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管理初探
2013-08-15许伟久
□许伟久
戏剧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是通过对现代社会,特别是当今这个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戏剧生产活动及其规律的描述、总结和概括,借以将大量被反复证明是正确的方法归纳为理论、原则与理念,以便对更多的这类实践活动提供操作指导的一种方法论系统。
当今戏剧团体正处于全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时期,在政策导向和倾斜于经济的事实面前戏剧已然落难,处境完全不同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计划经济时代,更由于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改企)后,大环境无奈的改变,促使文艺院团不得不面对市场。特别是各地的地方戏曲团体,同剧种的院团之间在有限的市场空间里不断地竞争、抢占市场,生存环境相对恶化。但这恰恰也是戏剧生产方式、管理理念转型的契机。现在的任何一个戏剧生产,在立项之前,必须考虑其出路问题。这包括两个要素,一为经济效益,二为社会效益。而戏剧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其独特的精神和思想品格,在不能为其市场特性所抹杀的同时,又必须考虑到它的商品属性,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面对这个复杂的局面,戏剧管理者不得不重新开始思考该如何更有效地管理。
戏剧团体的管理者作为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岗位,应该具备三种技能,才能实施有效的领导行为。首先是专业知识或技术技能,他(她)应该是通晓本门艺术知识又懂得戏剧管理,集两种专长于一身的通才型专家。戏剧艺术创作是非常复杂的从分散的个体精神性劳动到将这些个体性创作集中起来的综合艺术创作,带有自身的创作规律,一个不懂得戏剧艺术创作规律领导者自然也就不可能戏剧创作生产做出符合其内在规律的预测和决策。只有一个通才型的戏剧艺术领导者,才有可能在任何情况下以创新的态度,有勇有谋的将戏剧事业推向前进。其次,是人文技能。擅长与人共事和对属下实行有效领导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戏剧事业领导者的人文技能比其艺术和学术水平的高低决策能力等更为重要。三是观念技能,领导者应该对整个组织的性质和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及作用有着深刻的了解,了解各部门对完成总体目标各自所起的作用。了解戏剧艺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总体发展情况及社会对本门艺术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善于把握时机和发展机遇做出正确决策,从而达到圆满完成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需要的工作目的。作为一个戏剧艺术管理者还必须做到正确识人,德才兼备,用人所长而不求全责备。这也本身表现了管理者领导者的一种能力,一种领导素质,同时也表现了管理者领导者的一种勇气。
戏剧艺术作为一个精神产品,无疑具有商品的属性,但这不是它的的本质属性,前面说过艺术作品独立的思想品格及精神内涵是艺术作品的灵魂,纵然身处市场经济这个大潮的包围之中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但是,作为一个处于基层的戏剧艺术团体,要做到能有这样清醒的认识是何等的艰难。当面对一群文化程度不高甚至半文盲具有封建迷信思想的的农民观众时,一般的戏剧团体不得不做出妥协的姿态。想要保持艺术的底线是考验一个戏剧艺术管理者有没有坚定的艺术信念和文化自觉的一道难题,但这恰恰也是检验一位戏剧管理者是否合格的前提或标准。既要坚守自己的艺术信念,又要满足普通观众的精神需求,就必须从戏剧产品生产的一开始,从选择剧目、题材、风格、主题立意、等各方面进行考量,还必须考虑到所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群体、文化水平的高低、审美习惯、民俗习惯,怎样引领观众逐步提高审美情趣。根据演出的规模、剧场(场地)的大小决定项目投资的成本、项目的规模等实际问题。以保证顺利完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两个效益的目标,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而一个戏剧艺术产品的成功以否,除了前期的预测、策划、艺术产品的质量,后期的宣传营销手段也尤为重要。媒体宣传、广告宣传、名牌效应、名人效应等这些商品所必须的营销手段,对于戏剧艺术产品也同样不可或缺。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过去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和营销理念已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酒再香还必须得不断的吆喝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也就是所谓的“赚人气”,当然,人气旺的前提产品的质量必须的过硬,不然也只能是一次性买卖。“明星效应”在现在的产品营销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而戏剧艺术这个特殊门类本身就具有这样的功能,可以说从有戏剧活动的那天起,明星效应就已经客观的存在了。“名牌”和“明星”实际上往往都是相辅相成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星效应是名牌的保证。所以,作为一个戏剧艺术产品“明星”和“名牌”这两个效应,是绝不能低估的。
戏剧管理学虽然在我国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对于从事戏剧事业的人特别是戏剧管理者来说却是一门必修课。而戏剧艺术中不同门类之间虽然具有相通性,却也不得不承认还是存在着很多差异性。所以,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总结、合理的借鉴、不断地创新发展,戏剧艺术才能智慧长存、永放光辉、事业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