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西方现代舞的诞生
2013-08-15
上个世纪20到30年代活跃着一批深受邓肯影响的教育家,如玛格丽特·莫里斯、鲁比·金纳,她们创办起工作室,而前者,更发展出一种在中产阶级妇女中备受欢迎的动作体系。但重大的转折点则是两位陆续从纳粹德国逃生而来,并在德文达廷顿厅落脚的难民。一位是1933年到达的库特·尤斯,另一位则是鲁道夫·拉班。如果说,尤斯首先让英国人品尝了一下德国表现派舞蹈作品的滋味,那么,拉班则说服英国教育家们懂得,创作舞对于英国人身心健康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此后,身为德国人的尤斯率团周游世界演出,并最终回到了祖国,而匈牙利人拉班则留在了英国,并于1943年在曼彻斯特创建了自己的动作艺术工作室,后迁移到伦敦近郊的萨里。拉班动作与舞蹈中心现位于伦敦东南部,成为培养一流编导家、表演家、教育家和学者的舞蹈中心。可以这么说,英国舞蹈在60至70年代发生的转型主要来自尤斯和拉班两位大师对后几代人发生的重大影响。
就在上世纪30至40年代,当兰伯特和瓦卢娃不断扩大各自的舞团,并赢得国际承认之时,英国人对美国文化的兴趣与日俱增,而好莱坞电影和百老汇歌舞剧则更是盛极一时,由此导致了观众争相观看美国舞团的巡回演出。这些舞团中,反响最大的是“美国现代舞之父”泰德·肖恩1935年率领男人舞蹈团在女王剧院的演出季。
美国现代舞在师玛莎·格莱姆1954年首次登陆,引起的强烈反响为60年代美国现代舞进军英伦拉开了辉煌的序幕——默斯·堪宁汉、艾尔文·艾利、保罗·泰勒三位新一代巨头在10年后率领各自的舞团接踵而至,伊冯娜·莱纳这位后现代舞的代表人物翌年造访,而又隔了两年,年轻的才女特怀拉·萨普也前去亮相。所有这些美国现代舞的冲击,融入30年代德国现代舞的根基,便为一批土生土长、最初只是半专业的英国现代舞团之破土而出作好了准备。不过,真正促成现代舞作为一场强大的、英国自己的舞蹈运动而出现的,还是1966年发生的两个事件。
一是出于对格莱姆10年前访英演出的敬畏之情,英国餐馆业主罗宾·霍华德率先组织了格莱姆技术的教学,并动用在自己画廓出售美术品积累的资金,创办了伦敦当代舞蹈学校。一年后,也就是1967年,他又说服格莱姆的男弟子罗伯特·科汉前去挂帅,用该校的毕业生组建了伦敦当代舞蹈剧院。使用“当代舞”而非“现代舞”的概念,出于两个原因:一来是格莱姆在纽约的舞团就叫做“玛莎·格莱姆当代舞学校”,也就是说,“当代舞”这个概念本来就是格莱姆自己选择的;二来也是为了避免同伦敦“皇家舞蹈教师学会”的概念发生混淆——他们误将好莱坞歌舞片和百老汇歌舞剧中的舞蹈称作“现代舞”,并已使这种错误的概念广泛流传。
二是在1966年,兰伯特决定改变自己舞团的方向。原因也有两个:一是她10多年来的主要舞者和首席编导诺曼·莫里斯从美国深造回来,其舞蹈观念在格莱姆、堪宁汉,以及荷兰舞蹈剧院的影响下发生了剧变,因此,建议兰伯特将原来的古典芭蕾舞团改成现代芭蕾舞团,而兰伯特此刻正在为舞团如何生存下去焦虑万分,并已因队伍过于庞大,无法收支平衡而刚刚解散了自己的群舞队伍和管弦乐队。在莫里斯的帮助下,她重建了一个只有18位舞者的小型、现代芭蕾舞团,从而首开了英国小型舞团之先河。从此,英国舞蹈界出现了两支生力军——伦敦当代舞蹈剧院1969年的首演成为英国本土当代舞的开门红,而兰伯特芭蕾舞团的改向更使这场英国本土爆发的当代舞运动如虎添翼,两个高水平的当代舞团合力,终于将英国的当代舞运动提升到可与皇家芭蕾舞团媲美的专业水准上去,并将这场运动轰轰烈烈地持续发展了20年之久。
同兰伯特一样,科汉也拥有着发现编舞新秀的慧眼,罗伯特·诺斯、安东尼·范·拉斯特、米查·伯吉斯、席丰·戴维斯都是从伦敦当代舞蹈剧院这个英国现代舞总后勤部生力量的摇篮中诞生的。这些人秉承了英国化的美国现代舞精髓,即格莱姆那痉挛化的动作技术和白热化的心理内容,经过多年的自我摸索,最终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其中的席丰·戴维斯1988年独立建团,10年来一鼓作气,成就显赫,已成为英国当代舞蹈运动新生代头面人物之一。
这些新生代的代表人物,大多接受过扎实的舞蹈训练,并在一些重要的舞团作过一个时期的舞者,独立之后,一面靠政府的失业救济金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一面潜心研究个人的心理气质、生理条件和文化背景,逐渐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并建立自己的舞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