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偏差及其治理:基于Snyder希望理论视角
2013-08-13朱翠英黎志华
朱翠英,黎志华
(湖南农业大学 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相关研究表明,希望感对人的幸福感、满意度、自我成就、身心健康和积极情感等都有着显著的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希望感的研究也受到西方心理学界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的重视。近20年来,Snyder提出的希望理论的在国外的影响日益广泛,[1]但我国教育界对其价值仍缺少认知。基于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中推广应用该理论必将成为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取向。笔者现基于Snyder希望理论视角就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偏差及其治理开展探讨。
一、Snyder希望理论及其内涵
Snyder等认为希望是一种个体对目标达成的认知思考过程,在这一思考过程中,个体将设定有意义,且明确的目标。并根据先前所设定的目标产生动机与相关的策略,最终,促使目标得以成功。[2]
Snyder认为希望包括三个成分:1)目标导向的思维,即目标对个体有充分的价值,且要经过一定努力才能达成。2)达成目标的路径,即为了达到目标,人们需要拟定相对合理的途径来实现它;且当达成目标的某一途径有障碍时,人们能创建替代的途径达成目标。3)动力思维,这是关于希望的动机因素,即个体运用路径和策略以达成目标的能力的知觉。[3]
Snyder提出的希望感公式为希望=动力思维﹢路径思维。他认为个人过去的学习和成长经验会影响到个人的自我价值观,而这样的自我价值观将促使个人在对于所想要达成的目标产生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并影响到个体对于达成目标的决心与动机,进而产生不同的外显行为。而所设定目标的结果又会成为个体的学习经验,影响到个体的自我价值观,形成循环的体验模式。因此,当个体具有多种达成目标的方法,且同时又对该目标具有高度的决心和动机时,则可以说个体具有高度的希望感,反之则具有相对较低希望感。这样的模式会在人们追求不同目标的人生经历中不断循环。当将这样的循环推展到极致时,个体对于各项目标普遍能保持高度的希望感,并勇于挑战,对其人生感到充满希望,对于任何事情都能积极地应对,进而成功地达成目标。如果自我效能感不足,则会在生活中看不到希望,而对任何事情采取逃避和退缩的态度。[4-5]
图1 Snyder的希望理论流程图
Snyder指出,高低希望感的个体在特质上是存在差异的,高希望感的个体往往能设定具体、明确、真实的目标,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而低希望感的个体则往往设定较少、模糊、不真实的或者容易达成的目标;高希望感的个体会将追求目标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或挫折视为挑战,并寻找替代性路径以达成目标,而低希望感的个体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或者阻碍是则会感到灰心沮丧,且无法创造地达成目标;高希望感的个体喜欢用正面的自我反馈进行自我的评估,而低希望感的个体在追求目标中遇到挫折时,会沉浸于负面的自我的相关信息,且认为自己不能达成目标。[4-5]
二、当下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偏差
(1)忽视学生希望感的培育。学校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充分发展他们自身的潜能,但是我国目前的教育往往过多地关注学生学业上的成功,忽视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和情感上的幸福感,而这才是个体成功更重要的品质。由此,虽然希望的作用是如此之大,但是目前的学校教育却忽视了学生希望感的培育,导致部分学生的希望感下降或丧失,对未来茫然,影响个体心理品质以及成就感的获得。其主要表现是学校管理者没有把促进学生身心理健康作为重要价值追求和首要工作目标,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氛围的培育,包括开展如何提高希望感的专题讨论会、在学校层面上开展相关的宣传和教育,在校园营造一个人人充满希望的氛围不到位;教育工作者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知识缺少积累,对于如何增强学生的希望感思考不够深入;同时对部分丧失或者缺乏希望感的学生关注不够等。
(2)重问题干预而轻积极预防。努力构建积极预防体系,而不只是提供心理问题的干预手段,才能使得所有学生在促进积极心理品质和构建希望的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极大地受益。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问题干预取向,存在形式化、课程化和医学化倾向。过分注重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解决而忽视了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提升。这从实际上削弱了学生预防心理问题的基础。开展积极预防也未能把希望、乐观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开展促进希望感发展和提高的课外活动也没有形成系统,导致学生难以获得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进而有效增强学生应对各种问题的信心和有效处理生活和学习压力的能力,取得积极预防的效果。
(3)希望感教育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缺位。相关研究表明,希望感和多种积极心理品质是相关的。增强学生的希望感能够提高和塑造其积极心理素质。Miller 认为:“教育机构是提高和增强希望感和乐观的理想的环境”,[13]因为青少年大量的时间是在学校渡过。但遗憾的是希望感教育目前并未成为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辅导员普遍没有把希望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获得提高希望感的技能和知识;同时,学校心理辅导教师与相关专业人士也缺乏交流,并共享有关能够促进学生希望感的信息资源。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偏差治理策略
(1)帮助学生合理设定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希望感的第一步就是帮助他们确立一系列涉及各生活领域的具体、清晰的目标。学校辅导员可以从价值观,兴趣,技能/能力等角度来激励这些目标,并鼓励学生根据重要性把这些目标依次排序。这些明确,具体、清晰的目标是学生努力最好的方向,同时还应并设定达成目标的具体步骤,可帮助学生评估他们目标的进展情况。目标的设置有两个基本的要求,一是目标必须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如果学生设计出更多的消极目标(例如,“我要停止和宿舍室友的争吵”),辅导员老师可以帮助他们改成更积极的措辞(如“我想和宿舍室友更好的相处”);二是目标必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且经过一定努力能够达成。例如,网球运动员的目标是成功的击球过网,甚至瞄准某些点以增加挑战性;反之,假设一个人的目标是整天看电视,通常不能提高希望感,因为这个目标模糊,既没有挑战性也没有意义。
(2)提高学生路径与动力思维能力。一旦辅导员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并对目标进行排序,就可以帮助青年人发展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发展动力思维包括检测目标的性质,确定目标是否有意义和挑战性使得学生维持追求目标的努力和激情。这里有两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动力思维,一是强调学生以往成功的经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自我价值观和学生的动力思维能力;二是激励学生的积极心态,鼓励学生采取积极的行动去达成目标,同时对学生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获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及时的积极反馈。发展路径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出现障碍时,寻找多条其它的途径去达成目标。提高路径思维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总的目标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子目标,学生循序渐进的达成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成总目标;其次是帮助学生寻找多种达成目标的途径,例如一个学生的目标是提高他的数学成绩,即使在课堂学习中碰到了障碍,学校辅导员可以帮助他找到实现目标的多种方法(如找同伴帮助,找家教,找一本好的参考书等);最后可以给学生介绍“G – POWER”的策略,这个单词的每个字母都代表希望模式中一个特定的组成部分:G =目标,P = 途径,O =障碍,W =意志力,E =评估你的进程; R =重新思考,然后再试一次,[14]训练学生使用此策略,以帮助他们记住希望的模式的不同步骤,这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路径思考和动力思考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积极的自我对话和积极暗示能唤醒潜意识,增强意识的动力作用,从而也能提升个人自尊、自信和自爱的能力,而一个自尊、自信和自爱的人才能经常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情感和希望感。比如把我们常说的“我又考砸了,我根本不是读书的料”换成“我的学习方法是不是有些不对,我应该请教一下老师或同学”;把“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太难了”换成“我可以将这个复杂的事情分成几个步骤”、“我还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呢”;把“成功的希望不大,还是放弃吧”换成“再做最后的努力,这是一次机会,我不想失去它”等诸如此类的对话,通过有意识的调节内部对话,能促使个体内心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心情也会随之变好。此外,学生可以对历史人物(如毛泽东等)和当代著名人物(如袁隆平等)的话语的希望水平进行评估,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更好的地掌握希望句子的使用。
希望感是“一种心理上的力量”,[6]而“教育机构是提高和增强希望感和乐观的理想的环境”。[13]提升学生希望感及积极心理品质以面对未来生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1]陈燕飞,苗元江,王青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希望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95-99.
[2][美]Alan Carr .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M].郑雪,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82-85.
[3]韩晓琼,严标兵,郑 雪.希望的研究进展[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32(5):105-110.
[4]CR Snyder.Hope and the other Strengths:Lessons From Animal Far [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Vol.23,NO.5,2004:624- 627.
[5]Snyder,C. R.,& Lopez,S. J. Positive psychology:Th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s of human strengths[M].Thousand Oaks,CA:Sage,2007:71-77.
[6]Valle,M.F.,Huebner,E.S.,& Suldo,S.M.An analysis of hope as a psychological strength [J].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006,44:393-406.
[7]Magaletta,P.R.,& Oliver,J.M.The hope construct,will,and ways:Their relations with self-efficacy,optimism,and general well-being [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1999,55:539-551.
[8]Curry,L.A.,Snyder,C.R.,Cook,D.L.,Ruby,B.C.,& Rehm,M.Role of hope in academic and sport achievement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3:1257-1267.
[9]Sympson,S.Validation of the Domain Specific Hope Scale [J].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Department of Psychology,University of Kansas,Lawrence,1999:124-145.
[10]Anderson,J. R. The role of hope in appraisal,goal-setting,expectancy about future success,and coping[J].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Kansas,Lawrence,1988:220-239.
[11]McDermott,D.,& Snyder,C.R.The great big book of hope[M].Oakland,CA:Harbinger,2000:127-131.
[12]Diemer,M.A.,& Bluestein,D.L.Vocational hope and vocational identity:Urban adolescents' career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2007,15:98-118.
[13]Miller,D.N.,Gilman,R.,& Martens,M.R.Wellness promotion in the schools:Enhancing students'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8,45:5-15.
[14]Pedrotti,J. T. Eastern perspectives on positive psychology,Positive psychology:Th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s of human strengths [M]. Thousand Oaks,CA:Sage,2007:37-50.