实,虚实相生。例如“铁马奔驰群山舞,满眼青稞入天堂”(《江孜行》),“西海波涛连天际,东湾碧水映白帆”(《金门大桥》),“瑶女羞露娇容美,邀我来年会天桥”(《看天池不遇》),“香魂梦醒重装扮,四大天王立上头”(《戏语曹妃甸》),通常,实境为自然之境,而虚境为主观之境。在《半步集》的诗作中两者常常很难截然分开,而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浑然一体。再次是感会于心。意境的基础是意象,而意象是诉诸感觉的东西,往往意味多样,表现出“见仁见智”的审美特征。“名山大川羞无语,太白霞客缺妙篇。我来为尔画魂骨,送达万物灵长前”(《咏叹大峡谷》),本诗共八联,前七联精彩绝伦。来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诗人慨叹天地自然,展开了天文地理百科全书式的抒情言志,酣畅淋漓。最后一联,诗人依据本能瞬间领悟,豁然开朗,终于强调了人在值得敬畏的大自然面前的合理姿态。最后是境生象外,是无限的境对有限的象的突破与超越,它直抵诗人的感受与顿悟。“忽见窗前绿叶黄,碧空如洗雁南翔。春光夏雨悄然去,又听秋风语铿锵”(《秋日情怀》);“炊烟升起日西沉,寂寞村落秋景深。欲问农家稻菽事,唯见夜幕鸟归林”(《乡间晚秋》)。从“绿叶黄”,到“雁南翔”,再到“春光夏雨”和“秋风”,两首写秋的诗有颇多秋的意象,但共同营造出的却是清幽深远的意境。人到中年,厚积薄发,似春华秋实,人生饱满沉淀,风雨历练之后胸怀抱负,更能发出铿锵之语,做出魄力之为。略有不同的是,后一首流露出对名利的淡然和对返璞归真的向往。
好的艺术构思,也要通过绝妙的诗歌语言结构表达出来,因为诗人要在诗中构造出与其精神世界相对应的审美空间,就必须要寻求精巧的语言结构,使诗歌达到中国传统诗歌语言结构美的要求。“二十四桥迷望眼,五亭映照日西斜”(《瘦西湖》),委婉含蓄,余味无穷;“千仞拜堂庙,凌空会神仙”(《游悬空寺》),五言绝句,形式整饬;“章贡汇流登高处,江水奔涌八景台”(《入赣州》),笔墨开合,气势波澜,浩荡响亮;“尚未桃红柳绿时,枝头鸟巢夺春光”(《早春观景》),卒章显志,警策动人;“花径亭前咏司马,五老峰上望江州”(《庐山览胜》),一“咏”一“望”,千锤百炼,妙合无垠,言已尽而意无穷。由上可知,诗人的生命本质和奔腾的情思,惟有通过诗歌语言结构的提炼升华,才能得到真正的凝固和外化。
杜金卿的创作实践启示我们,诗人惟有对事业的执着、生活的热爱,才能将时代与生命情感的交织始终融入创作过程中,从而产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高妙的艺术构思。“劈水斩浪入大湖,抚今追昔战龙湾。满乡有情泽后世,青龙厚谊夸少年”(《春游桃林口》)。上个世纪90年代,时年36岁的杜金卿担任中共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故此,诗人才有“战龙湾”、“夸少年”这种感怀和自豪。“皓月清辉洗寰宇,蟾宫嫦娥舞神州。我欲高歌凌云起,踏浪北洋乘天舟”(《中秋抒怀》),作为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异军突起的文化企业领军人,作者不忘借诗言志,从中秋一轮明月起笔,揭示了惟有不辞艰难险阻甘于攀登的勇者,方能达到行业的前茅和事业的顶峰。
美国科学家、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酷爱写诗,这让另一位物理学家泡利很惊奇:物理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诗歌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能把两种相反的思维集于一身,不啻为一个奇迹。其实,两种思维既相反也相成,都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都在探究宇宙自然规律。而我要诘问的是,物理学家尚且爱诗、写诗,我们的领导干部、文化从业者为什么不躬身学点诗词呢?“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半步集》诗作的创作看,写诗需要亲近宇宙自然,洞悉历史社会,思索生命意义,张扬使命意识,探求生命哲理,写诗见学养,见性情,见风骨,见境界,更教人爱憎分明、激浊扬清、志存高远。
在《半步集》中,杜金卿从真切的哲学思索和生活体验中走来,以成熟的心智、宽阔的视野去关怀宇宙人生,去探求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和切合自己内心的言说方式。他学习并继承了中华诗词绝佳的语言、音韵、意境和内涵,取诸家之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杜金卿写诗,笔触刚健,技巧圆熟,常直抒天真,激越奔放,不受羁缚。他的诗句质朴无华,不事雕琢,凝炼深沉,时而昂扬顿挫,气势恢宏,时而情思绵绵,不绝如缕,但大都意境清新,语言洗练,感情真挚浓烈,兼有豪放和婉约之致,读来如品佳醪,如饮醍醐,多能直接叩响读者心灵深处的感情之弦。
愿《半步集》诗人再携其丰富的人生历练、宽广的学识胸襟和思想者的责任,与时代对话,与生命对话,发现大美,弘扬大爱,写下最富诗意的锦绣文章,让读者得到精神的抚慰、思想的烛照和心灵的欢悦与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