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建筑与人文关怀

2013-08-15孔祥羽

剑南文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通风噪声图书馆

孔祥羽

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 海南海口 571127

图书馆建筑与人文关怀

孔祥羽

海口经济学院图书馆 海南海口 571127

通过对图书馆建筑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设置,以及图书馆的标志系统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图书馆建筑环境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图书馆;建筑环境;人文关怀

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场所。图书馆建筑是公共建筑的一种重要类型。图书馆建筑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一座城市的艺术修养,一所学校的办学品位。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体现的是对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命运和前途的关心,提倡的是一种关注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不断培植和发展内心的价值需求,并努力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实践这种需求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图书馆的全部活动无不蕴涵着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全面、丰盈的图书馆人文精神不仅要倡导对读者的关怀,也要注重对图书馆员的关怀。呼唤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意境的建设已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

一、图书馆建筑的外部环境

图书馆的选址首先要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和文化建筑的总体布局,其次还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位置适中,交通方便

图书馆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所以从方便读者考虑,一般图书馆应布置在读者的中心区域。公共图书馆作为本地区的重要文化设施,应布置在该区域的适中地段,交通便利,使广大读者方便地到达。高校的图书馆为了方便师生的使用,一般布置在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的位置。

(二)环境安静

不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学校图书馆,都应该尽量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才能使读者安心地读书,学习和研究。公共图书馆最好选在接近城市的中心区域,环境又较安静的地方,要尽量避开各种噪声源。高校图书馆一般都设在校园内,相对比较安静,但也要避开噪声较大的城市主干道及其他噪声源。

(三)适宜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

场地的选择要有良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条件,建设地段应尽可能使建筑物有良好的朝向;应避免低洼潮湿的地方,排水要顺畅;场地要远离易燃、易爆、易发生火灾的部门;场地要远离有害气体的污染源。

二、图书馆建筑内部环境人性化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室内的装饰设计不同于商业旅游,不能片面追求豪华,而应不张扬、立意高,既要反映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要富有时代特点。而人性化的中庭成为图书馆内部空间的主流,读者可以透过玻璃看庭院、广场、绿地等图书馆室外环境,也使外界能看到馆内温暖的景象,激发行人入馆阅读的兴趣。

读者在一个优雅的环境中,能以饱满的情绪阅览。这对促进和提高读者的阅览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创造良好的阅览环境一般要满足以下要求:

室内环境应宽松、典雅、宁静,使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状态。室内应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风,尽可能做到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以充分保证室内光线和空气的质量。在读者休息处适当布置一些舒适的座椅,并摆放一些花卉和绿色植物,使读者在闲暇时刻舒展身心,解除视觉疲劳。墙面和顶棚的设计应简洁明快,宜选用令人舒畅、安逸的色彩,如淡绿、浅黄、乳白等。在噪音控制方面,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背景音乐、背景声音、背景画面,创造出适合读者的最佳阅读环境,释放出一种让读者身心放松,流连忘返的文化气息。

(一)采光与照明

光线对于读者的阅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光环境的好坏是衡量图书馆室内环境的重要标准之一。

图书馆的阅览空间和藏书空间应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良好的自然采光,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保护视力,有益健康,同时更有利于节约能源,有利于持续发展。在建筑布局时应尽可能地使图书馆各部分有良好的朝向,创造良好的自然采光条件,尤其是阅览空间更应争取好的朝向。阅览室采光必须具有较大的采光面,采光系数必须达到1/5—1/4,否则白天就要辅以人工照明,但要避免东西方向开窗。

图书馆的光线宜柔和。一般来说,图书馆采用荧光灯、节能灯比较实惠。为了使光线分布均匀,最好采用吸顶式和嵌入式形成灯的漫射,并适当增加局部照明,能够产生良好的光照效果。图书馆的书库照明必须满足馆员查看书脊和封面上的书名。应配合自然光源,但避免阳光直射,以维护图书资料和器材设备。书架的走向宜与自然光源平行,与人工照明垂直,才能获得充分且平均分布的光源。

(二)通风与空调

良好的通风条件对于读者和馆员的身体健康是十分有利的。从节能的角度讲,现阶段我国的图书馆还是以自然通风为主。设计中应创造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尽量采用双面开窗,形成穿堂风。

图书馆的读者较多,藏书丰富,通风成为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通风,是微气候环境研究的范畴,因为空气流动说我是影响热交换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对调节湿度与温度起着重要作用。通风不良,图书馆室内闷热,当热负荷超出了正常调节范围时,就有可能导致人体的病理反映,读者就会感到不舒适。同时,通风不良影响室内蒸发以及对外界散发热量,馆藏图书也容易发霉。

一般春秋两季空气的温度湿度都较适宜,主要以自然通风为主,潮湿地区在外界气候不利条件下,书库窗户应密闭,而定时以空调通风换气。

冬夏两季由于特殊的气候原因,应以空调通风为主,用空调系统对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加以控制和调节。采用空调的图书馆在进行剖面设计时还要考虑空调管道对梁下净空的影响。空调设备应有专门的机房,其位置应远离阅览区。

(三)色彩

色彩是构成图书馆良好环境的重要因素。人对色彩的感知,浅层次是造成人生理上的反映,深层次上影响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使人产生联想、回忆等心理变化。设计师在设计阅览室时必须配备合适的墙壁与地面色彩,墙壁宜采用纯白色或乳白色两种;地面宜采用灰白色、银灰色和咖啡色。这几种色彩具有一定的反光度,既有利于增强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的亮度,又不使读者感到太鲜与太冷。太鲜的色彩容易使读者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太冷的色彩容易使读者产生沉闷的心理压力,这两种心理状态都难以调动读者阅读的兴趣,不利于吸引广大读者来阅览室阅览。

(四)空气污染

经研究表明,空气的某些有害物质,例如,化工厂的空气中残留的有害物质等成为空气污染源,一旦吸入人体,会产生危害甚至致命。同时,空气污染也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当人们呼吸了被污染的空气后,普遍感到烦闷、疲倦,并产生消极情绪,如产生抱怨,并表达他们的消极感受。

图书馆外部的污染源能够通过选址避免。但是,来自图书馆内部的污染源却难以避免。

比如,空调使用、读者吸烟、生病的读者通过空气传播疾病等等。解决图书馆内部的空气污染问题,主要采用加强空气流通、减少空调使用,以及绿化等措施。但最重要的是要让读者了解空气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自觉地创造和保护一个健康、令人安全舒适的图书馆环境。

(五)噪声

噪声的控制对于创造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图书馆的噪声主要来自馆外和馆内两个方面,馆外的噪声指过往的车辆与行人等,馆内的噪声来自读者与职工的来回走动、说话以及馆内各种设备的启动、运行和搬动。经研究表明,强噪声能够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干扰学习与工作。由此看来,噪声不但有损于读者的健康,还能引起读者的消极情绪,导致阅读能力受损,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效率下降等,从而影响读者服务质量。

当图书馆处在一个比较喧闹的中心区时,可以采用一种闹中取静的方法,取得相对的安静。适当的平面布局对于隔绝室外噪声和防止内部噪声的干扰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平面布局中,闹静分区要明确,要防止内部噪声的互相干扰,尤其要注意各种产生噪声的房间要远离阅览区。

(六)防火

图书馆是重点防火部门。书籍和其他信息载体都是易燃材料,一旦失火将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了控制火灾,面积大的藏书空间要进行防火分隔,即利用楼板和防火墙分隔间。图书馆应配备灭火器、消火栓箱及相应的灭火措施,经常安排全馆进行消火演练。在馆员上班期间,要加强图书馆的巡库,把防火工作放在第一位。

三、图书馆标志系统人性化

现代化图书馆的管理中,标识系统甚为重要,成为疏导读者人流和识别空间的核心。表达应以图形符号为主,文字字数越少越好,做到言简易通,一目了然,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本能的条件反射,达到目的。人性化的室内装饰要遵循:“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原则,选择绿色环保装饰材料,通过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正确认识,使环境因素适应人类活动的需要,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除了采光、通风、色彩、照明等室内装饰要素外,还应有人性化的标志系统。标志系统对于读者可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提醒效果,与触摸屏配合使用,将使读者克服畏难情绪,感到亲切。

综上所述,理想的现代化图书馆设计在选址、朝向、采光、通风、色彩,现代化设备与家具配置等方面的设计中,都非常重要,都是构成图书馆现代气息、舒适优雅的人文环境的必备条件,如在哪一个问题上略有疏忽,就会造成新建筑的终生缺陷。

[1]周进良,刘君君.图书馆建筑的人文精神.2003海峡两岸图书馆建筑设计论文集.2003

[2]孙东升,袁继坤.关于图书馆建筑人性化设计的思考.2003海峡两岸图书馆建筑设计论文集.2003

[3]刘春荣,刘峰高.现代化图书馆最佳阅览室设计之探讨.2003海峡两岸图书馆建筑设计论文集.2003

猜你喜欢

通风噪声图书馆
烧炉取暖要注意通风
一例育雏室通风不良造成鸡苗慢性死亡的调查报告
噪声可退化且依赖于状态和分布的平均场博弈
图书馆
控制噪声有妙法
飞跃图书馆
浅圆仓智能通风系统在冬季通风中的应用分析
一种基于白噪声响应的随机载荷谱识别方法
去图书馆
车内噪声传递率建模及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