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与医学结合促进“健康流行学”发展的研究①
2013-08-15翁晓莉
翁晓莉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
健康身体和高质量的日常生活一直是现代人追求的新时代风尚,为此社会各个领域一直研究人类的健康问题。在我国社会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有力保障,随之也产生了高血压、尿毒症等一些难以治愈的身体疾病,随着工作、生活、竞争等外界因素带来的压力和影响,自闭症、糖尿病等心理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健康逐渐成为影响人类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演变成科学研究领域中一大重要对象。
1 体育、医学革命与结合下的人类健康研究
随着时代变更和社会发展,体育与医学都一直以维护人类健康这一共同目标发生着不同的革命性改变,共同服务于健康研究的发展。
1.1 体育革命
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体育的优点。对于体育,人们不只认为是强身健体的运动锻炼,也认为一种娱乐身心、缓解和排遣消极心理疾病的方法。由此可见,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素质、思维应变、心理承受能力,通过调节身体各方面的状态,来协调融洽人与自然、社会关系。因此,体育不再只作为人进行的运动行和练习,现阶段已经成为塑造健康自然人的有效途径,培养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综合能力。
体育对于人体健康而言,不只在于强大的调节能力,还在于拥有广泛性,能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1]。为此,体育研究发展到现阶段,研究重心逐渐扩大了范围,从只为体育事业进步做研究扩大到以增强我国广大群众身心健康、陶冶情操、防治疾病为出发点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为医学研究和发展准备了一定条件。
1.2 医学革命
自医学成为一类科学以来,前后共发生了三次世界性的重大变革,第三次医学变革还在进行中,前两次变革都分别在技术和理论上有所突破。第一次医学革命中人类战胜了鼠疫(黑死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这个三大流行性传染病,口服或者接种疫苗、杀虫灭菌和青霉素、磺胺以及链霉素三大抗菌药物相继问世,为现代医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第二次革命攻克恶性肿瘤、精神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病和糖尿病、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等隐型性非传染病,社会医学、心理医学和行为医学应运而生。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医学变革致力于控制现代方式病、现代富裕病、现代文明病等社会病,充分利用了第二次变革的医学成果。
经过前两次变革,医学已经进入三级疾病预防的时代,医学研究主要倾向于预防医学方向发展,以预防疾病保障健康为主要目的,研究重心从治病转向预防,将健康无病的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医学理论上,“健康”的内含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的健康不仅包含身体无虚弱无疾病,也包括精神状态完好,是人的生理、精神与环境、社会相统一的综合表现。现代第二次医学变革,即在人们原有思维中发现心理对人体特征的影响,在医学研究上,不但改变了对人意识的错误认识,而且深入认识到人意识中心理的作用,形成了“从生物性质到心理特征最终成为社会成员”自然人这一转变模式。从认识人的意识、心理到完全确立健康的定义,关于健康的医学研究随医学技术发展也发生了重大革命性的变化,标志着人类健康研究跨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3 体育与医学结合下的人类健康研究
经过巨大的革命,体育与医学日益密切,两者在科研和发展上更加接近共同服务于人类健康生活这一目标。在临床医学上,现阶段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和肥胖症、抑郁症等现代生活方式病,医学领域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还需要结合运动处方进行自我调理来辅助、补充治疗方法;意外事故损伤治疗后和术后的复健训练也通过体育运动来实现。体育锻炼逐渐成为最适宜预治疾病的积极手段。作为医疗辅助措施,体育锻炼也不能脱离医学监督,运动项目、运动频度、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关键因素都要接受医学科学地监督和指导,适应于病症变化,避免盲目锻炼给身体健康带来的损害。只有将体育与医学结合,在医学科学监督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体育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
体育与医学相结合,既要使医学成为体育服务于人类健康理论性依据,又要使体育成为医学服务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两者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在相互发展的同时,只有构建两者配合的条件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达成共同目标、共同服务于人类健康。过去有人说体育锻炼更积极主动,提出和应用三级预防医学,医学逐渐以预防疾病为主要指导思想和策略,主张预防先于治疗,防患于未然,在医学规范管理下,更注重正常状态下的保健工作。
2 健康流行学产生及发展
2.1 健康流行学的提出
21世纪的人们以拥有健康身心作为时代风尚,促进健康研究不断深化发展。这一趋势绝非偶然,20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就针对健康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健康流行学,健康流行学作为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领域专家的一致认定和支持。起初健康流行学是作为疾病流行学的对立面进行科学研究,因为即使两者的目的差异不大也存在明显的对立关系,但相互促进的作用也非常大。
2.2 健康流行学的理论基础
健康与疾病的辩证关系在体育学、医学生态学上具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只有发展好健康流行学和疾病流行学才能使人类进一步认识健康和掌控疾病。
2.2.1 体育与医学的共同目的
体育锻炼活动能优化人类体质、强身健体强、祛除体内疾病,也能娱乐身心,一定程度上能预防轻微的心理疾病。医学是主要研究若人体内部生物、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生命反应,通过药物和物理、生化仪器对身体的治疗作用来保护、加强人体健康。体育和医学与都是以人类身体健康作为目的,以健身健体、保护和加强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研究,最终服务于健康流行学研究领域。
2.2.2 健康与疾病的辩证关系
人类维系、延续生命需要很多条件,也遭受着很多因素的制约。疾病至始至终都是影响人身体健康、威胁人生命的首要因素。治病救人的医学在人类的科学中一直都有不能取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人类发展史上,人类健康的身体上出现疾病是医学出现、发展的前提,疾病出现的种类、各种程度的病情又是医学治疗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前提,进而人类通过医学技术治愈疾病再次获得健康。人体疾病和健康存在密切的辩证关系。
疾病和健康既能相互对立、相互消长又能相互联系、相互并存,存在互相转化的能力[2]。从身体健康到产生疾病或者从治疗疾病到病体康复,都需要一个变化过程,在好与差之间相互转变,进一步形成疾病和健康相互联系。疾病通过治疗可以重获健康,但其也能向健康的反向恶化,致使健康受危害及威胁生命。身体健康就难以形成疾病,两者只能存在其一,此消彼长。控制和消除健康转化为疾病的条件,也就能防治疾病、控制疾病恶化趋势。
2.3 我国健康流行学发展
20世纪50年代的专家、学者提出了研究健康流行学的方向,但出于各种原因,我国当下对其的研究屈指可数,速度极其缓慢。然而,当下我国广大群众的健康观念正逐步提高,日益关注和参与全民健身计划、阳光体育工程等健康的全民运动,国家对体育的关注由竞技体育扩大到大众健康体育上。自建国到至今,国家政策一直关注、重视民众的健康,改革开放以来更加强了对群众健康的关注力,至上而下地实行全民健身计划、全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大众化体育锻炼活动,目的在于以大众健身体育运动增强广大民众的体质。大众健身为我国研究健康流行学提供了途径、研究对象和条件。随着国家和群众日益关注全民的健康素质建设,也会深入促进、发展健康流行学的研究工作。
3 结语
国外健康流行学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已不再只作为疾病流行学的对立面来研究,研究对象不只健康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更致力于研究保持、增强健康长久延续的因素和方法[3]。健康流行学研究的这一速度全都得益于体育、医学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以及两者结合下的健康研究。
[1] 蔡晶晶.阳光体育锻炼涉及的若干医学问题和体育卫生知识探析[J].价值工程,2012,31(7):56.
[2] 严星辉.大学生体育保健课实施运动处方的教学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3):771.
[3] 卢鹏.体育与医学结合促进“健康流行学”的发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