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食品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标研究

2013-08-13王彤彤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23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食品融合

□文/王彤彤

(德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德州)

近年来,食品工业的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和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食品行业涉及门类繁多、范围广,其中为食品行业提供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的网站有数千家。在食品行业里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就是产品质量问题,这也是食品企业创建品牌时的基础性问题。为了宣传企业形象、推进企业产品、开展商务活动、获取商业信息,规模以上的食品企业大部分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网站。其中,一些“两化融合”进展速度较快的食品企业已经建成了较为成熟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销售结合的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产业分工体系下,食品行业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是完整的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诚信和质量管理体系。

一、食品企业两化融合指标构建

食品企业两化融合的评价指标的选取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体系的科学选择对于综合评级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非常有利,这就需要考虑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全面性要求指标太少的话会产生片面性,其反映的信息可能就会有所缺失,但又不能过多,全面性指标过多容易发生信息重复调查的情况,所以专业知识的合理运用和指标体系的科学筛选方法在两化融合测评指标中是至关重要的。

在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设计主要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必要的可得性和相关性检测,用来保证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和企业两化融合有密切相关性,并且能够更好地获得数据和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得出合理的指标体系。为了有利于今后能够更加全面的分析信息,应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问卷调查。由于问卷调查需要企业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问卷调查的设计面应尽可能的广泛,收集更全面的信息,包括食品企业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

在具体选取指标时,首先通过阅读相关参考文献,在关于两化融合相关研究的文献中归纳总结出大致的指标,分析其合理性,然后确定关键因素就要通过调研企业的相关生产运作流程,对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最后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最终确定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测评体系中包括就绪度、成熟度、贡献度3个一级指标,重视程度、基础建设、管理基础、研究开发、过程控制、企业管理、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等9个二级指标,两化投入、信息安全等27个三级指标,其中每个指标在调查问卷中都有对应的调查题目。

二、山东省食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分析

本次共调查山东省食品企业50家,回收有效问卷4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其中大型企业占18.6%,中型企业占46.5%,小型企业占34.8%。本次调查样本中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都有,可以客观地评价山东省食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表1)

通过对山东省食品企业调查结果评估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的计算得知,山东省食品企业两化融合评估结果中就绪度发展水平和成熟度发展水平都处于局部应用阶段,贡献度应用水平处于综合应用阶段。(表2)

通过表2的计算结果知:从就绪度来看,60分以上的企业只占了14.27%,表明食品企业两化融合需要的基本条件和支撑环境的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成熟度的评估结果偏低,样本的标准差较大,反映出企业两化融合的应用水平偏低,各样本企业之间应用水平差距较大。该指标评估结果在60分以上的样本数仅占样本总量的14.80%,说明样本企业中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的企业偏少。

企业整体两化融合贡献度水平较低,60分以上的样本数只占样本企业的1.89%。而且大、中、小型企业整体贡献度水平相当。这说明企业贡献度不仅受到两化融合的影响,还有市场、政策、企业自身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就绪度和成熟度的具体指标进行分析。

表1 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阶段划分标准

表2 食品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测评一级指标值

三、进一步提高食品企业两化融合的途径

1、致力于两化融合行业特点,结合其发展的特点,建设全方位的信息化企业。两化融合的实施,推进了产品升级和服务的升级,同时也提升了管理效率和产品的竞争力。通过两化融合促进了公司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专业化发展和国际化运作,从而不断地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在采购环节,建立产业联盟,实行原料基地信息化管理。为了从源头上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可以运用耳标技术,将记录的信息输入公司采购管理系统。在加工制造环节,实行同步检疫和在线品质检验;利用条码技术,实时读取在线产品信息,并读入生产管理系统,以确保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在仓储和物流配送环节,采用自动化货位管理、分拣管理、GPS及温控技术,实现了储运和分销环节的品质追溯管理,从而保障了产品的安全放心和全程品质溯源管理。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禁止不具备可追溯功能调节的食品进入市场已形成法律约束,加快食品工业企业可追溯系统建设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国乳制品行业发生的三聚氰胺食品安全事件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使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安全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食品工业企业必须要建立和具备更透明、高效、便捷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向消费者传递真实的产品信息,才能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实施追溯系统,可以加快食品企业“两化融合”的脚步,提升信息化能力,促进企业形成追溯标准并逐步发展为整个行业的追溯标准,使追溯系统变得更加方便、便捷和有效。

3、利用全程追踪系统促进食品企业两化融合。信息资源是两化融合的关键点,用好信息资源更是两化融合的关键基础。食品企业应推行目标管理、计划管理、标准化管理、精准化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模式,通过数据库、数据链的支持,为科学、高效的决策提供了依据,实现了现金流、信息流、物流的“三流”同步,以此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1] 陈杰.“两化”深度融合背景下食品行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2.11.

[2] 支燕,白雪洁,王蕾蕾.我国“两化融合”的产业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基于2000-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实证[J].科研管理,2012.1.

[3] 贺燕丽.《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J].宏观经济管理,2012.6.

[4] 郝晓玲,孙强.信息化绩效评价框架、实施与案例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食品融合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食品造假必严惩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