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 三扇门
2013-08-15方益松
方益松
“那时,还没你呢,你爸爸,也就你这般年纪。”说这话的时候,有夕阳的余晖,如水般泼洒,染红了西天的边际。奶奶正倚在门前,门是那种四重保险的防盗门,厚实、安全。几年前翻盖的四合院,三进的,中间一个天井。这个时候,我知道,奶奶的思绪,跨越时空,又回到了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
70年代,奶奶生活在江宁百家湖畔一个极其偏僻的农村,尽管当时百家湖水面面积有2500亩,且号称为南京第二、江宁第一大湖泊,但按奶奶说法,那是一个在中国版图上根本就找不到的小村,而曾经碧波荡漾的百家湖,也没给两岸村民带来任何的富庶与安康。
“时光倒溯到40年前。那时,乡下人家,真正是看天色吃饭,沿湖而居的近百户农家,住的是清一色茅草房,土做的砖坯,莫说院墙,能避风遮雨,就已满心欢喜。一到阴雨天,道路泥泞,家家户户房屋里不是摆了木桶,就是搪瓷脸盘,那是在接屋顶漏下的雨水。房前屋后,支着长长木棍,生怕刮风下雨时倒塌呢。青黄不接的日子,连榆树皮也啃光了,人,吃不饱啊,就四处去寻些树叶、野菜和湖里的莲藕煮熟了充饥,很少有大米白面。即使是粗粮,也只有家里的劳动力才有资格勉强充饥,其他人,则只能大碗喝粥,那种粥可以数得清米粒,照得出人影。时间久了,一个个都饿得全身浮肿,走路都不稳。只有草木,不管不顾,肆意地衍生着。你爸刚生下来时,才3斤多重,瘦得皮包骨头,饿得整天哇哇乱哭。而你生下来,却是将近8斤重的一个大胖小子。”这个故事,我常听奶奶讲起。于我看来,除了我的体重从小时的照片可以得到佐证,故事中的其它情景,都是遥远而陌生,感觉恍若隔世。
“这不是在讲故事哩!”奶奶睁大眼睛,接着说:“那个时候,就是两间土坯房,一间住人,一间烧饭。哪有什么院墙啊,家家户户,都是篱笆做的门,出门,用铁丝随便缠一下。或者在门上挂一把锁,钥匙就随手摆在窗台边,但那不是防盗,是怕牲口闯进去糟蹋呢。像这样厚实的铁门,想都不敢想啊。”我纠正过奶奶很多次,但奶奶管防盗门从来都叫铁门,不分功效,仅仅从材质上来区分。
“不怕小偷吗?”我有些不解。“那年头,家家穷得揭不开锅,连个老鼠都养不活,哪还有东西让人偷噢。你哑巴二叔,就是拉了痢疾,两个月,没钱看病,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他去了!”哑巴二叔,奶奶经常提起,仅仅因为小时候的一次发烧,被乡村赤脚医生注射了大剂量的庆大霉素,从此不能言语。我想,哑巴二叔的命运,和田间那个长满野草的哑巴二叔的坟头一样,似乎早已成了奶奶心中一种久远即难以磨灭的伤痛。而对于哑巴二叔,我只从照片上看过,眉清目秀,瘦瘦高高的模样,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很标致的一个小伙子。每当说到哑巴二叔的时候,奶奶总是神情悲戚,目光似乎能穿透绵延的岁月。“那个时候,苦啊!就是盼吧,一天盼一天,一年盼一年,指望着有好日子过呢。”奶奶瘪陷的嘴里,牙已掉得差不多。在夕阳的余晖下,我清楚地看到,奶奶浑浊的眼里噙满泪花。我一次次慨叹:太不可思议了,居然在那个年代,有着那样的一群人,在过着那样的生活!
奶奶讲的第二扇门,是改革开放后的事情——“你十岁那年,家里翻盖了红砖瓦房,前后两进,拉了院墙,门是请木工打制的实木门。上梁那天,你爸骑着摩托车,带你跑到几里外的江宁集镇,买回了大盘的鞭炮。从不喝酒的你爸,第一次喝得面红耳赤,找不着北。那天,你脖子上拴了家门的钥匙。瞧你,当时蹦蹦跳跳的那高兴劲儿。”讲到这里,奶奶饱经风霜的脸上渐渐有了笑意,宛如菊花般绽放。
“接下来的日子,越发好过了。前几年,你爷爷,颤颤巍巍打开那个被岁月磨光了棱角的木盒,取出了存折。不消多时,我们就住进了这四合院,木门也换成了铁门。”这个故事,不需要奶奶讲,我自己已知道。
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村头的柏油马路一直通到了家门口,爸爸的摩托车也早已落伍。我每天开着轿车接送十岁的儿子,看着昔日荒芜的土地上,一座座高楼大厦从无到有,从低到高,拔地而起、鳞次栉比,昔日,百家湖畔满目疮痍的景象也早已不复存在,大街上和地铁口满是川流不息的人群。从奶奶紧锁的眉头和悲戚的语调,到如今大街小巷的欢声笑语,我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了百家湖地区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曾经,那些饥不择食寒不择衣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而奶奶口中那些久远的故事,也成了泛黄的历史,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喜欢听奶奶在夕阳的余晖下,不厌其烦地讲着有关我们家这三扇门、四十年弹指一挥间的故事,尤其是我所不知道的往昔。所以,对于后两扇门,奶奶也总是一带而过。
每次,奶奶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表情总是由悲到喜,语调也总是由哽咽到欢快。我在奶奶的絮絮叨叨中,深深感受到今与昨那种强烈的对比。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许,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做梦也不会想到,居然会过上今天这种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