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约束及其应对策略
2013-08-13董维军
董维军,韩 伟
(朝阳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辽宁 朝阳 122000)
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当前朝阳市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努力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资源驱动优势减弱,调结构、降消耗、减排放压力增大的一系列新挑战。如何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
一、朝阳市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成就
企业自主创新是指通过自身资源进行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活动,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等类型。自主创新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1-2]自主创新能力决定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国家和地区间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自主创新能力竞争。纵观世界发展历程,发达国家之所以在国际经济竞争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是由于他们能够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 20多个工业化国家拥有的发明专利占世界总量的99%,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了高端竞争的制高点。[3-5]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和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刻不容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今后一个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近年朝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企业自主创新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科技项目和资金投入逐步增加。2010—2012年朝阳市承担了 27项国家计划项目,其中列入“国家火炬”计划8项。朝阳市承担的省科技计划项目有134项;国家、省、市三级对朝阳市共投入科技专项资金1 5748万元,为自主创新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表 1)。专利数量不断增长。2010年—2012年3年间,朝阳市的专利授权总量755件,企业专利授权总量为452件,企业比率达到59.87%(表2)。高新技术产业稳健成长。2007年我国重新制定高新技术企业标准以来,朝阳市被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5户。2010、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分别为62.4亿元、83.2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分别为9.51%,10.24%,占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3.17%,25.66%。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经过企业的不断努力,全市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日增。目前朝阳市已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6家。省、市财政为研发中心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其中,2010-2012年间省级研发中心共获得省财政350万元资金支持。市级研发中心共获得市财政132万元资金支持(2010年31万元,2011年34万元,2012年67万元。
表1 2010-2012年朝阳市科技投入统计 单位:万元
表2 2010-2012朝阳市授权专利统计
二、朝阳市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约束因素
尽管朝阳市自主创新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对促进结构调整和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与先进城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体现有三:一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自主创新的产业载体不强。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仅15户,不足全省的1.5%。朝阳市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比例仅0.5%,而全省达1.5%。朝阳市高技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自主创新难以形成较强的驱动作用。二是专利数量少,原始创新能力不足。2010-2011年,全市专利总数475件,只占全省专利总数1.31%,发明专利总数为 75件,仅占全省发明专利总数1.60%。专利数量少,发明专利比例低,反映出原始创新能力较弱。三是创新平台建设滞后。朝阳市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少、水平低,严重制约自主创新的开展。目前尚没有国家级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仅有18家。多数规模以上企业没有相应研发机构。有的虽然有研发机构,但由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长期以来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挥出应有作用。笔者认为制约朝阳市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创新意识不强。大多数企业家没有从短期利益驱动的怪圈中走出来,对于自主创新的认识停留于被动接受阶段,对于高新技术的作用认识不足。在投资上更倾向资金回报率高、周期短的房地产开发行业和项目。在能够获得现实利益的条件下,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不愿意在自主创新方面投资。
(2)创新资源匮乏。创新资源是朝阳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瓶颈。一是创新人才不足。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每万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仅 10人,而全省为 45人;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到10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例不足3% ,而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 6%,发达国家则达到 15% 以上。二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稀缺。朝阳没有一所本科大学,没有一个国家级的科研院所,仅有的几个省级科研院所因缺乏高端人才和先进的实验设备也难以形成较多的创新成果。
(3)创新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障碍之一。2011年,全市R&D经费投入为29572万元,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36%,全省为1.64%,排在全省第12位。2011年全市大中型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不足 1%,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3%的水平。
三、朝阳市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
(1)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平台是汇集创新要素、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展示一个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窗口。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是推进自主创新工作重中之重。一是要大力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进行科技研发、孵化创新成果、实现成果转化的主战场。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科技型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都应建立研发中心,重点骨干企业要创建国家和省级的研发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二是推进产学研合作。推进产学研合作是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政府应积极为产学研结合创造条件,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格局。三是构建各类创新服务平台。要打造集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反馈、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供给、技术成果交易于一体的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促使专家与企业、成果与项目双对接;尽快建立高水平、大容量的科学技术信息网络和科技成果资料库,为自主创新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2)充分利用外部科技资源。朝阳的科技资源贫乏状况在短期内难改变,因此,利用外部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对推动自主创新尤为重要。今后应重点在以下几方面争取有所突破:一是科技招商。政府要经常举办以自主创新为主题,面对科技创新发达地区、名牌大学、创新先进企业的科技招商活动,争取更多的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落户朝阳。二是积极利用外埠科技成果。根据产业和企业的技术需求,引进、购买国内外现有专利技术为我所用,以缩短创新周期,减少创新风险。三是鼓励企业外置研发机构,即引导企业到科技资源丰富的大城市或国外创建研发机构,提高企业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
(3)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一是实施专利战略。要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对专利的认识,引导骨干企业建立专利管理机构,对专利工作进行规划和指导;提高企业专利的水平和质量,鼓励企业提高专利的科技含量,使专利类型从实用新型为主向发明专利为主转变,专利申请从国内申请为主向国内外申请转变,对企业的发明专利、PCT国际专利,政府建立专项资金予以重点资助;要健全专利保护体系,加强专利执法队伍建设,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二是实施标准化战略。引导、扶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鼓励企业结成技术标准联盟,形成优势产业事实标准,充分发挥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在标准化战略中的作用,大力推进标准化研究和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经营。三是实施名牌战略。以自主品牌创新为着眼点,积极实施品牌经济战略,鼓励企业自主创优创牌,大力培育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支持出口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推进国内品牌向国际品牌发展,着力培育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知名品牌;提高名牌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形成一批以自主创新为支撑、以品牌经营为依托的优势企业。
(4)加大自主创新资助力度。自主创新资助应坚持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多方参与。一是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比例。朝阳市财力比较薄弱,政府科技资金应集中使用,重点支持能够带动朝阳市自主研发的重大项目、重点课题。二是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研发主体、受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也应该是自主创新的投入主体。要逐步提高企业研发经费的比例,争取“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 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达 5%。三是发展多元化创业投资市场,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尤其要鼓励社会风险投资进入研发领域,为自主创新引进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机制。四是积极扶持中小科技型企业通过创业板上市融资,对于上市企业政府应给予奖励。五是积极发展创业资金担保市场,为创新型企业搭建融资担保平台。六是发展科技保险。科技创新周期长、风险大,科技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和分散创新的风险,对于推动自出创新、增加创新投入具有重要意义。
(5)抓好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发展靠创新,创新靠人才”的理念,通过创设载体、搭建平台来发掘、吸引、聚集、留住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和企业家的创造性,让其创造潜能得到充分释放。一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允许科技人员以智力支出作为技术开发费投入,促进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采取期股、期权、创新收益分成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加大对优秀科技人员的奖励,对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对获得国家和省科技奖励的项目的给予配套奖励。二是培养创新型企业家。鼓励企业家参与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发挥企业家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三是加强自主创新人才培训。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型人才带薪培训和学术休假制度;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要调整专业设置,加大对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鼓励民办培训机构参与政府主导的技能人才培训,对产业发展紧缺人才的培训费用由政府、企业、个人分担。四是加强人才引进。重点引进高新技术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急需的高层次领军人才,特别要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优秀创新人才;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推行特聘专家制度,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鼓励用人单位创新引进方式,加大引进人才投入,允许用人单位把引进人才的住房货币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列入成本核算;要依靠规模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吸纳人才,依靠关联度大、牵引力强、产业链长的项目招揽人才,依靠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集聚人才。
[1]孙成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7):43‐44.
[2]冯 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及其制度优化[J].现代商业,2010(3):93‐94.
[3]曹洪军,赵 翔,黄少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9).
[4]胡丽梅,毛惠芳,沈同平.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体系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12):73‐75.
[5]杜秋丽,杜伟涛,曹 强.规划专利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议[J].价值工程,2010,29(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