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体育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利用价值
2013-08-15陈雁杨
陈雁杨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广东 深圳 518055)
1 体质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已开始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是指建立在市场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市场经济时代的基本标志是: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诸要素中,资金、机器设备、厂房、土地及未受过教育的自然型劳动力将不占主要地位;以人的知识、能力和体质健康为特征的人力资本则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占据主要地位,发挥主要作用[1]。有关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分析框架,通常都构筑于人们经过对自身的投资来提高其做为人的能力,即综合素质这样一个主题之上[2]。这意味着人的素质并非全部都是生来具有的,也不是仅仅通过学业就具备的。人的综合素质都是以带有投资性质的活动逐步发展起来的,其中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接受知识、闲暇时间的分配和生存能力等等。
在人力资本理论看来,良好的健康状况本身是创造价值的。提高人的体质健康不仅能增加劳动者有效劳动时间,促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还能节省医疗费用,降低人口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直接影响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故健康增加了人们的效用水平,给人带来了幸福,是人生最大的财富。而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是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技能和身体经验,树立了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和参与竞争的良好心态,增强了身体素质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及意识,让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达到减少疾病、节省医疗费用、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平和内心世界、提升生活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等作用,既提高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减少职业病和医疗成本,又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这是体育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总之,人们通过接受体育教育,使体育知识和实践转化为身心素质,并形成为市场经济的生产者、分配者和消费者;或者说,人的身心素质,是市场经济的源泉,从而构成了国力的基础。由此可见,人的体质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要素,既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
2 体育教育的经济价值
将体育教育当作一种对人的投资,把体育教育所带来的身心健康、体质增强、保健行为等当作一种资本,并进行成本核算,是具有科学意义的。
从体育教育体系的教学活动中确定它的经济价值,就像工厂培训工人一样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生产力。而这种生产力从学生的体质、技能、健康、保健、心理等关系中反映,表现为国民素质价值。它也是指人的生命作用和贡献;也包括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自我满足。因此,体育教育的关键是将学生个性行为纳入体育行为方式。这种价值取向,大大拓展了学校体育培养人的内涵,即学校体育教育具有传递行为,发展学生行为方式的功能。尤其是从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国民患病原因50%是行为生活方式的问题[3]。那么行为生活方式再归结下去的话,就是一个体育教育问题。再一个特殊表现是我国80%的医疗资源是花在临床上,每个人一生当中所有的医疗费用的80%是花在最后一个月,甚至最后几天。我们再从另一资料看,我国的体育人口总数为 31.20%左右。其特征是年轻型,其中16至25岁以下体育人口占体育人口总数的30.47%,约为0.43亿,但到26岁后显著下降,下降幅度接近10个百分点,41岁至45岁降至最低(4.82%),51岁后开始反弹,到61岁至65岁出现第二个高峰[4]。这充分说明形成体育人口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学校体育教育。在学校学习期间形成强身健体的信念,并把信念变为习性,把终身体育的思想化为行为,这对发展国家体育人口数量和质量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较高的健康水平使人们的工作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首先表现在“生产”时间的减少和生命的延长能提供给更多从事社会各种活动的时间,其二是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使每个工时的效率提高。通过体育教育这种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大大强化了健康对生产力的影响,增长了人们用来学习、工作的时间。因此,运用体育教育具有的传递行为,发展人们行为方式的功能来培养人们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终身保健行为,重视生命的节能,致使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身心健康质量,从而创造其资本价值。因此,体育教育的经济行为,可给人们提供一个依据,就是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知识和身体质量所构成,它也是生产力发展的最大动力。
3 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利用迫切需要提高体育教育质量
当代社会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人的知识、技术和身心健康的质量,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因素也在于人力资本的质量。有关专家认为:“人的素质的改善是促进国际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5]。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强度和面临的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人的身心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各种身体和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老年性疾病成早发趋势,心理问题、精神疾病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人民的幸福指数和人力资本的质量。而这一切都与体育教育的不足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一方面忽视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体育教育的落后,青少年体质严重下降,致使我国人力资本本身身体素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时代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又使我国人力资本后天“营养”严重缺乏。因此,从人力资本开发与利用的角度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角度,来审视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和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不够,中小学为了升学率,体育课沦落为补课和自由活动的最佳选择;作为必修课的大学体育课,绝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取得学分而被动选择体育课程。二是体育职能部门和学校监管不到位,学生体质测试、运动阳光工程等基本上都流于形式,完全不能反映学生真实体质状况。三是体育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严重落后,重知识轻能力,重技能轻体育精神,重体育成绩而轻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和体育习惯养成。四是部分体育教育工作者责任感严重缺失。五是体育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等等,其最终结果是我国学生体质逐年下降。
综上所述,当前体育教育改革从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视角,应遵循以下三方面思路进行:第一,教育主管部门要从人力资本开发利用角度,反观我们的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大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体育教育政策法规,如提升体育工作在学校升格等重大事项中评价指标的比重,考虑将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作为高考录取的主要参考依据等;第二,始终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作为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教师要坚定不移地执行教育部门关于体育教育的改革精神与纲要,上好每一堂课,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充分挖掘体育教育的功能,为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可行依据,从而达到教育目标。而体育教育的改革需要达到五个目标:一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兴趣;三是提高自身体育技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与方法,使个性与特长都得到发展;四是学生自身意志品质得到良好的磨炼,培养了良好品德与抗挫折能力;五是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规范意识、纪律观念、诚信意识等现代职业素质的养成。体育教育必须围绕这五个目标进行改革,最终提高教育质量。
4 结论
从人力资本投入的角度看,发展体育教育的回报是丰厚的,尤其是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的延长,国民可以健康工作五十年,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幸福指数,减少养老负担。由此,政府在战略上应该统筹全局,真正落实全民健身和体育教育对国民体质健康的投入。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发展体育教育,提高体育教育质量,保证人民身体健康,不仅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巨大工程,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保障工程。
[1]薛峰.浅析体育教育对提升人力资本的影响[J].教学与管理,2007.
[2]程赫.人力资本视角下的高等教育问题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姚利.我国体育人口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
[4]国家体育总局.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Z].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5]崔卫国.教育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